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文体学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语篇受制于情景语境。因而对于新闻语篇文体特征的研究要从情景语境的角度出发,区分前景化与非前景化的语言结构,系统讨论语法、词汇、语义和形式四方面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以功能文体学理论为指导,从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的角度,对上海世博展馆英文简介进行文体分析;并探讨了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对语篇语言选择和语言表现形式等文体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敏 《现代语文》2010,(2):19-22
本文以功能文体学理论为基础,以威廉姆·布莱克的《老虎》一诗为例,利用功能文体学理论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有动因的突出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层分析,旨在发现这首诗的文体特征如何服务于主题表达。  相似文献   

4.
依据功能文体学理论,以商务活动中所涉及的典型法语文本为例,对商务法语进行文体分析和解读,归纳出商务法语语域的六大文体特征:客观性、准确性、专业性、实效性、礼貌性和规范性。并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角度解释这些文体特征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佘梦瑶 《中学生英语》2013,(10):121-122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这种语言转化成目标语言不是生硬的,而应该结合一定的情景语境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过程中要达到的"功能对等"。本文将从情景语境谈起,通过对廖美珍教授翻译的杰克·伦敦小说《在亚当之前》的原文和译文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围绕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来探讨该译作是如何实现功能对等的。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体理论,即功能文体理论认为,文体是功能,是“有动因的突出”。各种文体只有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社会效应;文体由人们的社会活动目的决定,不同的社会活动目的产生不同的文体。功能文体学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得到充分关注,但还需要加强适合我国语言习惯的通俗阐释,特别要结合现实情况,研究好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合同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将在功能文体学的视域下,来研究和分析商务英语合同的文体特征,以进一步指导商务英语合同的撰写与翻译。  相似文献   

8.
法律文本作为非文学文本中的一种,文体特征明显;历来非文学文本与文学文本跟非文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样界限明显,而《翻译综合法》一书则认为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区别不是单纯的两元对立,而是对表达范式的一种逐渐的偏离,如果依靠《翻译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将法律文本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同样进行"自下而上"的研究,同时借助文体学下的认知文体学和功能文体学的理论观点,即文体能够产生的认知效果和功能,对法律文本进行翻译批评和翻译质量评估,有助于明晰中英文法律文本在文体上的异同,同时也从非文学文本的翻译实践中,探讨现代文体学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概述了《论语》翻译中的问题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渊源的基础上介绍了语境理论,以语境理论为指导,围绕情景语境中的三要素(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对《论语》所反映的情景语境进行了宏观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教学情景语境为《论语》的基本情景语境的结论,进而通过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将教学情景语境应用于《论语》语篇翻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文体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展示语体的文体特征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法律文件语篇的元功能、语境及其组成成分的分析,展示了语篇中语义层的三个元功能与语境的三个要素的密切关系以及法律文件这种正式语体在数量和频率上突出的文体特征,表明了语体的文体特征来自于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功能和语境的网络系统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