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扬州“吴氏家族”自吴引孙、吴筠孙起,诗书传家,尤其是“吴氏四杰”(吴白匋、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在近现代中国科学史、人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迹.“吴氏家族”档案是近年来扬州市档案馆致力于名人档案征集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截至2018年1月,已征集有“吴氏家族”珍贵档案1438件,从“吴道台宅第”的两位主人吴引孙、吴筠孙兄弟开始,涵盖吴家四代人.  相似文献   

2.
面向传统家谱档案中的先贤人物,主张通过历史人文解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家族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转变传统家谱档案为立体的多维度资源。以浙江省仙居县高迁村的《吴氏西宅宗谱》作为研究素材,借助本体技术构建吴氏家谱本体,以求揭示当前传统家谱研究的数字化转向趋势,并提出了传统家谱档案可视化研究在"新乡贤建设"与"家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月5日,扬州市档案馆派员专程赴南京李伟家中,联系吴氏家族档案资料征集工作。李伟是扬州吴道台后人吴征鉴的长子,原任南京市国家安全局局长,其父吴征鉴(已故)与吴白匋、吴征镒、吴征恺称为"吴氏  相似文献   

4.
自吴瞻东渡入朝鲜半岛及其子孙世代定居于斯之后,不仅填补了韩国没有吴氏本贯的空白,而且韩国吴氏后裔高度重视族谱修订,这些留存至今的族谱一方面记载了家族历史,另一方面更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韩国社会史、家族史、中韩交流史等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5.
吴嘉谟作为晚明科举士子中的一员,纂刻《孔圣家语图》不仅具有个人特殊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普适性,充分反映了晚明的社会文化风气。《家语图》初刻于万历十七年,后经吴氏增改,通行本方才付梓。在尊孔重儒、明黜异学的时代背景下,吴氏出于自觉的卫道精神及其欲借刻书以图仕进的私人因素,纂刻《家语图》便在情理之中,这对认识明代大量刊刻儒书的现象不无启发。《家语图》并非吴氏所标榜的“图按圣迹之遗,文仍王本之旧”,实乃吴氏拼凑而成,由此可窥探晚明刻书伪窃之风。是书刊成后,多有衍生本出现,并一直流行至今。一方面与世人轻信吴氏之言有关,更为重要的是此书具有一定的文献、艺术与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家族档案是档案的一部分,是社会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名门世家都有家族档案。西方名门家族的兴盛及其在世界范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皆源于他们世代相传的家族文化传承。其文化传承主要表现为拼搏、团结、勤奋的家族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这对世人起到了与家族人同样的惊醒作用和启示作用。研究和整合碎片化的西方家族档案,实现它们的文化价值,传承优秀家族文化,从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一个历代相承的累积过程之后,至明末清初,麻溪姚氏已成为桐城一地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族,呈现出繁荣的文化面貌.麻溪姚氏家族文化的兴盛与家风、家学、教育等内在家族因素密不可分.诗歌作为姚氏最为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在明末清初的龙眠诗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桐城诗歌发展关系密切.姚氏家族文化及其诗学贡献的梳理,对于解读明清家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首都图书馆所藏"绥中吴氏藏书"的概况,并通过对吴氏赠书内容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吴氏赠书的特点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初著名学者吴任臣治学广泛,著述等身,但其作品大多亡佚。由于吴氏生平资料稀缺,学界对其学术经历与治学思想的认识并不深入。今据吴氏存世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其著述情况及学术生涯略作考论。  相似文献   

10.
清雍正乾隆年间,天津查氏家族盛极一时,其于沽上建水西庄延揽南北往来文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其中的文献活动以文化世家雄厚的财力和深厚的底蕴为依托,围绕文献收藏、书籍刊刻和文献利用展开。这些活动不仅与家族文化紧密联系,承担着家族文脉传承的责任,还与水西庄各类文化活动互为支撑,共同促进水西庄文化的兴盛,从而突出水西庄的文坛地位,并带动津门地域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张勇风 《文化遗产》2010,(4):44-53,91
作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活跃于各神庙剧场和家族红白喜事中,与广大民众的生活休戚相关。家族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族禁忌是维系家族利益、增强家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家族禁忌是戏曲与家族禁忌相碰撞必然出现的结果。家族文化业已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戏曲家族禁忌则很少有人论及,本文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城禁演《铡美案》谈起,通过对这一个案出现的原因、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在对中国戏曲家族禁忌这一民俗现象所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其与国家权力相结合所出现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民俗现象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以期对中国戏曲民间处境和禁忌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3,(Z4):122-123
<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过一句话"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本文以国内外文化建设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家族性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构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家族性民营企业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延长企业的寿命。一、家族性民营企业的定义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把家族性企业定义为: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握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  相似文献   

13.
吴嵩粱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诗坛名家,时有“诗佛”之誉。吴氏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与一些论诗诗中。吴氏的诗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注重诗家人品才气和创作论——注重学诗门径与诗歌之正,对清代诗歌与清代诗学研究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全佑,杨露禅得意弟子,当之无愧的吴氏太极拳的开创者。他所开创的吴氏太极拳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本文具体谈及的就是吴全佑对中国武术的贡献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留戈  赵杨 《兰台世界》2013,(27):153-154
韩国吴氏广修族谱,其中以罗州、海州等地的族人居多,修谱原因常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相吻合,修谱的形式以碑谱、墙壁谱和印刷物族谱等形式居多,修谱的原则以明确"同姓不婚"和"非吴氏的血亲和姻亲皆可入谱"为其特色。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南人文鼎盛,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圈,也滋生、集聚了众多的文化家族,钱塘梁氏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世家,本文主要梳理梁氏家族由簪缨贵族到读书门户的家学发展过程,并探析其家族文化之转型,以期通过家族文化传承的考察,对研究清代学术文化生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明清海宁查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文学和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藏书在查氏家族向文化型家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家族家学的传承和家族人才的辈出。海宁查氏家族藏书有着显著的特点,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正>秋去冬来,在2017年的岁末,《文化与传播》又和各位读者见面了。本期向各位推荐的文章有湖南城市大学王泉教授的论文《女性视角中的家族故事与历史镜像——论小说海神家族》,文章通过分析台湾女作家陈玉慧的长篇小说《海神家族》,认为该小说借家族故事书写民族历史,以鲜明的女性视角审视了社会变迁中的女性命运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该小说在突出女性写作立场的同时,将个人与家族历史与现实糅合在一起,文本让历史  相似文献   

19.
朱春巧 《兰台世界》2012,(20):82-83
客家山歌是我国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山歌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客家文化紧密相关的,客家族的产生与迁徙是客家山歌产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各阶层纷纷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吴经熊受命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副委员长,个人主持起草《吴氏宪草》,尽管国民党政府没有完全采纳其主张,但是《吴氏宪草》对宪政、民主制度的积极探索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