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新思维     
《声屏世界》2009,(5):66-67
省级卫视新闻的目标聚集战略——区域化,广播多元化经营渠道的开拓,我国电视“制播分离”的几种模式,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继续推进改革为应对危机的治本之策,首个电视购物先行赔付保证金设立。  相似文献   

2.
2005: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原有电视单极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本文试图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探讨2005年在多元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中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的博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供电视媒体工作者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电视频道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和营销时代的来临 中国电视媒体经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按时间来分,第一个阶段是在2000年以前,中国电视尽管发展很快,各地电视台象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基本停留在粗放型经营阶段,还谈不上真正的专业媒介经营。中国的电视媒体还是“节目为王”,节目战略作为媒体的经营重心,广告经营、品牌建设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电视台基本上只是简单的卖时间,卖广告时间段,而且基本上是站在卖方市场的角度,等客户上门;  相似文献   

4.
熊忠辉 《视听界》2004,(5):13-15
跨区域发展是近几年来中国传媒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媒体正在积极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在广电领域,国家广电总局2001年底颁布《关于广播影视集团实行多媒体兼营和跨地区经营的实施细则》,为广电媒体跨区域经营问题指明了方向。那么,广电媒体跨区域发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近几年来,地处西部的贵州电视台在跨区域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引起全国同行注目,甚至被称为“贵州卫视”现象。剖析以贵州卫视为主的贵州电视台的改革,对省级电视台跨区域发展应该会有所启益。2004年6月,我们课题组专程赴贵州电视台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5.
今天,谈到中国电视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高”来概括。这样的概括后面,隐藏着许多作用因素,既有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的驱动,又有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但更是中国电视践行市场化发展的直接结果。而在中国电视这样一个集体概念里,省级卫视无疑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以来,省级卫视历经10年的“上星运动”和15年的“全国覆盖工程”,从上星到落地,从本省域发展到跨区域扩张,从竞争弱势到强势出头,可以说,在中国电视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部分)省级卫视几乎都努力走在前头,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产业格局的中流砥柱。但是省级卫视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能否承前启后发挥它们的产业价值,其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在省级卫视出现之前,城市电视台作为“四级”电视运营及管理体制中的“第三层面”,就整体状态而言,尽管在传播实力和影响方面与中央及省级台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因有相对固定的传播覆盖区域,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受众人群做保障.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势头.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我国电视传播规模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城镇化特征的日渐凸显,以首先做大、做强中央与省级媒体为目的的电视运营体制下,造成了城市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极大变化,遭遇到了自建台以来最为强烈的市场冲击。  相似文献   

7.
王欢 《东南传播》2010,(11):124-126
省级卫视,作为中国电视产业链条上的关节点,近年来迫于内外环境的压力和挑战,逐渐从区域性媒体向全国卫视转变,纷纷进入激烈竞争和高速发展期。本文在分析省级卫视品牌化发展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卫视品牌建构战略的具体分析,以期为我国省级卫视的发展开拓新的视野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省级卫视是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主力军,在经历上星之初跑马圈地般的迅速发展之后步入广告经营高原期。本文认为省级卫视广告经营高原期形成的原因包括广告经营理念陈旧、省级卫视理论研究的阙失,知本投入不够、政策环境的软制约下束手无策、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经营策略欠缺等。  相似文献   

9.
以中央、省级电视媒体强化差异化竞争策略以来,地市级电视媒体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很多地市级电视媒体开始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理论界认为区域媒体是地市级电视媒体公认的发展方向,所谓区域媒体,即依托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形成的地区空间,媒体在对受众及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深入理解挖掘和表达的基础上,运用市场集中化和差别化营销战略,凭借区域化特色吸引受众,在区域市场上塑造强势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0.
凸显特色打造省级卫视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媒体发展战略决定频道特色定位。在各省级卫视纷纷把打“全国牌”作为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如何才能实现从地方卫视向全国卫视的“突围”?我以为.只有找准频道的USP(独特销售定位).打造出独具竞争力的产品.树立频道品牌.走频道特色化之路.建立起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出路所在。一个频道的发展战略成为确定一个频道USP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何加晋 《新闻世界》2013,(6):264-265
在党中央大力倡导“走转改”与“三贴近”的背景.下,全国各省级卫视纷纷掀起新媒体转型与民生报道的热潮。东南卫视作为福建省唯一覆盖中国大陆的电视媒体,利用自身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独特地理优势,将频道定位为“欢乐海峡”,旨在立足福建,关注台湾。本文通过对东南卫视部分新闻节目的统计与分析,总结东南卫视的新闻传播格局,并对未来东南卫视新闻传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各类媒体的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形式,近几年,逐渐呈现出所谓“过度”娱乐的趋势,省级卫视表现尤为明显.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电视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省级卫视的节目入手,观察分析电视“过度”娱乐的种种现象和原因,考虑到受众对电视功能的不同需求,从电视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应当按职能将不同性质的电视台分开来办,所谓的“过度”其实并不过度.另外,提高观众的媒介素养,建设一个电视体制多元、形式多元、视角多元的国家,才是解决过度娱乐现象的最终归途.  相似文献   

14.
王永连 《视听界》2007,(1):16-19
当前,频道的增多和新媒体的挑战,增加了电视广告的经营难度,加之各种媒体形式对于市场份额的切分,电视媒体生存环境恶化,频道的收视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靠单纯的卖收视点已经很难维持电视广告的持续增长,广告经营的压力不断加大。从2005年开始,央视大力倡导频道的品牌价值,从卖收视点转为向客户销售品牌影响力,以达到提高广告创收的目的,各省级卫视也同样面临着广告刨收增长的瓶颈。在系列广电总局令的调控下,各卫视频道不断进行风格和定位的改造,品牌化提升频道的广告价值是必由之路。经过近几年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后,省级卫视进入到了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面实施品牌建设的发展新阶段,资源稀缺性、优质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今后努力方向。本文着重对中国电视收视主体节目类型——电视剧的运作进行分析,以期对业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电视     
《视听界》2006,(2):102-103
2006年是省级卫视发展的分水岭;浙江卫视千万元投拍四部纪录片;方言电视引起讨论,封杀“韶韶”能否法外容情;湖南卫视斥资亿元布局电视零售业;“超女变超男”湖南卫视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江西卫视节目编排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江西卫视在电视宣传、经营创收全面取得历史性好成绩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卫视全天及晚间黄金时间收视排名均位列31个省级卫视第4位,收视份额突破1%大关,是2006年度上升幅度最大,最令人关注的省级卫视之一,被业界评价为“江西卫视‘黑马’奔腾”,这说明江西卫视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强势媒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是全台综合实力的体现,但电视节目编排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传媒人,在这个"媒介大融合"、"网络化"的时代,品牌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传统的媒体——电视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中的省级卫视,应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品牌并进行经营推广,把品牌经营作为电视媒体盈利的一个新手段,最终争取到市场份额。基于此,就江苏卫视的"情感"品牌经营为例,分析江苏卫视的"情感"品牌经营的现状,并总结出其经营的成功路径,以期为其他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大传媒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的汹涌发展和迅速壮大,让电视的媒体霸主地位受到了动摇,媒体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网络新媒体是年轻人的最爱,对电视综艺节目而言,能否抢到这部分受众至关重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在媒体以市场为主导的今天,为了拼抢市场份额,各大省级卫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或推出独播剧、联播剧和周播剧,或抢占综艺节目的制高点。而“限广令”“限娱令”,乃至境外节目版权引进限制。对各大省级卫视的影响不可小视,媒体收视和广告创收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在内忧外患、竞争加剧的今天。打造和培育“现象级”综艺节目成为各大省级强势卫视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视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真正快速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来,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格局发生了几次深刻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电视台依赖其国家台的地位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快速崛起,确立了垄断地位。到了90年代末期,上星频道数量激增,跨地域竞争随即展开,传统的省级台各霸一方的局面被打破。刚刚跨入新世纪,各种专业频道增多,观众市场容量饱和,强势电视台和频道的市场份额成几何级数增长,弱势台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电视媒体竞争进入争夺市场、重新洗牌的发展拐点。从省级卫视面临的竞争格局来看:上有央视的垄断打压,下有强势城市台的崛起侵蚀,旁有境外电视媒体的觊觎;同时平面媒体的重新崛起,互联网、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严重威胁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电视媒体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节目的竞争。除娱乐节目外,新闻节目仍然是立台之本、竞争之本。因此,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电视媒体要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以面向未来的信念、博大的视野以及革新的勇气,重新梳理电视新闻历程,认清电视新闻走向。  相似文献   

20.
田华 《青年记者》2006,(19):54-55
湖南卫视的收视率、广告收入、频道综合竞争力等指标一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前茅,其品牌价值已达25.54亿元,位居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257位。媒体之争、市场之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湖南电视产业的飞速发展,与其独具匠心的用人之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