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理诚老师的教学案例<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我在澳门教<两小儿辩日>>(<中学语文教学>2005.8),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其教学的触角探向了"语言教学"这一崭新的文言文课程内容.执教者紧扣"古代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的汉语言特点,从语言现象、语言运用实际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母语中走了一趟,真真切切地了解了汉语言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群 《职教论坛》2003,(16):43-4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分析。只有扎扎实实地“咬文嚼字”(语言训练),才能实实在在地“含英咀华”(文学鉴赏),因此在职高文言文教学中重视语言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举例谈谈。1.语音是文言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渗透一些音韵知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如杜牧的名篇《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学生学习后提出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不太顺口:第一句韵脚“斜”(xié),第二句韵脚“家”(jiā),第四句韵…  相似文献   

3.
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至关重要,而语感的培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的。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在语言环境上相对处于劣势,因为,现代汉语的学习有语言“习得”作为基础并相伴而行,而文言文的学习却不可能有习得的过程。这便是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弱语境”问题,也是文言文教学上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使文言文的“弱语境”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多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文言文,自然都是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4.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语文学科语言沟通、语言交流、汉语言知识传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良好“契机”,实现了高中语文学科知识连贯、整体、系统的“输出”,让学生更能将语言知识、语文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本文就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创新价值作为切入点,概述了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现行文言文教学往往夸大了“浅易”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忽视了两者之间的传承性;同时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总以为如果教师不讲,即便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也是不懂或不全懂的。所以教学中力求“落实”,即“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而忽视成套语言的积累,最终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仅仅停留在“懂”的层面上,而不能上升到增强学生语言功底、文化功底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语言修养、加强人文精神熏陶了。  相似文献   

6.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文与言之争。不管怎样讲,字词句的正确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现在没有古人的语言环境,“熟”如何把握,“晓”的程度如何控制,学生能否把“晓”(自己的理解)规范、清楚地表达出来,都离不开语言知识的讲授。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既可以科学高效地讲授语言知识,又避免让学生产生枯坐听书、索然无味的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为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文言阅读能力和文言语感是基本途径,为更好地突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因素,应通过诵读、比较两种手段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学习属于当之无愧的"难中难",语文教师要强化教学研究,针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文言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引导感悟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精华,在文言文的学习研究中充分领略其魅力,轻松、快乐地学习文言文。一、以生动的导语带入文言文学习之中文言文学习具有较大的难度,教师应当以生动的语言进行导入,从教学伊始就紧扣住学生的心扉,为文言文教学课堂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笔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导  相似文献   

9.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能力要求。但是由于年代不同、观念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他们即使是死记硬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于理解领悟高度浓缩的文言文语言。因此,文言文一直被学生误解为枯燥无味的“大石头”。而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更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烦和恐惧。因此,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必须大刀阔斧、适宜学情地创新文言文教学。让新课改的春风也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10.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语言上的障碍主要是语音、语法、词语三个方面的障碍。词语联系人们的生活最紧密,因而变化也最显著。掌握文言文常用词,始终是文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历来,文言文常用词的教学,以“字字落实”为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字字落实”演变为僵化的串讲模式,在串讲中,将词孤立成一个个具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畸形的现状,即只注重词句解释,而完全忽视文言文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点。由于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和目标取向上的偏差,加上考试的误导,文言文课堂往往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正确审视中学文言文的价值,准确定位文言文教学内容,使文言文教学少一些匠人气息,多一些对文言经典语言文化内涵的领悟。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的文言文选编起步早,篇目多。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韵味,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这样,能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规律,爱上阅读文言文,自觉传承我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3.
钱梦龙老师早在1997年就曾撰文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无‘文’。”教师过分地强调“言”的教授,忽视了“文”的存在,“好端端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硬被肢解成教师讲解古汉语知识的一堆语言材料”(张雨仁语)。自新课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后,文言文教学则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即有“文”而无“言”。教师表现出来的是过多地注重“人文性”,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的教学混为一谈,忽视了这两者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本身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文言文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字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改的“玉门关”。一成不变的“字字落实”的教学模式,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刻板自闭的境地。“字字落实”教学方法的初衷是通过对文言词语的咀嚼,让学生更加扎实地理解古代汉语言。如果说,在初中阶段,切实落实字词教学有夯实基础的作用;那么,到高中阶段,单一的“字字落实”的教法就不合时宜了。  相似文献   

16.
一、文言文字词教学的误区文言文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它不同于现代文,有自身的字词特点、句式特点;又与现代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现代文的前身与基础。因而,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最有力的依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周文芝 《学语文》2013,(3):32-33
文言佳作是人们习得语言的宝库,可文言文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人们为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也做了一些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发展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对文言文往往采取“熟读———逐字逐句翻译———背诵”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违背素质教育的规律,而且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积极性差,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语文教研组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积极学习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文言文教学的新尝试,采用“四读法”教学文言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仿读摇仿读是基础。“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但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白话…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拉丁文是欧洲文化人的一个标志,那么,文言文则是中国文化人的标志.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东亚文化人的标志。文言文教学是中国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文言难学,特别是初中生,几乎有一半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或有畏惧感。这给教学带来了较大障碍。文言文是汉语的一种书面语,它的许多基本词汇及基本语法特点.至今仍然支撑着现代汉语的大厦。因此,它不是“僵死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从当前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来看,为了应对各类考试,大部分教师似乎重“言”胜过重“文”,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地重视对“文言知识”的讲授和总结,甚至有些文言文教学从未涉及到文本的细部,笼统地理解一下文章的意思就算是把一篇文章教完了。文本的教学价值千差万别,如果都按照翻译——串讲——总结这样的模式,那么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低效化,所以要充分释放出文言文本的教学价值,就要立足于对文言文的语言的品析与鉴赏,在字里行间品读出文言文的言语意味,形成对文言文的独特的语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