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余夕雯 《文化交流》2014,(11):44-46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是一座有着"北美小巴黎"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秋天,正是满目红枫叶的季节,10月2日,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枫墨缘"师生书画邀请展在加拿大魁北克孔子学院亮相。展览一共由60幅国画、50件书法作品组成,国画参展作品包括吴山明、尉晓榕、张谷曼、舒传曦、何加林、卢坤峰等知名画家的人物、山水、花鸟画。展览开幕式由道森学院院长、魁北克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Richard Filion主持,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教育参赞翟建军为展览致贺词。  相似文献   

2.
爱德华·柯蒂斯(Edward Sheriff Curtis,1868年2月16日-1952年10月2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农场,那时刚刚结束了南北战争,也刚好是美国政府屠杀印第安人的最高峰。杀红了眼的美国人肯定没有想到,在一百多年后他们竟会在全世界人民面前道貌岸然地提倡“人道主义”,完全忘记了他们几乎杀光了北美野牛,几乎灭绝了印第安人,让北美洲这片本是富饶、美丽的沃土上,布满了鲜血与白骨。  相似文献   

3.
正来自世界"红枫之国"的艺术之花绽放在杭州西子湖畔。2016年10月21至30日,加拿大魁北克的著名艺术家Joanne Gauthier(乔安·戈婕)在杭州恒庐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关于"花"和"鸟"的展览。2014年11月,加拿大总理哈珀访华期间,中加两国宣布2015至2016年为中加文化交流年。这是中加两国关系史上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之旅最让我赏心悦目、留连忘返的是:碧草召唤茵的绿地、色彩绚丽的枫林和随处可见、惹人喜爱的松鼠。当你面对散布在加拿大各个城市马路两侧、房前屋后那大片的或小块的数不清的草坪,就不能不由衷称赞这真是名不虚传的“草坪上的加拿大”了。我喜欢在草坪上徜徉。清晨或傍晚,我踏遍了住宅周围的每一块草坪。我还带上地图,乘坐地铁,如痴如醉地去寻找蒙特利尔各个角落的草坪。每有新的发现,回家后总要情不自禁地向家人诉说自己的喜悦。我成了绿色的追逐者、十足的草坪迷。每到一处草坪,我就恋恋不舍,往往会安逸地躺在柔软的草坪上,凝视…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5-2016年是中加文化年,这是我国在北美举办的第一个全年性质的文化年。为推进中加人文交流、深化互信,2016年3月23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与加拿大驻华使馆联合主办了"文化对话,以书为媒:中加文化年读书会"。加拿大驻华公使杜欣丽(Cindy Termorshuizen),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英语学院院长张剑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加拿大研究中心王文丽老师主持。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简介庞特佑是法国的"特色小城镇"之一,位于法国布列坦尼地区西部,是一个沿海和沿河的城镇。总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为1260人。其最早起源于城镇上游2公里Trieux河右岸的  相似文献   

7.
<正>城镇简介迪南是布列塔尼地区北滨海省的一个老城,是法国"历史艺术城市"之一,有居民大约11000人。市内古城堡占地30公顷,城墙基本完好,城内保存有许多13~14世纪的"半构式"(露明木骨架结构)建筑,它们与铺着鹅卵石的街道、教堂、城墙共同  相似文献   

8.
走进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但她却是一个高度明、发达、富裕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国家,她,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她获此殊荣,确实受之无愧,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9.
《文化博览》2006,(12):74-75
"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众神之家",这座"众神之家"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0公里处,地处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谷之间,面积20多平方公里,它是古印第安托尔泰克人的宗教圣地和经济中心.公元1年至150年之间,托尔泰克人在这里建造了拥有五万人的城市.公元450年在城市的全盛时期,人口多达20万.此时特奥蒂瓦坎兴建了大量宏伟的建筑,成为当时中美洲的第一大城市.  相似文献   

10.
日月耀古城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北40公里处,有一座传说中创造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古城——特奥蒂瓦坎。“特奥蒂瓦坎”是当地印第安人赋予它的名字,意思是“诸神之都”。公元1年至150年之间,古代印第安人在这里建造了拥有5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美洲第一座城市。公元450年,城市发展到全盛时期,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城中兴建了大量的神坛和宫殿,其中包括著名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构成了一组规模巨大的建筑群。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是一个人口稀少,风景秀丽的国家。我们有幸在此工作和生活了近两年。刚去不久,就听朋友讲,魁北克省有个半岛,名叫加斯佩,濒临大西洋,那里有20多条三鱼回游产卵的河流,堪称“三鱼之乡”。但它远离城市,交通极为不便,就是真正的加拿大人也很少饱此眼福。去年夏天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我们夫妻二人怀着探险般的心情,自己开车向三鱼之乡的方向驾去……  相似文献   

12.
栗子 《文化交流》2013,(9):22-24
将民族音乐品牌推向世界,是每一个民乐人的梦想。7月13日,浙江歌舞剧院"彩蝶女乐"首访加拿大,承演了"枫华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式。作为浙江省的优秀民乐演出团队,她们通过对江南丝竹的精湛演绎,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当地时间7月13日,2013枫华国际艺  相似文献   

13.
谢芳 《文化博览》2006,(11):34-35
我家门前有条大河——被德国人称为"父亲河"的莱茵河。沿着莱茵河北上3公里,便来到了波恩市。当初将波恩定为联邦德国临时首都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小镇。莱茵河的这一段河面上没有桥,居民若想到对岸去,只能依靠轮渡。波恩就要变成首都和国际化都市了,靠船摆渡的历史显然应该结束,于是,河两岸几个村镇的头头脑脑们开会,探讨建设一座现代化公路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可能性最终落实到造桥经费怎样分摊的问题上。既然桥对两岸的居民都有利,两岸的村镇就签了协议,约定平摊造桥费用。不到一年,桥已经修到中间,再干一气便可以合拢了。桥那边的居民忽然觉得自己不该承担那么多费用,不打算再干了。桥这边的居民闻讯很愤怒:商量好的事情,怎么能出尔反尔?可是桥还得修啊!桥这边的居民咬咬牙,筹集了本该由桥那边的居民承担的费  相似文献   

14.
三清山作为2008年中国惟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山岳名胜,即将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通过.上饶市抓住这一契机,在6月末邀请全国30位作家共赴"天下三清山,世界共分享"笔会,为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造势.身为江西老表,我对神州最美五大峰林之一的三清山情有独钟,接到邀请函便欣然赴会.这是平生第五次登临"天下第一仙山,世上无双福地".……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的华人目前已超过百万,占了加拿大总人口的三十分之一,成了除本地白人之外的最大族群。同时,华人移民每年仍然以三至四万人的规模不断移人。其中多数来自大陆,大部分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具有高等学历,属于技术移民。加拿大生育率很低,人口老化严重,他们欢迎移民给他们增添劳动生力军。然而,华人新移民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只有小部分人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成为白领,相当多的人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的一般工作。原因何在呢?按照加拿大的要求,华人移民要过三道关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第一道关是英语口语能力关。技术移民一般都有相当的英语基础,但国内的英语教学对听说能力培养不够,哑  相似文献   

16.
正34年的教师生涯,他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留在了桐乡,留给了茅盾中学中加班的学生。8年的桐乡生活,他把学校当作家,每一个学生都是他最亲爱的孩子。他说,桐乡这座城市,温暖安逸。这里就是我的家。他就是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中加国际高中部的外教欧斯保罗·凡·欧斯顿(Paulus Van Oosten)。荣获"西湖友谊奖",他当之无愧1953年11月5日,欧斯顿出生于荷兰,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专业,拥有加拿大BC省专业教师资格证,在加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对印第安族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长篇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进行了翻译。在这部小说中,白人文化的翻译试图把印第安文化变为附属文化,另一方面,作品主人公也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反抗,使得印第安文化也能从主流语言中进行翻译,发出边缘文化的响应,从而构建了新时代的印第安人形象。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崛起、殖民视域下的翻译理论、作品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翻译的解构探究,进而论述从印第安作品翻译中得到的启示以及对印第安作品翻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重阳节,浙江省宁海县的梅林街道河洪村热闹非凡。河洪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落,背靠大山,一条小溪静静地从村旁流淌,更叫人羡慕的是河洪村就依偎在中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的宁海天明山南溪温泉旁边。2015年10月,河洪村被评为宁波市首批"长寿村",村里总人口1440多人,60岁以上老人有300多位,80岁以上老人有70多位。村里还曾经出过一位宁波市最长寿的老人——112岁的朱土花。  相似文献   

19.
孟买位于印度西部,濒临阿拉伯海,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全国工商、金融中心,也是西部铁路、航空枢纽,同时也是一个天然良港,被称为印度的"西部门户"。孟买曾受到葡萄牙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孟买因电影产业发达而被称为"宝来坞"。"孟买"一词来源于葡萄牙文"博姆·巴伊阿",意为"美丽的海湾"。孟买原为一个小渔村,是由7个岛屿组成。英国人通过填海把七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中国对外出版集团北美考察团一行8人,本着“了解当前北美书刊业出版发行情况,改进外文局书刊对外宣传工作”的精神,于1994年7月14日至8月1日,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在19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美国最大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