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好书     
<正>朱光潜老先生曾经说过:"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更是读不尽源源不断出版印制的书。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不浪费宝贵的读书时间,现如今已然是一个难题。青年少年时期是读书的黄金时机,一生良好的读  相似文献   

2.
读书联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串璀璨明珠。出自名人之手的读书联凝聚了极宝贵的读书经验与体会。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写过一副读书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一位老者告诉他,字是识不完的,书是读不尽的。于是就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既是他的读书誓言。又成了他一生读书生涯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书,是一口掏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走进书里,你就会觉得有一位高尚的人在和你娓娓交谈。书,会使人胸襟开阔,眼光远大;书,能够活跃思维,陶冶性情……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读书,就如同给自己的心灵披上一件件美丽的衣裳,爱读书的人会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4.
茫茫书海,即使择其善者而读之,依然会有成百上千本的书需要去读。书总是读不尽的,要想通过书本掌握尽量多的知识,正确的读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历代许多名士都在长期的苦读中总结出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了解他们的经验也许会对你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书犹如一杯苦茶,泛着丝丝的苦涩,却也透着阵阵芳香。读书就如在品尝一杯苦茶,淡淡的苦涩之后则是无尽的芳香。书犹如一杯烈酒,带着浓烈的辣味,却又散发着几分醇香。读书就是在喝一杯烈酒,浓浓的辣味之后则是不尽的醇香。读书苦。汉代匡衡为了读书,十年如一日,凿壁偷光,发愤读遍  相似文献   

6.
李剑平 《师道》2014,(6):36-36
在我看来,读书,尤其是读一本好书,有着享受不尽的乐趣。但是,我年少时的一些读书故事,相对于今天的大多数读书人来说,真的是羞于言表的往事,也是我一辈子难于忘怀的读书经历。在我的小学、初中时代,不仅仅是物质的荒芜,精神粮食的匮乏更是众所诸知的,因此,读书,尤其是读一本适合我们年龄特征的有益的书,也算是一种“奢侈”了。  相似文献   

7.
天下书原读不尽,虚斋云:“欲为一代经纶手,须读数篇要紧书”。书读要紧者方好,文中子云:“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李光地:《榕村全集》开卷疾读,日得数十卷,至老死不懈,可曰勤矣,然而无益。此有说也:疾读则思之不审,一读而止,则不能识忆其文,虽勤读书,如不读也。冯班:《钝吟杂录》  相似文献   

8.
关于如何读书,郭沫若曾经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现阶段,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多读书会读书,无疑对我们的成长、对应考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收益呢?  相似文献   

9.
把书读活     
少年朋友,你们知道吗?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这个人顶多也就是个长着两只脚的书橱。应当说,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这样,读书才算读到家了。  相似文献   

10.
这样读书     
在心情十分放松的情况下,和三五位朋友一起聊书,未尝不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在朋友口中,我会发现一些自己希望读到的书,再有目的地去借、去买、去寻觅,似乎就多了许多渴望的动力。同理,是爱读书的朋友,也可以从我这里获得。我们转着圈地收获。久而久之,从聊“读什么书”,演变成“不要读什么书”。至少“现在不要读什么书”,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书籍如云,不懂得放弃就不会得到最佳。慢慢地,在“读什么书”中,又有了“如何读什么书”的话题,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比如读小说和读论文,决不是一种读法。当然这个“读法”不仅指读书的姿态,重要的是读书的心境。闲适或紧张,轻松或深沉可大不一样。很快,先把书分成几类,又是一种读书方式。分类既不是按题材,也不是按体裁,而是按“读法”。“显读”是一类———这是从“显学”“隐学”之分调侃来的。被显读的是博得洛阳纸贵、媒体热炒的。不要追“显读”,就是不必随社会上一窝蜂地读什么书。但是也不必刻意追求“隐读”,因为有的书大家都不读自有道理。“孤读”和“佐读”是一类———就是读一本书和就一个话题读几本书。在享受读书中,“孤读”是初级阶段,“佐读”才小康。“佐读”可以就一个话题读几本相近的书,也可以读观点...  相似文献   

11.
读以致用     
不少同学读了许多书,但写作水平还不见有多大起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读以致用"。那么,如何读书,提高写作水平呢?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读书时,我们既要体会作者如何观  相似文献   

12.
论读书     
我们常听人说"开卷有益",而大哲学家培根认为,不同的书对读者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书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读,他在这篇短文里精彩地论述了读书的意义、读书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读好书呢?  相似文献   

13.
与书相伴     
《新作文》2007,(4)
人生好比一次长长的旅行,在旅途中有快乐、有烦恼,也有很多思想。曾经有人把这一切记下来,就成了书。读书就是读许许多多的人生,读书就是叫你如何去生活。所以,读书的本质就在于阅世读人。人的一生要读很多的书。"人生始自读书时",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在读书。幼时读书,为的是识文断字。少时读书,为的是博览群书,汲取知识。开始上小学,教科书是我们读书的主体。长大一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的书的意义早就被重视,读整本的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伟叶 《中学文科》2007,(10):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下面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7.
从小到大,总听到人们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但读书为什么好?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如何培养阅读的兴趣?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发了笔者对“读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①谈到读书,有不少人认为,要么不读,要读就读有用的书。我倒觉得,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工作,在读有用之书的同时,还应多读点无用的书,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读书。②所谓无用的书,是相对于如今流行的那些"有用之书"而言的—那些读了以后,对你升学、应聘、挣钱能立竿见影有所帮助和借鉴的书,如《如何炒  相似文献   

19.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听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一精其选。二解其言,三知其意,四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  相似文献   

20.
田元 《陕西教育》2007,(7):104-104
世界上有读不完的书,同样也有欣赏不尽的好音乐。如何在爱乐学生有限的余暇中合理安排音乐欣赏时间?如何在高校中合理地推广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