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纷纷产生,而越来越多的品牌倾向于用微电影广告这种方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与品牌。论文以汽车品牌为例,通过认真研究国内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形态,研究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论文开篇先对微电影广告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进而具体分析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特色和创作要素,再概括各学者对汽车品牌微电影广告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的观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微电影广告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微电影广告从时长的控制到创意表现、从制作方法到传播渠道,都有别于传统的电视广告模式。通过论述微电影广告的含义及双重属性,微电影广告的发展优势,并以案例归纳和分析微电影广告,进而探讨微电影广告的创意趋势。  相似文献   

3.
关中民间鼓舞作为承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旋律深受民众的喜爱。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将关中民间鼓舞的继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相融合,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民众传承创新意识、创新传播方式、打造文化品牌,对关中民间鼓舞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微电影的喜爱程度正在不断提升,而微电影在实际展现过程中极为巧妙的融入了广告元素的营销叙事,该种叙事方式具有展示情节、融合营销、承载价值以及满足诉求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互动式营销其通常是以广告为主,情节取胜。在完美的广告和情节融合中,使得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微电影所传递的广告信息,最终实现微电影既是娱乐又是广告的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5.
公共艺术是指可以依托任何媒介进行创作,放置于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将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能够丰富文化旅游元素,提升文化旅游项目独特性和质量,体现了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模式的创新。以盘锦市为例,探讨将公共艺术融入当地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创新过程、创作产品和效果评价。"盘锦模式"为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指导,同时提供了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微电影一般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策划和制作支持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微电影的特点在于"微",微而不简、富有张力是微电影的基本要求.文章涉及微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详细叙述了微电影的创作流程和策略,清楚提出微电影创作需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屈定琴 《文教资料》2014,(32):53-54
随着微电影、广告、互联网三者结合,微电影越来越受到关注,微电影产业化发展之路正在形成。在微电影产业生态变革中,新型复合型微电影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微电影的创作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是微电影产业生态变革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本文旨在探讨微电影产业生态变革中大学生参与创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微电影人才培养起到可供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当前流行的“微”时代为传播背景,对当下网络盛行的微电影进行研究,从微电影的产生背景、定义出发,分析了微电影的创作特征,进而总结了微电影模式对大学生DV创作的影响,探索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DV创作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微电影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受众、特征要求、思想育人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共性分析,得出微电影可以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载体是可行的。进而从微电影嵌入式创业课程教学设计实现翻转教学和微电影创作拓展“第二课堂”两个角度对微电影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微电影广告剧本是决定微电影广告质量的根本,而目前微电影广告剧本存在的主题思想与品牌理念脱节,人物形象与品牌特性冲突,故事情节与品牌产品背离,剧情线索与影片容量矛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微电影广告剧本的主题及主题思想确定、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计,能够为以后微电影广告剧本创作提供借鉴,促进微电影广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广告创意、广告艺术与广告文化的融合、影视与广告的融合等方面探索了现代广告的发展新趋势,认为广告由原来的理性的传播工具向着感性的艺术工具的方向发展,即注重感性的诉求,追求唯美的广告画面,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归属感;同时也努力通过影视对大众的消费模式进行引导以直接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2.
微电影在信息化时代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微电影广告市场也不断扩大。应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微电影广告进行初步的探讨,分别从微电影广告的作者、表达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对它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的宠物,集娱乐、商业、文艺等于一身。媒介融合视阈下,微电影的创作处处充满着"个人化"的创作特点。基于微电影自身的特征以及创作原因,它的"个人化"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制作、传播、内容、形式以及平民化创作等方面上。在"个人化"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微电影逐渐走向商业化、专业化、跨界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广告事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告教育基于广告客户、广告策划、广告媒介对广告效应的共同考虑,对广告设计创作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以求广告最佳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广告设计创作有关课程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内涵。为更好地再现人丈关怀感情化、人性化叙述,本文认为广告设计创作教学应该不断加强对更具人性关怀渲染力的公益广告进行分析和案例教学,并着重对公益广告教学提出了几点捷议。  相似文献   

15.
《莆田学院学报》2017,(1):45-50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在视频网站"优酷"上按照综合排序、最多播放等标准,优选出40支商业微电影广告反复观看与统计,用实证的方法,根据微电影广告在时长、广告类型、题材类型、故事情节类型以及微电影广告产品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得出我国微电影广告多是集中在20min以内,综合运用搞笑、清新、惊险或励志故事情节,来宣传某一产品或企业形象的剧情片和爱情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伴随电影产业的发展,微电影在我国日渐兴起,然而目前我国的微电影无论是在实际的影视制作过程中,还是在文本创作方面皆缺少艺术追求与创新,过度商业化,除去画面、故事唯美外,艺术层面的审美性与思想内涵往往被忽视,而只注重其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国微电影创作的色彩主义、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等方面探究微电影艺术才创作的理念,企图激起我国影视创作行业的艺术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广告创意是广告创作的灵魂,广告翻译是用目的语对原广告信息的重新组合和对原创意的一次创新。广告创意必须具有相关性、原创性、震撼性、简洁性与合法合规性。广告翻译创新必须立足于突出广告的功能,对原广告的文字、语句和创意进行加工改造,使所译广告符合目的受众的文化习惯和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的概念及其内涵,从全新的视角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广告策划的全新表现策略,广告策划与创意中的文化策略以及广告策划观念下对产品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不少大学生热衷微电影创作,但平心而论,在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空前繁荣"背后,其实隐藏了种种误区。本文从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实际状况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种种误区,并对微电影创作误区产生的原因进行梳理,力图从中探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微电影广告是网络视频时代的新型广告形式,受到广告主和广告受众的一致认可。但从整体看来,目前微电影广告的创意水平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此,以百事公司2012年的微电影广告《把乐带回家》为例,探讨ROI理论在微电影广告创意中的应用,使微电影广告创意做到关联性、原创性和震撼性的完美结合,从而提高微电影广告的整体水平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