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趣     
捉笔:也叫代笔,指替人写作。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属笔:属读″zhú″,受人之托写的文章。走笔:书写非常流利。遗笔:死者生前未发表的文字。仙笔:诗文清逸超群,为常人所意想不到。信笔:不假思索,随手写出。投笔:文人不再从事写作。秃笔:比喻不高明的写作能力。手笔:亲手作的文章、写的字或做的画,一般强调其真迹、遗墨。收笔:文章或字画的结尾。试笔:开始写作。神笔:有如神助,写得特别好的文字。生花之笔:绝妙的文字。如椽笔:重要文章或比喻笔力雄健。曲笔: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起笔:文章的开头或写一个字的开头。名笔…  相似文献   

2.
3.
趣说"秦椒"     
"颖颖,咱家的秦椒放哪里了?"妈妈问我.什么呀!"秦椒"是土语,我不喜欢说,"辣椒"才是正宗的.我心里想,随口答了句:"不知道." "秦椒"是辣椒的别名,在我们许昌,人们把辣椒说成是秦椒.这个名字不知从哪年前就有了,我姥姥就从不说辣椒,只说秦椒.我想,它一定有着悠久的历史,说不定还是一门学问呢!  相似文献   

4.
我最喜欢赵本山、黄宏的小品和冯巩、牛群的相声 ,他们的表演总能给人们带来欢乐 ,带来轻松的笑声和愉悦的享受。教学中的“趣”与相声、小品演员的“趣”有相似之处。演员们善于通过生动丰富的语言激发观众的“趣” ,给人以智慧 ,给人以感悟 ,给人以启迪 ,使观众受到艺术的熏陶。然而教学中的“趣”又不等同于相声、小品演员的“趣” ,教学中不能有哗众取宠 ,不能靠插诨打科 ,不应该离题万里。教学中的“趣”体现着教师的睿智 ,体现着教师的才华 ,体现着教师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一流的演员 ,也应是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应具备一流的素质 ,…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背地里都叫他(我的伙伴)"变色龙",这一点儿也不冤枉他。他不管什么事都是3分钟的热度,见啥爱啥,其结果呢?唉!不言而喻。 前几天,我看见他在院子里比划,张开双臂,两只手呈钩状,张牙舞爪的,还不时"哇哇"地怪叫。我连忙出去问他:"你干什么呢?"他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说:"嘿,你不懂,这叫'鹰爪功',学会了,耍遍天下无敌手。"边说边来了一个"大鹏展翅",还"嘿--嘿--"地呐喊着。我投去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7.
8.
趣解"青蛙"     
又是一个“蜻蛙”,这已经是第12个“蜻蛙”了。看着12本作业本小山似的叠在一起,我心里真窝了一肚子的火:这帮粗心的小家伙,平时写字丢三落四的,最好字笔画少一点,今天怎么一个个都画蛇添足了?带着心中的不解,我把这12个学生“请”到了办公室。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一个个脸绷得紧紧的,等着我训话。看着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12张小脸也跟着绽放出了笑容。我问“:你们怎么都把‘青蛙’写成了‘蜻蛙’?”几个胆大一点的孩子说开了:“我看看‘蛙’是虫字旁,那‘青’也应该有虫字旁呀!”“我…  相似文献   

9.
10.
11.
"顺序"趣说     
有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组文字,只要换一换组合的先后顺序,就能让它所负载的信息立刻发生质的变化。不信请听一个故事。某人极羡慕书法家的字,却苦于不便索要书法家的真迹。有一天,书法家写了“不可随处小便”一句,让他把这条标语贴在路边墙上。他于是大喜,将六字重新裱贴后挂进  相似文献   

12.
蔡建芳 《现代语文》2004,(11):44-44
“守财奴”,又称“守钱虏”,是 那里一躲就是几年,后来,皇上大赦人们讥讽有钱而吝啬者的用语。这话 天下,他才堂堂正正地公开生活。在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西北,马援学会了一套牧马的本领。 马援是东汉时的著名将领。他年 他先是给别人养畜放牧,随后,自己轻的时候,曾在郡里作督邮,主管宣 又买了牲畜。由于他饲养有方,管理达教令,兼管狱讼捕亡等事宜。一 有道,没几年的功夫,他就拥有了数次,他负责押送一名囚犯移交有关部 千头的牛马,数万斛的谷物,成为当门。途中,他见囚犯很可怜,就动了 地首屈一指的富户。生活富裕了,马恻隐之心,…  相似文献   

13.
在丘吉尔75岁生日的宴会上,一名年轻的新闻记者对丘吉尔说:“真希望明年还能来为你祝贺生日。”丘吉尔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我看你身体这么壮,应该没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逻辑上“偷换概念”,有个常见的表现样式,就是“换个说法”,即,明明该用这个字眼,却偏偏用了那个字眼,明明该是这么个说法,却偏偏换成了另一种说法。不过,这种“换一种说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可以大不相同:有的会使人感到机智灵巧,有的却使人感到强词夺理。不信,请看一个故事。一农女嫁给农夫后,两人相亲相爱。一年端午,眼看富人家大鱼大肉,自己家空空如也,便采了些昌蒲来到河边,边洗昌蒲边念了首诗:“自叹命薄嫁穷夫,明日端阳样样无,佳节岂能空手过,聊将清水洗昌蒲。”不料恰好丈夫路过这里。听到此诗后深感歉意,…  相似文献   

15.
蔡建芳 《现代语文》2004,(12):42-42
“破天荒”一语的由来与封建科举考试有关。唐朝的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必须由地方上解送入试:因而,每到京城会试时,各地方便选送一部分考生前去应试。那时,湖北荆州南部地区的文士书生不少,可是,四五十年间由州府送到京城应试的人,竟没有一位榜上有名。因这地方多年来没有出过名人,人们便嘲笑那里偏僻落后,并取名为“天荒”,而把荆州选送人京应试的人叫“天荒解”。  相似文献   

16.
17.
"七"之趣     
"七",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数字,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的身体,明显地带有"七"的印记,人体有"七窍",即耳、目、口、鼻七孔.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里被称为"七情".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人到了七岁,大脑发育减慢,智力空间就很难再进一步拓展了.……  相似文献   

18.
这学期,我们学校每个月都要由校长大人"钦定"一位"接班人"当"小校长",来参与学校的管理!那可真是千里挑一呀,队员们恨不得削尖了脑袋努力争取,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月的"馅饼"却掉到了"淘气包"米兰的头上!这个"淘气包"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呢?快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