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天才 《宁夏教育》2007,(7):149-149
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途径。”父母的人格修养及其形象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许多事实证明了成功的家教不一定只取决于其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家庭成员是否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在同时教育着自己,在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如何。  相似文献   

2.
徐峰 《班主任之友》2008,(11):46-47
班主任要做好教育工作,应该时刻牢记你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相似文献   

3.
当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家长、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普遍性问题,孩子从刚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家长就编织着一个五彩的梦,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成龙成风,高水准地再现自己。但是,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呢?  相似文献   

4.
张晓 《家庭教育》2010,(1):58-59
无论是惩罚教育,还是赏识教育,其背后都暗含着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只有如实把孩子真实的表现告诉他,孩子才能认识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接纳自己。最后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大多父母教育聋孩子时,不会像教育健听孩子那样严格。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致聋是自己的原因,对孩子一味溺爱;一些家长和孩子沟通有困难,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每天只有几句简单的日常对话。在这些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认为父母奉献、自己索取乃理所当然,进而没有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手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听到自己的言行。不同的教师带出的学生各不相同,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出自一位或几位优秀教师的培育。他们在班集体建设上、学生能力培养上,可能方法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骄傲。因此,凡为人父母者,都非常注意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机会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8.
当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家长、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普遍性问题,孩子从刚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家长就编织着一个五彩的梦,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成龙成凤,高水准地再现自己。但是,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呢?一、理解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想要孩子理解父母、父母也必须首先理解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而要尊重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讲究同孩子说话的技巧,善于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同孩子谈话。现在我们许多家长碰到一起,只要一谈起孩子的事,很多家长都是牢骚满腹,说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9.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0.
做父母的,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于是就常常拿一些有名望、有地位有成就的大人物来激励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和大人物的童年去比.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大人物童年时的或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刻苦,那样聪明用心虽好,但往往由于对孩子要求过高.而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相似文献   

11.
教子三味     
佚名 《家教指南》2006,(1):62-63
一位成功的母亲——她的孩子被公认是成功的——曾说过,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首先必须变成一个孩子。我记住了。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2005,(12):52-52
很多家长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只是直接灌输自己的以往经验,代替孩子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孩子,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成人总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因此 ,他们总一意孤行地按自己的意志和方式去教育孩子,有时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样教育孩子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其实 ,成人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教育孩子。   1.要爱护、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自主性、有自我内在要求和发展潜力的个体。   2.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意愿与选择,只要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成人应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失败也不要训斥。   3.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误,…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由于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一生”。新一代的家长都受过教育,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比较认真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但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虽有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愿望,却事与愿违,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经常对自己说说心里话,因为,陪伴孩子长大的爸爸妈妈,只有了解了孩子真实的想法,才能“知己知彼”,明白怎样的教育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最有利。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不敢、不善表达自己内心的人,很难拥有真实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学习指导的5个误区张永泰笔者是一名中学校长,在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不爱学习,无论怎么管教,功课还是上不去。在这些家长看来,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孩子学习不好,只能责怪孩子。家长们,请您反思一下,下列种种教育不当...  相似文献   

17.
从劳动中产生自信主持人/雨霁挑战之三总能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知体贴父母,从想不起来主动帮助父母于家务活,没有劳动习惯。这些家长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掩藏着对自己教育观念的深刻挑战。智力第一,考分第一,这是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孩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使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子女成材已是这个家庭的首要任务和目的。但如何培养孩子,怎样教育孩子,使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有些家长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有些父母,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要,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事事听从父母安排。人家的孩子琴弹得好,父母就省吃俭用,花上万元也给自己的孩子买钢琴。强迫孩子一天花几个小时坐在钢琴前,孩子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已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礼仪教育看做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他们认为理想的楷模就是英式的绅士。但是,令我们想不到的是,美国儿童的礼仪教育始于餐桌。美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进行了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在美国,当孩子长到一定的时候,父母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1周岁至1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在进餐时,小孩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