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照脸铜镜的发明是在商代.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圆形铜镜四件有大、中、小三种类型.镜背正中有拱形环钮,分别饰以叶脉纹、弦纹和长短线纹.形制较为原始,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铜镜.在商代以前还没有镜子,人们用“止水”照面,《庄子·德充符》有“人莫鉴于流水两鉴于止水”的记载.在古文字中,鉴字作“监”,象人用眼在水盂中照看,后来发明铜镜,加一个金字,作(金监)或作鉴.所以人们把铜镜也叫鉴.春秋、战国至汉代,是铜镜制造工艺提高的时期.唐代则是我国铜镜手工艺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镜子,初称"鉴","鉴"亦作"鑑",乃人临器皿俯视之状。镜子经历了石镜、铜镜、玻璃镜的发展衍变过程。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说,镜子的功用有整容照面、男女传递情意、辟邪三种。之所以能作为信物和辟邪宝物,是缘于先民对自然神的崇拜,其中虽有迷信的成分,但从中仍可以看出人们对幸福吉祥的渴望和对美好情感的寄托。  相似文献   

3.
行于世间,俗念纷繁;我愿做个呆呆的痴汉,行于语文的河畔,寻觅自己永恒的精神家园。当朔漠的风沙吹旧了环佩空归的素颜,当倦怠的旅人淡漠了濯缨沧浪的夙愿,请把掩耳盗铃的华裳褪下,用《国风》磨成的铜镜一遍遍照鉴自己,那些来自远古先民的最质朴的语言,能否唤起对语文最初的眷恋?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18)
"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不同的"镜"具有不同的作用。下面笔者谈谈多种类型的"镜"在教学中的作用。"铜镜"自照教师要时时用"铜镜"自照,自我反省,做到外在的气质美与内在的底蕴高度协调融合。例如,音乐教师既要有全面的基础理论修养,又要有歌唱、  相似文献   

5.
趣话镜子     
古代人类最初是从江河池水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的.在江河池水中看像,有时会因刮风、下雨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像不清晰或扭曲变形.后来逐渐发展到用器皿盛水照像,这就是最初人们所用的“水镜”.到了青铜时代,古人把金属磨光后将其当作镜子,并称之为“鉴”,我国早在3200年前就有了铜镜.战国时期,因各种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铜镜的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古代铜镜以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制镜技艺闻名世界其中汉、唐时代制造的“透光镜”更以其奇特的“透光现象”,而使古今中外的学者感到困惑,探索争论近千年,从而成为千…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没有玻璃镜而用铜镜,多作圆形,正面打磨光亮可以照人,又叫“鉴”。唐朝铜镜制作盛行。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就是和铜镜有关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唐玄宗李隆基把自己生日  相似文献   

7.
一、用"铜镜"自照,自我反省 教师要时时用"铜镜"自照,自我反省,做到外在的气质美与内在的底蕴高度协调融合.例如,音乐教师既要有全面的基础理论修养,又要有歌唱、演奏、指挥、欣赏、创造等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8.
刘祥 《作文与考试》2023,(22):27-29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借鉴”一词,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2.东汉思想家荀悦认为:“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前惟训,人惟贤,镜惟明。”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借鉴:鉴于前事,鉴于他人,鉴于铜镜。以前事为明鉴可吸取教训,以他人为明鉴可效法其人的贤德,以铜镜为明鉴可看清自我。  相似文献   

9.
漫话镜子     
也许你想不到,镜子的历史很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用青铜做镜子了。从青铜时代的商周一直到宋、元、明时代,铜镜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起初的青铜镜是将青铜铸成圆盘,打磨得既平整又光洁。这种青铜镜照出来的人影并不清晰,还会生锈,需要经常打磨,不过在没有好镜子的时代只能使用它。中国古代的青铜镜以战国、汉、唐时代最为精致,其中有些铜镜精品制作精细,反光很强,耐腐蚀。如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东汉墓室中发现的青铜镜“水银沁”,镜面发亮,千古不锈,鉴人毫发。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多年对铜镜元…  相似文献   

10.
【镜子】铜镜在古代用以梳妆照面和照妖辟邪,现存最早的铜镜出土于殷墟的妇好墓,想必一个协夫出征的巾帼英雄心底也是极爱美的,更不要说世间平凡的女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鉴是什么?在久远的古代,中华先人们只能临水照面。后来,人们造出了盆, 以盆盛水而照,方便了许多。这样的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中国历代铜镜的纹饰,从史前的齐家文化谈起,重点叙述铜镜发现最多的春秋战国时期、汉六朝、隋唐时代的铜镜纹饰。从历代铜镜纹样风格的变化中,找出相互间潜在的演变关系,以及当时文化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展现了铜镜纹饰风格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早期铜镜源于西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早期铜镜资料的介绍,并与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发现的早期铜镜比较,认为中国早期铜镜可能源于西域.又通过与民族学材料比较,认为中国早期铜镜最初源于萨满教的巫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鄂州馆藏铜镜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究其铸造工艺,了解数千年来人们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鄂州馆藏铜镜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究其铸造工艺,了解数千年来人们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6.
《集宁师专学报》2017,(1):11-16
铜镜不仅是人们的照容器物,更是人类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其背面的纹饰、镜铭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镜又与其它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更为庞大且完整的镜文化体系。镜的价值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多的是镜与其它领域文化间的关系,如地域民俗、中国文学经典等方面,从中体现了镜文化发展、延伸并走向博大精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铜镜数量多种类杂,该时期是我国铜镜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春秋战国铜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时期的铜镜形状和结构奠定了以后铜镜的基础;铜镜组图以及各种花纹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铜镜的繁荣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汉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瑾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I0004-I0006
唐代铜镜纹饰审美特色表现在对称、排列、均衡、节奏、线条、浮雕、镶嵌、透雕等方面,是人们对情感追求的完美体现。唐代铜镜是我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绚烂多姿的艺术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唐代铜镜的纹饰特色对后世的纹样设计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次,艺术大师毕加索在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后深有感慨地说:"我和他们一样大时,就能够画得和文艺复兴时的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要学会像他们这样画,却花去了我一生的时间。"考古学家一生研究一面古希腊铜镜背面的文字,始终无法辨识。多年后,他的孙子将铜镜背面对着身边玻璃镜随意一照,玻璃镜上文字刚好与古镜背面的相反,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这个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沉淀的古老国度,从来都不乏出产奇珍异宝,而铜镜以其典雅的气韵和古拙的艺术格调历来是中国青铜器中备受瞩目和探讨的热议话题。楚式镜的出现是铜镜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让铜镜从边缘地带的小型器物一跃成为青铜器里的重要器形。而铜镜的铸制技术日趋与青铜器的范铸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战国早期,铜镜的铸制技术才开始与青铜器的铸制技术完全同步,虽然它的制作方式沿袭了青铜器的工艺方法,但技艺还是独树一帜的。同时楚镜也是从春秋晚期至西汉初期,使楚文化艺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