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的"言"距离当代久远,在当今社会中使用的概率极低。但是文言文"文"包含的"文化""文学"部分,却经历百年依然富有活力与魅力,对当代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当代人学习思考的源泉与动力。正如韩军老师所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言"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不可或缺。文言文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在文本的"语辞"世界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要将文本中蕴含的“文章”“文学”“文化”和“文言”这“一体四面”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地展现出来.而要将“言”与“文”有机地融合在一体,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出入于文本之间,读出文本的厚度,彰显文言文教学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中的“文”,是指文言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文言文中的“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在文言文中,“文”和“言”既是一对矛盾体,又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如果离开“言”,文章无从理解;离开“文”,“言”就成了没有生命的字词。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文、言并重”,即通过文言文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又能让学生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4.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经典名篇.教学设计既关注文言文的“言”这个教学基点,又注重“文”的方法与情感;既依“言”助“文”,强化对文言词汇、语汇的积累与运用,立足字词解文意、把文脉、察文情,又以“文”养“言”,在对作品的文法及情感的解读中,自觉形成对文言词汇、语汇的不断积累与灵活运用.如此一来,文言文教学方能摆脱“文”“言”脱节、环节生硬机械的桎梏,还原古典文学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5.
林金利 《广西教育》2012,(17):66-6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适当提出“言”方面的要求,也适度提出“文”方面的要求。这个要求明确指引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做到“文言”兼顾。  相似文献   

6.
刘燕 《文学教育(上)》2014,(12):118-118
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历代文言名篇,但因学生缺少文言积累与应用语境,没有良好文言阅读学习兴趣与习惯,对“文不甚深”的浅易文言文也有估屈聱牙之感。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需要激发学生文言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丰厚文言词法句法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文言文魅力感受中爱上文言阅读,获得文言文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郑震 《语文天地》2014,(4):31-32
文言文以其典雅简洁的文字、错落有致的句式、深厚悠长的意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侧重于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讲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言作品被解剖得支离破碎,文言课堂缺少了应有的语文味。文言文究竞教什么?文言中“言”即“文言”,或“文言阅读”;“文”就是文学、文化。所以讲解文言知识无可厚非,但不能以偏概全,忽视了文言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文”与“言”的脱节,因此造成高耗低效的局面。相当一部分学生谈“文言”而色变,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本文就如何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谈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心得。  相似文献   

9.
何祥义 《学语文》2006,(5):41-41
“浑言”和“析言”是解释文言词语同义词词义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辨析该类词语的重要手段。浑言,即所谓概其略同,解释同义词词义间的一致;反之,同中求异,辨析同义词词义间的细微差异,则是析言。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文"与"言"的矛盾。如果我们能从"文"与"言"中寻找平衡点,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帮助学生积累文言字词,就能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提出:"高中教学需要注重古文化对学生的陶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品味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学生对文言语境的感知能力是在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古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拟从文言文阅读文体特点出发,紧扣文言字词,融入古文化的熏陶,从而达成"文""言"并重,进行有效地文言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楼宇 《学语文》2021,(1):84-86
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强调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的基础上,实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多维度教学内容的整合。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教学策略要通过历史情境、审美心理情境等学习情境的建构,形成思维支架,帮助学生形成文言文学习的认知图式。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教学策略要通过真实、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文言语感,在语言的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苏洁 《广西教育》2009,(20):30-30
现代的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另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文言文“言”的教学,仅发挥了它作为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作用,文言文课堂教学缺乏创新,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品出“文言之味”,提高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字字落实,句句对译”成为文言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逐字逐句串讲,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一堂课下来,学生或许字词意思弄明白了,全文内容却未弄清。课堂上重视了词法句法的文言知识,文言阅读中最重要的融会贯通被淡化。其实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仁人贤士文化的精粹,从这些语言文字材料中不仅要看到文言,还有文章,乃至文学、文化。要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作家人格气质,民族传统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情趣,提升其文化底蕴。因而文言文教学中字词落实和文章内容理解两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文”“言”结合,以“文”带“言”,以“意”率“文”,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文言文作为职高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职高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篇目量大,优选名家名篇,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字字珠玑,篇篇精当。但是,在实际学习中,文言文却成为学生的一大怕,教学中"言文分离"现象泛滥,文言文课堂寡然无味,导致职高文言文教学低效。笔者寻文言本真,觅言文魅力,架"言文"互通桥梁,打破"言文"藩篱,提高"言文"鉴赏品味,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根据这一要求,上好文言文必须处理好“文言文”和“语体文”的关系,改革文言文教学方式,既要有“言”又不能忘“文”,用学案连接课堂内外,把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自学和老师点拨结合起来,解决好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又不能把文言文学习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而要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化解读把文言语体打通,让学生自由出入古今,获得语文学习的解放,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7.
董海棠 《亚太教育》2019,(8):171-172
打造高效的文言课堂,需要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做到“文”“言”并重,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和谐统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围绕文言文学习的三维目标,主动积累文言知识,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辨析“文言文”相关概念,明确“文言”是文言文的特质,其核心是浸润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古代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将两大系统具体化为“实言”“虚言”“形言”和“序言”,从而确定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是重“文”还是重“言”,因人因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将有怎样的突破?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又如何发挥文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带着种种问题,2006年金秋时节,第八届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就“追求文与言的和谐”这一主题,在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展开研讨,共同为文言文教学之路寻找出口,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是重“文”还是重“言”,因人因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将有怎样的突破?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又如何发挥文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带着种种问题,2006年金秋时节,第八届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就“追求文与言的和谐”这一主题,在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展开研讨,共同为文言文教学之路寻找出口,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