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孩子从托儿所或幼儿园回来要缠着妈妈或是别的人,妈妈到东他跟到东,妈妈到西他跟到西;妈妈要上班或是有事他也缠着不放;睡觉要妈妈陪着才睡得着;有时缠着爷爷讲故事;有时缠着奶奶上街买东西;有时则向爸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不要责备孩子的这些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三岁左右的孩子对人往往有一种依恋感,他们在托儿所或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度过了一天,急切地盼望着能单独和妈妈在一起,能与妈妈抱抱、亲亲,听一听妈妈温柔的语调。孩子对母亲的这种希求是正常的生理和情感的需要,家长应适当予以满足,不要把他扔在一边只管自己做事。家长应该主动问问他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些什  相似文献   

2.
孙璐 《上海教育》2015,(8):27-29
作为发源地,森林幼儿园在丹麦早已枝繁叶茂、深入人心。2009年的一项官方调查表明,在丹麦,父母和教师都认为,幼儿应当在托幼机构获得的重要经验包括:在自然中的经验、接触动物的经验以及内心平静安宁的经验。而这些都是森林幼儿园的优势所在。丹麦的森林幼儿园以户外活动为主,是面向3~6岁幼儿的托幼机构。在森林幼儿园里,无论天气如何,教师都鼓励、支持幼儿到户外游戏、探索。当前,北欧许多国家都纷纷效仿丹麦的森林幼儿园。  相似文献   

3.
入园时分,“彭妈妈早上好”“蓝妈妈早上好”“园长妈妈早上好”……一声声稚嫩的问好声不绝于耳。幼儿初入园,家长担忧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时,老师宽慰道在家您是孩子的妈妈。“在幼儿园我们就是孩子的妈妈。”……“老师妈妈”“园长妈妈”这样的称呼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笔者以“幼儿园老师妈妈”为关键词,运用微信搜索功能进行检索,筛选掉重复内容后,共得30余篇来自不同公众号平台宣扬“幼儿园老师像妈妈”或直接称其为“老师妈妈”的推文。  相似文献   

4.
每天傍晚,幼儿园门口,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被家人领出来,可是刚出大门,孩子便缠着爸爸、妈妈要零食吃。对此,不少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膳食平衡、营养合理,放学的路上就不必额外再吃东西。  相似文献   

5.
5月,很多大班孩子的家长开始为孩子上学的事情焦虑、忙碌,好像要准备、要了解的事情太多,一下子都没了主意。在本期"走进幼儿园"栏目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大班家长想要解决的问题,约请了幼儿园黄老师、小学陈老师、小学生球球的妈妈和大班小朋友文文的妈妈,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它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为此,"家长助教"这种形式在幼儿园里越来越普及,并且以"家长义工""妈妈老师"等不同的方式存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首先,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起了一个监督作用;其次,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在和家长的交谈中,常有家长反映说他的孩子又说谎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说谎的是孩子,根子却在家长身上。 星期五,明明的妈妈休息。明明想留在家里玩。妈妈不同意,就答应明明说中午去幼儿园接他回家吃饭。幼儿园开饭了,妈妈还没有来。明明哭着告诉老师说妈妈是“骗人精”。那一天,直到很晚妈妈才来接明明。见到妈妈,明明撅着  相似文献   

8.
正孩子幼儿园的生活结束了。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三年前:迈进幼儿园大门的那一刻,孩子第一次知道了自己要面对的世界,第一次知道了集体生活是什么样,第一次知道了校园、老师、同学,第一次知道了纪律、团结和友爱……"妈妈,我喜欢幼儿园,喜欢这里的老师,像妈妈。""妈妈,我会数1-100了。""妈妈,我又有一个新朋友了。""妈妈,我……""妈妈,我……"每天接到孩子时,听到孩子快乐的诉说,我们家长的心中都充满感激。孩子太多的第一次从这里开始,从这里懂得,从这里感受。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询问:"老师,您今天教的,我孩子都学会了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却很少听到家长问:"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能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做游戏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得开心吗?"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仍然在年轻父母的心中留有烙印,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孩子受到家长们的百般宠爱,家长总是寸步不离地看护着孩子:“慢点”“妈妈扶着你”“别乱动”“别碰着”……家长就是舍不得让孩子吃点苦,受些磨练,这不得不令人担心我们下一代的生活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幼儿园里开展了生活素质教育,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去锻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吴晓兰园长(中学高级教师)记录人:高向东副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时间:2005年1月24日上午9:00~11:00地点:上海宝山区小鸽子幼稚园会议室参加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代表及华东师范大学李生兰教授吴晓兰园长:很高兴今天我们有机会坐在一起讨论案例,请老师和家长们就这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对“镜头一”的看法中班潘嘉诚妈妈:我觉得圆圆妈妈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打电话给老师,也不应只听信孩子的话。中班樊晓辉妈妈:圆圆妈妈有点偏激,她这样做会使孩子不尊敬老师。大班教师刘志燕:圆圆妈妈可以打电话及时和老师沟通,不应指责老师…  相似文献   

12.
德国幼儿园每年有两次接纳新生和老生升班的时间,一次在2月1日,另一次在8月1日。 为了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在新生正式入园以前,德国幼儿园一般都要求妈妈陪着孩子来园里玩几次,熟悉环境,熟悉老师。我侄子博威入园前,正遇上幼儿园举办“金秋节”,所有的新生和家长都被邀请了。幼儿园里张灯结彩,家长们都穿着节日的礼服,气氛十分热  相似文献   

13.
案例贝贝四岁了,在幼儿园里是个能干的孩子,不但自己独立穿衣、吃饭,还经常帮助别的小朋友。当贝贝的妈妈得知贝贝在幼儿园这么能干时,吃惊极了:“贝贝在家可是什么都要我们帮他干呀,每次吃饭我都要喂他才吃!并且还挺自私的,他的玩具基本上不让别的小朋友玩。这是怎么回事呀?”贝贝的妈妈迷惑不解。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有贝贝妈妈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幼儿园里明明能干好多事情了,为什么到了家里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依靠大人了呢?为什么在幼儿园里表现出来的一些“分享”行为在家就基本看不到呢?真是人小鬼大呀!的确,孩子虽然很小,但心却不小!他…  相似文献   

14.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主题研讨背景(一)对比国内外情景,看实施"三浴"锻炼的必要性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中国孩子普遍一进入冬天就是"裹蒸粽"造型。到底是孩子不行还是家长不行?(二)从国内学生现状,看实施"三浴"锻炼的重要性中国孩子上学基本是家长背着进幼儿园,或家长手拿书包。甚至有些大学生依然是家长陪同入学,打点一切。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更爱孩子吗?(三)结合幼儿园园情,看实施"三浴"锻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一、开放日活动的设计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学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许多家长试图通过"开放日"了解教师平时教些什么以及怎样教,也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究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提问是家长与孩子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地向孩子提问,所以孩子常常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或者是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那么家长该怎样恰当地向孩子提问呢?妈妈把晴晴从幼儿园接回家时,晴晴非常高兴。妈妈问她“: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今  相似文献   

18.
正彤彤上小班时,我常常牵着他的手送他去幼儿园,安顿好之后微笑着跟他说"再见"。每次他都会用乞求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下午要早点接我噢!"是啊,孩子在幼儿园一待就是一整天,幼儿园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也很长。那么,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度过怎样的一天呢?幼儿园对孩子有怎样的教育是家长所期待的呢?我想每一位家长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所期望的东西也千差万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前面几代家长,而且这一代家长也是最具自我批评精神的一代,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问题孩子的根本原因在家长"……所以,当幼儿园的孩子不肯上厕所,而拉在裤子里时,老师和专家常会让家长反思在教养孩子时是否有不当的行为;当孩子上了小学解决了在裤子里大小便的问题转而欺负班里同学时,周围人就会怀疑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即便这样,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仍然没有成长为完美的家长。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杨浦幼儿园举行家长联欢会,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兴冲冲地赶去参加。联欢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活动是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包馄饨,吃馄饨。我们到时,饭厅里已有不少家长和孩子,有的正在包着馄饨,有的已在品尝。我女儿拉着她母亲洗完手一本正经包起来,还不时地招呼:“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