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应紧紧抓住碳元素的化合价(0、+2、+4)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可形象地总结为“碳三角”,如右图所示.“碳三角”在解题过程中有广泛应用. 1.判断单质碳燃烧所需氧气的质量 例1 在密闭容器中,有6g木炭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使之完全转化为一种产物,该反应所需氧气. 解析 木炭与氧气反应:①若氧气充足,产物为 CO2,需氧气的质量为x;②若氧气不足,产物为CO,需氧气的质量为y;依据 2.判断单质碳的燃烧产物或产物的质量 例2 一密闭容器中盛有9g木炭和16g氧气,在高温下使其充…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碳的性质时,应紧紧抓住碳元素的价态(0,+2,+4)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可形象地总结为“碳三角”,如下图所示。“碳三角”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判断单质碳的燃烧产物例1在密闭容器中盛有4克碳和8克氧气,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容辞中的气体是()。解析碳的燃烧产物取决于反应物中单质碳与氧气的质量比。碳完全燃烧时:碳不完全燃烧时:当时,产物为当时,产物为CO;当0.75>mc:mo>0.375时,产物为COz和CO的混合物。依题意有:因075to0.5>0375,故产物为COz和CO的混合物。选(C)。二、…  相似文献   

3.
碳与氧气的反应典型的代表了"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从定性分析:当氧气充足时,生成CO2;当氧气不足时,生成CO.那么从定量分析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和产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是很多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帮助同学们巧法解决碳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先按照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1)氧气充足:C+O2(?)CO2根据方程式可知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3:8时,碳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  相似文献   

4.
氧气性质系列实验装置云梦道桥中学黄新明(432500)设计:初中化学教材中,氧气化学性质这节内容有五个演示实验,课前教师需准备五瓶氧气,特别是对带多个班的教师来说,要准备很多瓶氧气,给课堂教学带来困难。为了解除教师课前繁忙,直接在容器中试验木碳、红磷...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当演示某些气体的性质时,如演示氧气的化学性质,要做氧气分别与碳、硫、磷、铁、石蜡反应这5个演示实验,如果边制取氧气边进行实验,则会浪费许多时间。化学教师一般在课前事先制取氧气并收集在集气瓶中,瓶口加盖涂有凡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碳单质物理性质虽然差异较大,但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4.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准确地表示化学反应,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氢气、氧气化学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研究p^2/m+q^2/n≥(p+q)^2/m+n的大小关系,并探索如何通过一个特殊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同时为探求如何利用特殊到一般的有效桥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8.
构造相似三角形解溶解度计算题,直观形象,易于掌握。已知tC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tC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分别为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再由相应边成比例即可求解中的任一项。例1某温度下,在100克水中加入m克Cus动或加入n克Cus乙·SH刀,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A)m=160n/250(B)m—1600。z/(2500+9n)(C)nl=1600n/(2500+16n)(D)m=1600n/(2500+25n;)解析根据题意,则有:即m一I6oon/(2500+9,)。故选(B)。例2某物质100”C的饱和溶液312.5克冷却到0℃时,…  相似文献   

9.
方程组中的数量关系复杂,题型多变,现就其常见问题及其解法介绍如下.一、求方程中的字母系数例1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a-b)x+y=5, bx+ay=6 x=1, y=2.的解是 求a,b的值. (a-b)×1+2=5, b×1+a×2=6. a=3, b=0.二、求代数式的值例2 已知2a3n-4bm+2与a2m+3b6-n是同类项,求(m-n)n的值. 3n-4=2m+3, m+2=6-n. m=1, n=3.  相似文献   

10.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整数n,p次幂原数函数Sp(n)表示使pn|m!的最小正整数m,即Sp(n)=min{mpn|m!),其中p为素数。对给定的正整数k,用初等方法研究了函数Sp(nk)与Sp(n)之间的关系,以及Sp(n)的值与项数n的对应关系,得到了Spk(n)=pk-1(Sp(nk)+p{sp(nk)/p2}),n=qpk-1/p-1-k+[q/p]+[q/p2]+….  相似文献   

11.
研究非连通图CmUPn的优美性,证明了C2n+1UPn.C4aU2n+2,C4mUP2n+3,C4a-1UP2n+2,C4m-1UP2n+1,C8n-1UP2m+3,C8mP2m+3,C8m+1P4m。是优美图,还证明了一类细分图是优美图.得到了相应的优美标号.  相似文献   

12.
在等差数列{an}中,利用通项公式不难证明性质:若m+n=p+q,贝am+an。=ap+aq(m、n、P、q∈N^*).特别是:当m+n,=2p时,有am+an=2ap(m、n、P∈N^*).这一性质在解题中,如果运用恰当,可以起到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该性质在解题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碳与氧气化合时,由于氧气量的不同会引起产物的不同:O_2充足时,C O_2点燃CO_2,碳和氧气反应时质量比为3:8;O_2不充足时,2C O_2点燃2CO,碳和氧气反应时质量比为3:4。而所给一些习题质量比并不正好是3:8或3:4。因此,常难以判断它的产物。不过,只要我们弄清下列关系,此类习题便会迎刃而解的。 设碳和氧气质量比为m。用下列数轴以便讨论不同比值范围内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问题2.10     
已知正整数m,n满足√m-174+√m+34=n,示n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  相似文献   

16.
本刊文[1]提出了一个猜想:设a、b、c是正实数,m、n是正整数,且m≤n,则am(b+c)n+bm(c+a)n+cm(a+b)n≤2n(a+b+c)m+n3m+n-1.
  文中对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给出了证明:(1)m=n=1,(2)m=k,n=2k(k是正整数),(3)m=k+1,n=2k(k是正整数),(4)m=k,n=2k+1(k是正整数),(5)m=1,n=4;m=2,n=3.
  最后提出,对于所有的正整数m、n(m≤n),猜想不等式是否完全成立?若成立,有无统一的证明?笔者经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结论并证明了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7.
问题已知一数N除以a余c,除以b余d,这个数是几? 设N除以a、b的商分别为m、k,则 N=ma+c=kb+d. 不妨设a〉b,则k≥m,故可设k=m+n(n≥0).于是N-c=ma=(m+n)b+(d-c)。  相似文献   

18.
1 排列与组合 1.1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的方法可以有n种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则完成这件事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定理 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n=m,Sm=n(m≠n),则Sm+n=(m+n). 预备定理:(1)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am+an=ap+aq;  相似文献   

20.
定理:将a,a,a,…,a,b,b,…,b(其中有m个a,n个b)进行排列,共有Am+n m+n/Amm·Ann=Cmm+n种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