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鹏 《新闻爱好者》2011,(19):68-69
作为地市级晚报,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特别是对地方"两会"报道中,有很多内容和形式,被认为是"传统""经典",因而不能改、不敢改。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在履行媒体基本职能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出新出彩?《天中晚报》在对驻马店市"两会"的报道中,述民情、传民声、达民意,紧紧围绕"两会"宗旨,立足"两个结合",开展"三个创新",做到了"新举措、新创意,带来新气象、新形式、新栏目,呈现新风貌"。  相似文献   

2.
"两会"既是我国的重要政治体制,也是我国民主建设进程的标志,一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于"两会"的报道,其本身也是民主建设步伐的体现,同样受到关注。本文以框架理论考察、分析1978年到2012年《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提出《人民日报》在民主建设中的媒体角色定位及公众对《人民日报》的媒体期盼。"两会"民主有理由对媒介作更全面的角色期待,《人民日报》有责任也有义务完成"两会"民主对其更全面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3.
党报历来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也是读者获取“两会”讯息的重要来源。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2004年对北京市民所作的“两会”报道系列调查结果,在11家全国主要报纸中,《人民日报》是受众依赖最多的获取信息的报纸,原因是“《人民日报》的权威、丰富一直是其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两会’这种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报道中,优势更加明显”。①2005年3月14日“两会”结束后,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4家中央级党报和《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3家地方党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归纳出…  相似文献   

4.
张孟军  张玮 《传媒》2016,(9):41-4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新闻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了读者的青睐。今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数据新闻基本贯穿于两会报道的全过程,可圈可点,颇有特色。本文以《人民日报》在2016年两会期间的数据新闻报道为例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5.
每年3月,中国的“两会”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3年的“两会”以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尤为世人瞩目,因为这是中共十六大后的第一次“两会”,又是一次换届的大会。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两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广泛好评。近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长江绍高应本刊记者之约,就《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回答了本刊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两会报道年年做,今年如何突破与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人民日报如何高出一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三贴近",把"走转改"精神贯彻落实到两会报道中;强调"紧扣主题、紧跟议程、紧盯现场";突出抓新闻、抓民生、抓基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有关两会报道的内容为例,通过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异同,总结两者新闻价值取向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融合发展道路上的路径和方法,为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两会已经胜利闭幕,各媒体的两会报道工作也已经顺利完成。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的一些新方法、新经验、新思路、新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做好这种大型战役性报道积累了宝贵经验。预先策划与随机策划今年《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突出体现策划意识,进一步贯彻了编采分开、编主导采的方针。充分的预先策划与迅速的随机策划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两会报道年年有,今年报什么、怎么报?通过对相关文件的认真学习,对中央精神的深入领会,也通过平时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对新闻的基本判断,我们对  相似文献   

9.
马志朋 《今传媒》2014,(5):48-49
2013年,《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报道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笔者主要以2013年《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新闻报道加以分析,报道体裁以通讯和评论为主,图表、图片新闻少;信源全为本报消息;报道立场以正面为主,中立为辅;报道内容设置互动性强;报纸排版海报化、网页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1949-2007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进行系统探讨,从其内容、形式的基本特征出发,梳理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描述其现状,分析《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时代特色和变化,并从政治、体制和社会等方面追索其变化缘由。本文力求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考察党报新闻改革的面貌与效果,从微观角度勾勒我国政治传播的典型图景。  相似文献   

11.
《你有一份来自总理的神秘快递》《傅莹邀请您加入群聊》……这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刷屏的作品,是人民日报全媒体产品阅读量百万+的一小部分作品。如今,人民日报在报道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领导人出访、G20峰会、奥运会等重大新闻时,都是前后方联动,多部门工作人员一起烹饪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2.
"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头戏,也是所有媒体的报道的重头戏。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两报对"两会"报道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杨爽 《新闻世界》2013,(8):235-237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作为中央和地方党报的代表,对报道量、新闻体裁、特刊及专栏的设置、两会报道关键词、图片运用等,分析中央和地方党报关于“两会”报道特色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2012,(4):7
中国的两会,不仅中国人关心,世界也注目。今年的两会胜利闭幕,回顾和总结两会的宣传报道,各家各类新闻媒体都有不少好经验。本期《前沿关注》的主题"两会报道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邀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媒体单位,就今年两会报道的高度、亮点、品牌、样式等方  相似文献   

15.
两会报道是一场重大战役性报道。在编委会的直接领导下,两会报道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生动实践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宣传思想工作总要求,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导向正确、引导有力,报道稳健、新风扑面,体现了党报意识、大报风范,在新闻媒体的同台竞技中高出一筹,展示出党中央机关报的旗舰作用和排头兵地位。  相似文献   

16.
3月31日,埃菲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电讯稿,题为《中国试行议会民主》。稿中写道:“电视天天向观众介绍议员分组讨论情况和记者招待会概况”,“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报道新闻透明度方面是空前的”。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首都新闻媒介在提高会议报道的“透明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地、客观地报道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开辟《寄语两会》《两会手记》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专栏,除此之外,还专门派出记者盯住“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注意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报纸如何在融合中体现"融"?2017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融两会·讲述"专栏作出了积极探索.该栏目自3月3日起在要闻四版推出,版面上有代表委员讲述履职故事的图文报道,并配有二维码,链接动画、视频呈现新闻,报道话题凸显新闻性,呈现形式注重立体化,为两会报道增添了浓浓的"融"气息.  相似文献   

18.
寿川 《新闻战线》2015,(7):36-37
今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亮点之一,是设立“中央厨房统筹组”,负责两会期间全媒体平台机制的试运行,实现新闻稿件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践证明,“中央厨房”不仅创新了策采编发的新闻报道工作机制,体现出两会报道进一步“融起来”的探索与努力,而且在内容创新、表达创新上“试水”成功,以《书话两会》为代表的“新闻美味”展示了“中央厨房”的精彩厨艺,为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两会开幕式的报道,各媒体可谓穷尽所能,做足了章。但是同样是开幕式的侧记写作,会因媒体自身的特点、选择的报道角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新闻风景。笔选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三大媒体所采写的两会开幕式侧记进行比较,分析三大媒体侧记的行特点,写作异同。新华社所作侧记为《务实的措施必胜的信念》,《人民日报》则是《春和景明听议政》,《中国青年报》的两会开幕式侧记名为《大会堂前堵“明星”百米路上追热点》。  相似文献   

20.
“每逢大事看晚报”,“两会”是大事中的大事,《齐鲁晚报》对“两会”报道历来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更是提前精心策划,紧扣民生话题,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声势。具体说,《齐鲁晚报》的“两会”报道有以下特点和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