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来,最近5年是高考命题变化最大的5年,因为自主命题的省份逐步增加;2002年以前,全国也出现过“三南”卷和上海卷,但从2002年开始,北京开始自主命题,全国就形成全国、上海、北京三套卷;到2004年,进一步扩大分省组织高考命题的范围,增加了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而全国卷也出现了4种之多,有15套作文题目;而到2005年,全国已经有16套作文题目了。这样,最近5年,总的有39个作文题目。分析这39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话题作文占了绝大多数,占33个;只有6个是命题作文,这些“返古现象”让…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分省命题的第三年,也是作文试题最多、形式最丰富的一年。18套各具特色的作文命题,如一缕春风,又吹开了作文命题的新的绿意。笔者不揣浅陋,试对作文题目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作文题目:请先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为了文题导写:这是一个半命题式的作文题目,无论横线上填什么,文题都是一个表示目的的句子,而这个目的的实现或者势必要经历一个艰辛而有趣的过程,这期间可能有过伤痛,有过犹豫,有过彷徨和矛盾;或者应该如何去做,呼吁人们怎样去做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既保持了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又有较大幅度的改革。笔者搜集了2004年全国各省市60多份中考作文试题,通过与往年作文试题的比较,发现2004年中考作文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题目类型丰富多彩,话题作文占据主流。2004年中考作文题目既有传统的全命题作文题目,又有半命题作文题目,也有材料作文,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注定了它在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仍然是一枝独秀,十分走俏,占据主流。笔者所见到的60余份试题中话题作文题目将近50个,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省市采用了话题作文形式命题。二、内容更加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   

5.
审视2009年全国中考作文题目,命题作文的比倒继续呈回升的趋势。仔细品味各地的命题作文,我们发现这些作文题目越来越新颖、灵活而且富有诗意了。如,江苏常州的作文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们了解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02年全国四十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可谓花样繁多。但主要以命题或半命题作文为主,以话题或材料作文为辅。所谓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者一部分,另外一半或者一部分需要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尤其是近两年,半命题作文受到了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跟它本身命题内容、命题形式对考生综合素养的考查,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这一命题形式,可能还会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起,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迄今已四年,作文题目引人注意。从形式上看,开放性和限制性不断调和,审题难度有起有伏。今后浙江省的作文命题将呈现“带着镣铐跳舞”的特征,更加注重文题的人文性和创新性。我们在应对策略上要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中考作文,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一贯风格,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了解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非常重要。通过对2002年全国四十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可以预见,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考硝烟刚刚散尽.笔者在第一时间里收集到120套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读着这些浸染命题者智慧与苦心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已经越来越明确的现象:规范写作的力量正在集结,反击套作的号角已经吹响。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己浮出水面。综观这19道作文题目,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些作文命题"变"与"不变"的玄机呢?一、从命题的形式上看,由三种类型作文题三分天下变为了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话题作文为辅的局面今年高考的19道作文题目,并没有跳出命题的话语体系,从命题类型上仍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形式,但比重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9年高考战场的硝烟还未散去,人们已经开始清点属于自己的胜利果实。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一名多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员,我最先想到的是要琢磨一下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盘点一下其间的得与失。在这里,我不想说这些作文题目的妙处,因为说妙处的人太多了;这些题目也是有一些精彩之处的。窃以为,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水平比之2008年整体要差。我想直说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正是“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这一优势,使它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每一年都少不了“半命题”作文题目。2000年北京中考有四个区均用“半命题”,海淀区是“我想让更”,朝阳区是“留在我心灵深处的”,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是:以《肩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由此可以看出,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延续了2005年命题的已有思路.继续抛开话题作文模式,而以命题作文形式出现。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大言说空间的题目,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各自的作文话语。尤其是题目本身无更多附加限制。更利于考生放开手脚、自由发挥,是一道不错的作文题目。笔者已连续数年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每年都有新的感受。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不乏佳作。考生的总体水平稳中有升,让阅卷教师耳目一新的靓丽之作时有出现。但是,与这种可喜变化伴随的,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和考生们注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全命题和半命题中考作文中,以“自我”为中心命题的作文题目较多,一直占主导地位,成了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语”,如2010年浙江省就有杭州市“成长路上无捷径”、义乌市“我不只是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16.
评价2009年高考作文,可以说是见仁见智,各说各话。有人说,作文题目无所谓好坏;有人说,学生有话可说就是好题;有人说,贴近生活是作文命题的进步;有人说,拒绝诗歌是一种浪漫失传的无奈……  相似文献   

17.
回望2010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真是“年年芳草绿,岁岁柳色新”。纵观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题目,命题格局稳中有变,命题内容异彩纷呈,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笔者认为今年最集中的特点是在命题内容上,更加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突出了文题的人文特征,有利于展现考生的个性和才情。下面,来具体谈谈2010年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题目,在此借用这一题目来分析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的历史试题,笔者认为是再恰当不过了。本文借用此题目有两层意思:其一,表达笔者想揭开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历史试题的庐山真面目,“握住”命题者的“手”,力图洞悉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及思路;其二,通过对试题的分析,笔者隐隐觉得命题者似乎也有一种想通过试题力图去“握住”考题背后的某只“手”!  相似文献   

19.
以201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为例,关照新课标要求、统编教材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变形设计出“限制版”“情景版”“想象版”“书信版”“思辨版”等多种题目,以研究作文命题的多种可能,追求命题的更优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分析近几年中考600字大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全命题”中考作文是最基本的命题形式。命题作文,无论作文题目的长短、深浅,熟悉或陌生,抽象或具体与否,所命的作文题目,都具有展现自我、展示个性、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的倾向,题目和要求具有互补性、暗示性、标志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