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6,(8A):68-79
读书能使人了解世界的浩瀚辽阔、人心的幽深博大,也能使人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却恰如浩瀚国学之海里的奇珍酽茗,愈久弥香。从古至今,研究、解读它们的大家文章绵绵不绝。近来,时尚现代的另类解读也层出不穷。这里,我们推荐给读者主要的解读文章,在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视野中的转换中,品出四大名著的新滋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周倩 《学语文》2004,(6):44-44
苟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可算独树一帜。它既不像《庄子》那样玄之又玄,诡谲浪漫;又不像《论语》寥寥数语,微言大义;也不像《孟子》雄辩磅礴,浩荡大气。《苟子》是严谨的、踏实的,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苦口婆心向人讲授道理。  相似文献   

3.
我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从《三味书屋》到《藤野先生》再到现在的《药》,算算大概也有五六个年头了。以前年纪还太小,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韵味,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说,说当时社会的黑暗,说人性的丑恶。可是,现在自己也真的能够明白那是一个多么黑暗的社会,心中有恨,恨民众的麻木,很人性的冷漠,更恨自己没有生在当时,也同样为医国医民奉献热血与青春。  相似文献   

4.
刘旭梅 《中文自修》2005,(11):51-51
描述自己的居所,是古文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在这方面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王禹偶的《黄冈竹楼记》也属于这一类的作品,欣赏这样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读了《山东教育》2007年3月第8期南风华老师的文章《严而有道》有感,也想说说“严而有道”。  相似文献   

6.
明初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里曾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这个评论,历来为《西厢记》研究者所首肯。曹雪芹也在《红楼梦》第23回里通过描写宝、黛看《西厢记》,形象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西厢记》的文采动人之情景:“宝玉道:‘……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  相似文献   

7.
姜凤茹 《辅导员》2011,(24):60-60
本文主要就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的诗歌单元.谈一下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感悟。第二单元选人了《诗经》中的《氓》《采薇》和屈原的《离骚》等,对于语文功底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文章.有很大难度。第j单元选人了《兰亭集序》《赤壁赋》并要求全篇背诵.对于语感比较差的学生来讲.朗读、背诵也存在困难。所以.我常和同学们说:如果背诵这一关你过了.就会一路好走了。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我频繁地走进别人的课堂,在《故都的秋》里欣赏到了一组组老北京四合院的照片,在姜夔的《扬州慢》里欣赏到了古旧的扬州,也欣赏到了灯火辉煌、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扬州,在《我与地坛》里看到了轮椅转动在公园里的照片,在《赤壁赋》里也看到了一组组长江泛舟的照片。这些课堂让我感觉到: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篇精美的文章都已经图像化了,语文课堂里的想像空间彻底失守了,已经淹没在花花绿绿、五花八门的图片之下,真正的语文教学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杨书平 《现代语文》2006,(12):13-13
《咬文嚼字》2005年第8期第14页有篇文章名为《“抢婚”抢错了对象》,指出《齐鲁晚报》上的文章《妻子提出离婚,丈夫执意不从法庭上上演“抢婚”闹剧》中“抢婚”一词用得不准确。事情是这样的:《齐鲁晚报》某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妻子提出离婚,丈夫执意不从法庭上上演“抢婚”闹剧》的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一四川女子和一山东夏津男子结婚后,关系一直不和,女方就借回娘家探亲之机一去不回。后来女方回到夏津,向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男方召集了10多名亲戚朋友赶至法庭表示拒绝离婚,并强行将女方带回家中。《咬文嚼字》上的文章《“抢婚”抢错了对象》认为《晚报》上的这篇文章中“抢婚”一词用得不准确,并追根溯源地指出抢婚应该是在没有成婚的情况下,通过“抢劫”的方式逼迫女子成婚。  相似文献   

10.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1.
《文章精义》是一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散文理论著作,但《文章精义》也遗藏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作者的名字和生平。本文考证,此书的作者并非习称的宋代李笙,而是元代李淦:进而追寻世称《文章精义》二卷,今只见一卷,另一卷的下落何在。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寮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对于这样的文章,如果能指导学生多朗读,会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相似文献   

13.
《中文自修》2005,(11):42-43
近两年来,《中文自修》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多次被《读者》等知名文学杂志转载,很多教师和学生也都对我们的杂志情有独钟。下面,我们刊出其中的部分内容以示感谢,也作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陈晓明 《学子》2004,(11):54-55
在十月份的《读书》杂志上,陈晓明评论电影《十面埋伏》的文章——《张艺谋的还童术》,十分引人注目。这篇由北大博导所写的文章,引来的是不少网友毫不留情的批评,许多人质疑他这篇力捧《十面埋伏》的影评,甚至还有质疑“《读书》这样有品位的杂志为何会登这种文章”的。我们无意于对《十面埋伏》这部影片再做评论,然而,  相似文献   

15.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可以列出一大串:《太阳》《新型玻璃》《航天飞机》《恐龙》……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能力等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燕 《现代语文》2007,(8):86-86
高中语文第二册(鲁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西江月》二词的解释是:“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教师用书》上也说“应当从正面理解贾宗玉的叛逆性格。”对此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西江月》二词是贾宝玉的真实写照。别的且不论,“愚顽怕读文章”确是事实。综观《红楼梦》一书,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就表现内容而言,《诗经》中《风》、《雅》部分明显不同:《风》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感性生活,而《雅》则集中表现了外在的社会生活;就呈现形式而言,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雅》更注重理性、详尽地阐发观点,能更灵活地运用起兴手法,更少使用语气词与复沓;就作者而言,《风》、《雅》之作者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也大致不同。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就表现内容而言,《诗经》中《风》、《雅》部分明显不同:《风》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感性生活,而《雅》则集中表现了外在的社会生活;就呈现形式而言,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雅》更注重理性、详尽地阐发观点,能更灵活地运用起兴手法,更少使用语气词与复沓;就作者而言,《风》、《雅》之作者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也大致不同。  相似文献   

19.
何满子先生的《剃光头发微》新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文章不错.耐咀嚼。我以为其有“微”可发之处,不在《教师教学用书》之所谓“选材立意大中见小.因小见大”、“道古论今,纵横联系”,也不在于《教案》之所谓“巧妙的铺垫、精巧的构思”——这些空泛的所谓“鉴赏说明”,不独《剃光头发微》专有,也不唯何先生杂  相似文献   

20.
在写作中,创造性的想象极为重要,想象的翅膀张得越大,文章就越有光彩;没有想象,那就什么也写不出来。我们读古代的神话,寓言,看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些篇章,谁能不为那些奇特的想象着迷呢?我们读安徒生的童话,看到《卖火柴的女孩》《皇帝的新装》这些篇章谁不为其中蕴涵的深刻思想倾倒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