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3家县市区域报,这些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县市区域报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王军波 《新闻传播》2009,(12):71-71
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有十分之一、约38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县市报被保留.分别并入省级或地市级党报集团。这次改革特别之处.在于政府评价媒体时首次附加了市场意识.开创了报纸因经济效益不好被停刊的先河。因此.保留后的县市报如何发展.眼下紧锣密鼓推开的新一轮报业改革也可资借鉴。作为基层采编人员.作者提出.县市报应进行差异化定位.做精做深具有独特优势的地域新闻.走区域综合性报纸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是建国以来中国报刊业最深刻的一次革命,而停办县市报,是报刊整顿中的重头戏,全国307家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县市报90%被停办符合条件最终被保留下来的40多家,县市报绝大多数是市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报纸,少数县市、报的前身因为是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县市报被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进行有偿兼并。其中,浙江省被保留的县市报最多,有16家。如何适应新形势,尽快正确定位,探索新路子,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县市区域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孙焕林 《传媒》2007,(9):35-36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浙江省保留了16家.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县市区域报不仅办报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2006年度,保留下来的16家县市区域报的广告经营额,已远远超过治理整顿前全省58家报纸的广告总额,报业经营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作为报媒体系中最底层也是力量最薄弱的单位,县市区域报的经营管理能力普遍低下,在2003年全国报刊秩序整顿后,这一软肋对其综合实力的建设、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作用日益明显。2003年作为报业发展的分水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被推向市场,丧失了财政哺乳的优势,在经营上不得不与其它媒体进行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其中一部分县市报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形成"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的县市报办报思路,两个效益并重,成为最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报纸.特别是在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后,至今已近7年,目前全国县市区域报发展总体趋势如何?面对新形势,作为县市区域报又应该如何寻求突破口?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8.
在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400多家县市区域报仅保留48家。被保留下来的《萧山日报》,于2004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并且由单纯的地方党报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县市区域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浙江萧山日报和义乌商报、广东珠江商报、江苏昆山日报,是在2003年全国范围报刊治理整顿后保留下来的4家县市报。在报业不景气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4家报纸面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成为县市报中的佼佼者。本文旨在总结这4家报纸在采编经营方面的特色,探讨县市报在市场化转型中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县市区域报全国视野追求的重要性就平面媒体而言,除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报纸外,无论省市县的媒体都只是区域性媒体,县市区域报是其中的重要一支力量。当然各级报纸的服务区域有大有小,但其区域性的属性不变。县市区域报的全国视野追求或者说表达,是一个老问题,但却有新的含义。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报纸的商品属性更加突出,因此,县市区域报首先要生存,其次要发展。要生存和发展,报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县市区域报替代县市报的第7个年头.2003年,中央对报刊进行治理整顿,作为这次整顿的重头戏,大部分县市报都从此告别了历史舞台.如今,那些凭借实力被保留下来的报纸活得如何?他们选择了怎样的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12.
胡滨 《新闻实践》2008,(7):52-53
近年来,义乌商报紧扣当地社会、经济工作中心,运用差异性定位妥善处理好报纸兼有的党报、商报和都市报三种特性,不断强化报纸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千家万户,报纸质量、报纸发行和报纸经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目前报纸发行量、广告总额及完成利润三项可比指标,均居全国县市区域报前列。  相似文献   

13.
姜新 《青年记者》2010,(4):51-52
随着中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全国大市场风生水起,有的依靠产业集群,把市场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200多家县市报被取消刊号而停办,38家保留下来的报纸开始由“党报”向“党报和市场报”转型。他们中有的开始把触角伸向有产业集群的大市场,创办了全国大市场类周刊。  相似文献   

14.
县市区域报有着自身“地域接近性”的优势,它最接近本土基层读者。当本地读者每天面对一大堆报纸的时候,往往最先阅读的就是自己县市的报纸。因此,县市区域报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关注本地人、本地事。  相似文献   

15.
县市区域报的前身是县市区党报,只不过前者比后者数量更少、更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终结了四级办党报的时代,全国保留的县市区报都退出党报系列,作为综合类服务性区域报纸走向市场,由省市报业集团或报社主管主办①。这是治理报刊散滥,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重  相似文献   

16.
万春梅 《传媒》1999,(2):23-23
多种经营报于1998年8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它是全国惟一一张多种经营类报纸。为办好这张报纸,报社尝试把市场原则引入内部管理。 ——以竞争机制选人用人。多种经营报所有工作人员实行的都是年度聘任制,即主办单位——江城日报社聘任多种经营报的总编、副总编、总编、副总编聘任其  相似文献   

17.
按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如何加快建立县市区域报报业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引导城乡居民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新观念?本文以萧山日报报业经营为例,探讨实行公司制的可操作性.继2003年我国报刊整顿以后,保留下来的48家县市区域报大都实力比较雄厚,近几年报纸广告收入快速增长,多元产业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8.
县市区域报前身是县市区党报,2003年全国报业整改后,性质发生了变化,之前是作为党的机关报存在,现在则变为综合性区域报纸。县市区域报是按照特定行政区域划分,限制在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全国大市场风生水起,有的依靠产业集群,把市场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200多家县市报被取消刊号而停办,38家保留下来的报纸开始由"党报"向"党报和市场报"转型.他们中有的开始把触角伸向有产业集群的大市场,创办了全国大市场类周刊.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传统媒体面临挑战、唱衰报纸论调甚嚣尘上的时代,然而就是在这样~个大型党报、都市报都备受“寒冬”困扰的大气候中,县市区域报《靖江日报》却实现了“十年连增、五年翻两番”的骄人业绩,跻身全国县市报的第一方阵,并荣获2013年首届全国县市区域报“最具实力媒体奖”。这些年来,“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巾帼示范岗”、“全国县市十佳新闻网站”等国家级荣誉也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