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娜style     
熊凌洁 《网球》2013,(3):70-71
"祝贺你又找回自己!"李娜晋级澳网四强之后,记者给她发了条短信,几分钟后,她回复记者一个"笑脸",那些经常被李娜呛得哑口无言的中国记者,也感受到了她这种脱胎换骨的变化。但还是有人碰了钉子,比如有个记者问她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她就不高兴了。其实,这是一个连亲人都不敢轻易问的问题,冒失的记者闯入了"禁地"。对于这个问题,李娜的母亲李艳萍有点遗憾,眼看女儿结婚已经7年多了,一是小两口一直都  相似文献   

2.
分手之殇     
温网结束后三天,一名比利时网球记者率先在自己的Twitter上面爆料了李娜和教练卡洛斯分手的消息,在中国的网球媒体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作为中国网坛标志性的当红球星,李娜的职业走向某种程度关系到许多年轻网球记者的职业走向,也关系着根基薄弱的中国职业网球发展的市场推动力。时至今日,李娜并没有在任何官方场合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只是由她的经纪团队出面轻描淡写地确认了这一消息,并且表示尊重李娜的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3.
要“给力”     
《体育博览》2013,(3):30-30
李娜:性格比脸蛋更性感 作为李娜和莎拉波娃共同的经纪人.麦克斯.埃森巴德赛后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现场观众中,有2/3的人支持李娜7“莎拉波娃带着她漂亮的脸蛋和各种味道的糖果,来到了墨尔本.被认为是人气王。然而,站在比赛场上时,李娜的支持声更大。”  相似文献   

4.
7月11日中午,刚刚参加完联合会杯通气会的李娜被记者逮到机会,进行了短暂的交谈。就在联合会杯中国队迎战德国队的主赛场国际网球中心2楼的休息区内,李娜接受了温网回国后首次采访。与每次静坐下来接受采访一样,李娜又一次强调说不喜欢被媒体定义为什么"性格球员",这个双鱼座的湖北女孩只希望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生活。别的,无所谓。  相似文献   

5.
李娜顺着走     
2月3日,记者在中国网协举办的金花澳网庆功会上再次见到李娜,同样又是带着长长的采访提纲,准备做一次在线访谈。总觉得近期对李娜有点骚扰过头了,于是正式提问前对她说:好吧,你可千万别见怪,我还真是‘阴魂不散’……  相似文献   

6.
摩卡 《网球》2011,(2):42-44
澳大利亚的这个夏季,一直受到阴云密布和大雨滂沱的威胁,但是在澳网前哨的悉尼热身赛上,李娜却装着满怀的灿烂。在决赛逆转击败了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后,她再度刷新了个人冠军纪录,她的新闻发布会也因此吸引了大批记者采访,这个场面让李娜自己也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地感叹说:"哟,这么多人。"  相似文献   

7.
雾里看花     
《网球》2006,(8)
7月的伦敦,艳丽的中国红在温布顿全情绽放,成就了这个夏天,伦敦西南19号最灿烂的一道风景。由于2005年的缺赛,使得今年西方的媒体觉得中国女子网球一下子跨越进世界前列,他们对此颇为震惊。很多媒体对中国女网的了解很有限,只知道彭帅,李娜等几个近年来常参加大满贯比赛的队员。有些记者对李娜这个名字还很陌生,甚至还搞不清她的名字哪个是姓,哪个是名。在为期两周的比赛中,中国女网的几朵金花是球场上的焦点,而中国的媒体记者,则成了场外同行追逐的焦点——国外媒体想通过中国同行了解这次在温网中国女网为什么会有如此突出的表现以及中国网球的发展状况。在李娜跻身女单八强之后,新闻中心里弥散着浓郁的中国情节。今年温网一共有两大"冷门":美国单打选手的集体梦游,以及中国女网的异军突起。由于西方记者最关注的还是单打方面的报道,所以李娜新闻发布会最热闹。有些记者提问中国下一个大满贯女单冠军什么时候会产生,有人甚至预言3到4年之内。英国媒体报道:俄罗斯女子军团入侵温网已经是老掉牙的消  相似文献   

8.
吕敏 《网球》2012,(10):126-127
改写前两年美网首轮出局尴尬纪录,加上美网热身赛一冠一亚成绩,李娜在新教 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的指导下,正迎来职业生涯的新旅程。这次来到美网,李娜最大的变化是有了新教练。前世界排名第一海宁的教练、阿根廷人罗德里格斯是李娜在今年奥运会后敲定的新帅,两人在辛辛那提会合,李娜在决赛中逆转夺冠,两人合作的首个赛事就碰出火花并取得成功。美网赛前的热身训练中,罗德里格斯、姜山和体能教练阿历克斯3人齐齐出现在李娜的训练场上,姜山的任务主要是陪打,罗德里格斯则站在李娜一侧,关注着中国一姐的技术动作和状态。罗德里格斯的话不多,但时不时会走到李娜身边跟她指点一番,李娜仔细聆听,交流两句后不时点点头。前后移动回球练习中,罗德里格斯亲自上阵,隔网给李娜喂球。李娜正拍、反拍的回球都精准到位,新帅也不时挑起大拇指对李娜表示称赞。在与球员沟通上,罗德里格斯显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总是安静地站在场边,通过观察来了解李娜,先与姜山沟通后。再与李娜当面交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德里格斯直言李娜是个暴脾气,需要学会在场上去控制,要用头脑去驾驭内心。他说,李娜非常聪明,场上的移动很好但却不是非常有效,不能100%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十几天的合作让李娜感觉不错,她表示:“他总是很积极,用积极的身体语言来表达他的意图。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我都能感觉到来自团队的支持。”李娜说,和罗德里格斯初次见面的时候,后者说的一番话让自己感触颇深,“他当时跟我说,网球不是你打得好就能赢的运动,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手是什么情况,所以无论你领先还是落后,你必须一直努力,一直战斗。现在我正在像他说的那样去做,努力在场上保持冷静。”罗德里格斯带来的变化究竟是什么?不知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还是合作时间太短,李娜说:“可能有一些变化,也可能没有变化!”美网赛场上,李娜明显能够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无论比分是领先还是落后,李娜始终在网球场上奔跑反击。  相似文献   

9.
作为网球记者,哪里有网球新闻,我们都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好比这次李娜梦圆大满贯,我们的几路记者在伦敦、巴黎、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四处“打枪”,寻找采访之机。而这么多年来,几乎每一个有网球场的中国城市我们都走了个遍。  相似文献   

10.
提起李娜,眼前似乎就出现了一张灿烂的笑脸。很舒服,很耐看。 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李娜,那时她在中国青少年选手中已显露头角,被行家十分看好。和那时相比,现在的李娜在体形上变化不太大,只是更显精干和结实些。变化大一点的是在言行举止上,面对记者和人群,她多了一份从容不迫的成熟和老练,只有在笑时,笑意里透出的纯真才会让人意识到她今年不过19岁。 当然,这几年里,我想她变化最大的应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