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6
以“清水芙蓉·铁线画魂”为题的潘玉良女体主题特展在苏州举办,这是潘玉良用其一生巩固、创造、传播她所发现的美丽;是经时代洗礼和锤炼,潘玉良以其精神品质和艺术才华所铸就,拥有中国女艺术家新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是潘玉良的“画魂”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今白俄罗斯斯摩棱斯克近郊有一处历史艺术文物保护地塔拉什金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原是一个豪华的大庄园,其主人是一位公爵夫人,名叫玛丽娅·杰尼舍娃。这是一位对俄罗斯文化艺术卓有贡献的杰出人物。然而她却名不见经传,连其准确的出生年月、生父何人也无从查证。仅知道她当姑娘时的全名是玛丽娅·冯·杰逊,而杰逊是其继父的姓。她曾就读于一所优秀的私立中学,毕业后因急于摆脱家庭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阳春4月,红墙映衬下的玉兰花洁白素雅,与嫣红的桃花装点着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城。至此盛春,名为《她的彩色空间·国际女艺术家联展Ⅷ——北京2008》的活动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届时,来自17个国家的146位女艺术家携带其最新创作汇聚京城,以其不同视角创作的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作品,表达她们共同的对和平的渴望,诠释该展“和平之梦”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1842年,夏绿蒂·勃朗特在26岁之时离开英国前往布鲁塞尔求学。从年龄上而言,尽管勃朗特已经成年,但是在情感上,由于尚未有过真正的恋爱经验,所以她依然是个懵懂少女。勃朗特和外界男性交往的经验是非常有限的;在家中,她所交往的只是自己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教区的牧师,也是一位早年丧偶的鳏夫,还有自己的弟弟——虽然年幼之时颇具艺术潜能,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2012,(8):62-F0004
伊莫金·坎宁安(1883—1976),来自美国俄勒冈州,1901年开始摄影,曾师从美国早期摄影大师爱德华·寇蒂兹学习摄影,在德国留学期间又给奥古斯特·桑德做过助手,完整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丰富的艺术实践,铸就了她严谨的摄影态度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师承两位泰斗级人像摄影大师,让伊奠金·坎宁安在人像摄影方面颇有成就,她是美国西海岸现代摄影的先驱,F64团体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热贡艺术:青藏一枝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她融宗教艺术的神圣肃穆、民间艺术的纯朴自然与同仁地方特色于一炉,绽放于青藏雪域并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7.
玛丽亚·布兰查德(1881-1932)是20世纪初西班牙前卫主义大师之一,她与毕加索、加加罗、里维拉、格里斯、里普希茨和洛特等艺术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与其中几位大师有过合作、但是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布兰查德没有获得与其艺术成就相称的平等认同。在她逝世80周年之际,为纪念其卓越成就并唤醒后人重视,西班牙马德里苏菲亚王后国立艺术中心和Botin基金会于2012年10月16日至2013年2月25日共同举办了“玛丽亚·布兰查德回顾展”。  相似文献   

8.
著名艺术大师李青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既有跃上巅峰的风光无限,也有跌入谷底的悲惨磨难,93岁的老人阅尽人间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终于大彻大悟了。而她对于人生与艺术的深刻感悟,大多集中于《李青萍画集·自述》之中。正是从《李青萍画集·自述》中,我们可以更深地了解和理解李青萍的人生经历、艺术理想和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就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言,无外乎具象、印象、抽象等三种。其中,抽象是绘画形象大幅偏离自然对象并重新拼合其外观的艺术;换言之,抽象不是再现,也不是印象,是通过物象的大幅简化、拼凑、重构分解及强烈的色彩,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抽象艺术完全独立于自然之外,是对模拟自然传统的反叛。抽象艺术也是艺术发展的结果,这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08,(3):28-29
蔡国强的艺术真正被国际肯定始于1991年初,而他的艺术表现并非传统的笔墨,取而代之的是远古中国发明的火药,作为其艺术创作的媒介。蔡国强在其作品中极力表达的是东方的哲学与精神及宇宙、大自然的力量。他对艺术的探索,始于1985年未往日本之前。  相似文献   

11.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有两个赫赫有名的赫本:一个是奥黛丽·赫本,另一个叫凯瑟琳·赫本。1993年1月20日,以端庄、典雅闻名于世界影坛的奥黛丽·赫本因癌症辞世。10年后的2003年6月29日,以反叛、坚强著称的好莱坞另一位银幕女神——凯瑟琳·赫本走完她96年的人生旅程,也悄然离世。在中国影迷中,大多熟悉那个在《罗马假日》里扮演安妮公主的奥黛丽·赫本,而对凯瑟琳·赫本却了解不多。其实,就艺术成就和影坛地位而言,凯瑟琳·赫本更是一位值得景仰和铭记的人物。她的艺术成就、她的反传统的独立人格,以及她同斯宾塞·屈赛那缠绵26年的恋情,无一不…  相似文献   

12.
最近,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女画家刘秀鸣为出席“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开幕式专程来到北京。这是她继199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大展之后,新世纪的第一年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艺术展览。刘秀鸣非常看重这一类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展览,因为参观展览的人中有自己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她特别愿意听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说三道四;希望他们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指点迷津。而她因此所获得的则是一个“以画会友”的宝贵机会。“会友”在她来看,也许比展览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过于能够与国人、亲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美术史上,只要提及凡高、高更的名字,人们便会联想其传奇经历和悲惨遭遇。同样,现代中国美术史上,一位饱经沧桑的普通女子,缔造了中外美术史的神话。从孤儿到绘画艺术追求者,她驰骋国际艺坛40年,成为世界知名的画家;其传奇经历被搬上银幕和荧屏而家喻户晓;她,就是令人敬重的潘玉良。  相似文献   

14.
“我不差钱,从不按照别人好恶绘画;我遵循自己的艺术追求、凭艺术直觉创作”,青年画家栾海伦接受韩国KBS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如是表达其关于艺术创作的态度,鲜明而直截。  相似文献   

15.
张永来曾以《自然·自在》为标题,展示其一批风景画作。艺术家借山水以言志,一幅幅画面融入其拥抱生活、热爱自然的激情,抒发画家“游于心”的“自在”境界和不为流俗所缚的自由舒展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术馆与瑞士比尔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媒体艺术联展《延时》的首站设在中国美术馆。该展堪称继2008年夏中瑞成功举办《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的延伸。新媒体艺术业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一类,并因其跨学科的特征而成为文化发展的表征。新媒体艺术充满挑战与活力,艺术家借助技术的支持将其作为语言的表达,并传达自己的文化感受。  相似文献   

17.
1998年3月对日,在莫斯科寒冷的凌晨时分,一位享誉世界的芭蕾舞大师、曾光辉耀眼的舞蹈女王加莉娜·谢尔盖耶芙娜·乌兰诺娃走完了她89年的人生历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去唁电,说“她的去世不仅是俄罗斯,而且也是全世界芭蕾艺术的巨大损失。她的名字将永载世界艺术史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出文告说:‘鸡兰诺娃所创建的芭蕾舞流派以及她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永远是世界文化史中独一无二和令人倾心的财富。她以她的天资、舞技以及无与伦比的古典风格对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加莉娜·乌兰诺娃一生以独…  相似文献   

18.
位于伦敦东区的白教堂画廊建立于1901年,至今已108年,是伦敦最早的当代艺术展场,对该区活跃的艺术发展至关重要,其展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展览主题以现当代艺术为主,兼顾先锋的艺术教育与公众艺术课程,在伦敦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正离家出走后,安娜贝尔·莱尔德为自己取名为珀涅罗珀·泰勒,并且真的做到了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之妻珀涅罗珀一样忠贞不渝——"我承诺过永远都属于他。他可以打破他的誓言,但我不会打破我的。"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她以一种近乎隐士的方式,独自将女儿养大。尽管她那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有时也为她的精神努力而骄傲,认为"她妈妈精神上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看不见的艺术",但她向女儿隐瞒其亲生父亲身份,  相似文献   

20.
雷梅迪奥斯·巴罗,西班牙杰出的女性画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评价,认为她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女性艺术的先驱。她原是超现实主义诗人本杰明·皮拉特的爱人,其画风和思想受其影响并带有较强的自传性。她用画笔记录了一生中为逃离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而做的种种努力。巴罗少女时期在一个修道院里度过,这种严苛的环境反而培养了其叛逆的性格,她的一生似乎在各种逃亡中度过:家庭、婚姻、爱情、战争,以及男性美学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