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0,(9):36-37
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一场8.8级特大地震突袭智利,地震强度之大震惊世界。有专家称,智利地震的破坏性堪比100个海地地震。  相似文献   

2.
云说:要地震了 1948年6月,日本福井的居民不会想到一场灾难就要到来.28日,福井一带突然爆发了一场地震,地震强度达7.3级,是日本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大地震,结果死亡5800多人,使日本遭受了重大损失.而在此之前,其实大地已经发出了警告,不过人们无法知道,因为警告发自天空,使者是云朵.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初,美国夏威夷大岛发生了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场地震。基拉韦亚火山南坡一块约2000立方千米的山体突然滑向大海,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场5.7级地震。在火山南坡,每天有成千上万人观看大岛最壮观的一道熔岩流美景,而这次山体滑动有一部分正好发生在人们所在地区的下方。然而,当地震袭来时,没有任何人留意到,连地震学家也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4.
任秋凌 《百科知识》2009,(22):13-14
今年9月30日,一场7.6级的强震袭击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沿海的巴东地区,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村民流离失所,不少村庄被整个吞没。第二天,正当救援人员和幸存居民奋力抢险之际,另一场6.8级的地震又袭击了距离巴东地震震中200多千米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新生代主要受印度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台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我国地震的总体特征是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比如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  相似文献   

6.
1.项目简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地震局进行了一系列认真的科学总结和反思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科学总结认识就是加强中国大陆强震孕育环境的基础探查工作,加强成场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工作,在此背景下,立项了“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重大专项。  相似文献   

7.
神奇转折点     
一座大楼倒了,导致了好几个国家政权的灭亡;一个司机偶然拐错了弯,导致了一场世界大战;一块岩石不经意间断裂,导致了一次强烈的地震;森林中的一次闪电,导致了一场来势汹汹的大火,蝴蝶翅膀轻轻扇动几下,导致了一场狂风暴雨……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6日,有市民在南京雨花台区上空拍到巨大的排骨云,业余爱好者认为,这似乎是一种地震云。3月21日,春暖花开的时节,南京却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于是,有些人将这些天气现象与地震联系起来,认为是地震前兆,那么——在南京上空拍到的排骨云是不是一种地震云?极端天气与大地震有联系吗?在极端天气现象中,科学家们是否能找到地震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12,(15):40-41
美设计师绘制地震地图标注百年来20万次地震 美国软件公司IDV Solutions的绘图经理约翰·纳尔逊绘制了一幅地图,标注1898年以来发生的203186场大地震。从这幅霓虹灯色的地图来看.太平洋边缘是最为危险的地震带之一。纳尔逊所绘地震地图中标注的地震包括导致3000人死亡的旧金山大地震以及2011年导致185人死亡,  相似文献   

10.
新年刚一来临,一场天灾便降至华北大地:河北尚义、张北地区6.2级地震造成上百人死亡,上万人无家可归。而就在张北的重建工作紧张进行时,又传来新疆阿图什发生6级以上大地震、唐山市4月14日上午发生四点七级地震、灾情尚在继续了解中。而根据地震专家的预报,今后几年到2000年初或稍长时间,中国大陆仍处于地震活跃期,今后三年还司能发生数次7级以上的地震。  相似文献   

11.
1960年5月,一场现今记录到的最强烈的地震袭击了智利海岸,全世界都感觉到了它那强大的力量。这场里氏9.5级的地震填平了峡谷,制造了山崩,激起了一次火山爆发,并引发海啸冲击了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和加利福尼亚的海岸线。科学家们几乎要重新建这次劫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北京一场瑞雪,剑桥细雨绵绵,虽有台湾地震对海底光缆的破坏,“科学文化”生命之树常青,这一篇卷首语就是在那缓缓移动且时断时续的比特流中孕育成的。  相似文献   

13.
地震发光现象,俗称“地光”,是一种自然光源。世界上有关地光的最早文字记录是《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里面记载了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发生在陕西省岐山地区的一场6~7级地震:“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其中“烨烨震电”就是对此次地震发光现象的描写。公元一世纪,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编年史》中,记述了公元17年小亚西亚地震破坏了12座城市和地震发生时火光闪闪的现象。这是外国人对地震发光现象的最早记录。长久以来,地震前或地震发生过程中是否有发光现象这一问题,让人们倍感困惑。一些人认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月5日以来山西北部M_L2.2级地震空段被2015年5月20日天镇M_L3.1级地震打破,随后在空段周边陆续发生三次震群事件,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空段受华北主应力场控制,空段震例回溯和震群活动显示未来晋冀蒙交界区域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GPS基线显示晋冀蒙交界区域应力场受华北主应力场控制且NE向的右旋剪切和压性应变在持续增强。空段打破后中小地震差视应力值有上升-下降-恢复的应力积累过程。综合分析认为:晋冀蒙交界区应力场在增强,山西北部M_L2.2级地震空区打破,对未来该区域发生中强地震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亿万中国人的目光在瞬间聚焦.这一场灾难触目惊心,狠狠击打在中国人的心坎上.然而,这不仅仅是一场灾难,因为在深切哀悼受难者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寻找着启示.在抗击汶川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不畏艰险,展开救援,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军队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旧是最可爱的人.一场灾难对人民军队来说是考验,但同时也是我军形象再塑的契扎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项目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社会公共安全领域能力建设战略布局,以及《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项目主要目标立足于地震监测预测技术发展对空间技术的需求,开展空间对地观测中电磁(EM)、红外(IR)、干涉雷达(InSAR)等多种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震例分析为基础,开展地震前兆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分析地震电磁场、热场、形变场异常特征,初步探讨不同异常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狮泉河地震台VP垂直摆倾斜仪是根据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西藏分项狮泉河台形变建设的要求架设的形变仪器。文章主要简单的阐述了3年时间内VP型垂直摆倾斜仪在狮泉河地震台的工作状态发生的一些故障信息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震预测是举世公认的世界难题.它的复杂性令人望而生畏。部分学者甚至已经悲观地宣称:地震是不可预测的。 长期的科学观测已充分表明,每一次地震前后尤其是发震过程中,都存在电磁异常现象,这些异常不仅包括电磁波、地电场、  相似文献   

19.
<正>1976年7月28日拂晓,河北唐山。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灾难袭击了这里,强度高达里氏7.8级的大地震瞬间让这座曾经充满生机的城市变成了满目疮痍的废墟,24万多条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这场灾难,连同20世纪接踵而至的重大地震事件,推进了地震预测科学的发展,“地震能否预测?”成为国际科学界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数千年前,人类即开始记录地震的现象,并逐步展开对地震成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总结。然而面对“威力巨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20.
地震具有破坏性,在建筑林立的今天,一场大震会造成较大地财产与生命损失。我们无法阻挡地震的发生,也缺乏有效的监测预防手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建筑物结构,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卓越周期是建筑抗震设计中常用的参数之一,可以通过地震记录、常时微动等手段进行测定。近年来,卓越周期概念的矛盾性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有逐渐淡化的趋势。本文探讨卓越周期概念的定义、常用测定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计算各测定方法的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