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红字》主人翁海丝特·白兰悲剧人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所处时代的铺叙和对主人公心理发展历程的挖掘与分析,揭示了悲剧人性的真正原因在于人与社会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对《寒夜》中汪母心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一部转折性的代表作品.作品对人生世相的揭示,对人性的悲剧与困境的深刻探寻,启发着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汪母"恋子"心理的分析,来探寻<寒夜>中汪家悲剧背后人性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威廉&#183;戈尔丁非常擅于对人性进行探索。他对人性的揭示源于西方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二战的反思,戈尔丁小说《品彻&#183;马丁》是其剖析人性恶的力作。小说展示了主人公马丁以自我为中心,贪婪自私的本能和心理。本文通过解析《品彻&#183;马丁》中主人公的人性观,探索总结世态人情中人性的复杂性,由此让读者深刻认识人性,深刻认识人类自身本质。  相似文献   

4.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和齐灵窝斯的悲剧人性,前者在于其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开的自我与隐蔽的自我的冲突;而后者在于其对人性的践踏和蔑视所产生的变态欲望与自我毁灭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张灿 《考试周刊》2014,(18):14-15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揭示了主人公祥子的悲剧命运。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骆驼祥子》的悲剧原因加以分析,即人性的堕落、社会的黑暗和婚姻的不幸。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麦克白》中剧中心理时间在主人公身上的表现手法,试图从麦克白的心理时间旅程中发现其人性悲剧性特点,通过两个人格意识层面和心理时间本质的剖析麦克白人性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与客观的分析,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在悲剧冲突中审视人性与个性,揭示出在悲剧的剧烈冲突中升华出的雄浑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焦潇 《华章》2009,(20)
<悲悼>中主人公莱维尼亚的命运似乎一直处在种种矛盾和冲突中,本文以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莱维尼亚的看似矛盾的"冰"与"火"两重形象的分析,阐明了莱维尼亚悲剧命运的原因,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性的抹杀和人们对命运的反抗和对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王姝  齐兵 《华章》2011,(31)
尤金·奥尼尔最为美国现代悲剧之父,一生共创作了50余部戏剧.他把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蕴含在悲剧人物的心灵世界中,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变化及命运彼此交融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本文通过分析奥尼尔戏剧悲剧性形成的根源,进而深刻探讨《榆树下的欲望》这一奥尼尔戏剧中的经典之作中所透漏出的人性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0.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鼻子》构思巧妙,寓意深刻,透过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及心理分析,把人性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主人公内供逃避自卑的心理、补偿的心理、积极的心态以及脆弱的自尊心的可悲,同时展现了城中百姓、寺内弟子、武士等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可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分析及调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入手,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的原则、途径和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稳定。基于心理资本能够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程序来改变个体的积极态度和行为,而个体态度和行为能够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在对心理资本及其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心理资本对于教师队伍稳定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心理资本作用机制的提高教师队伍稳定性的策略:将心理资本引入到教师的引进环节,加强教师心理资本的培训,改变教师的激励方式,加强心理契约的管理——用心理资本夯实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3.
高校心理咨询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特殊性决定了跨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发展的新趋势。要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开展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和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包括多元化心理咨询操作体系、多重专业性保障体系和建设专业化专职化的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在内的系统化高校心理咨询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成长历程以及实践探索经验,探讨专科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方式与方法。试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然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契机,也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注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已经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从大学生网络情结的解读、网络心理症侯群的分析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低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社会冲突心理,高焦虑、多抑郁,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观幸福感低,生活满意度差,心理平衡能力失调,被剥夺感强烈,心理自助能力弱是低收入群体社会心理发展嬗变的脉络,分析此特征对调整和完善有关社会政策、研究城市贫困问题可提供有益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教职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他们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职工心理健康正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教职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几方面有效干预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鉴于音乐治疗功能和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现状,本研究主要探讨音乐治疗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音乐治疗理论,积极开展音乐治疗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与实施,改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医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的新平台。专科医学生在创业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创业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其创业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专科医学生的创业心理分析,探索构建"1+4"干预体系,对正确有效地消除专科医学生对创业的心理障碍,塑造其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对于《呼啸山庄》的研究多集中于叙事技巧、象征性书写以及自然和谐意识的阐发,但是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上却忽视了后现代心理分析方法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拉康“镜像阶段”的相关理论解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特质,进而论证两者均是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