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价格改革,物价总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价格改革措施的出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否说明价格改革必然会导致物价总水平较大幅度的上涨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的20多年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忽视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得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们所面对的市场价格,处于一种极不合理的状况: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农业:今年粮食产量预期能达到9200亿斤,但缺口仍有500~600亿斤。 投资:去年底投资在建规模16万亿元,今年底,整个在建投资规模达到20万亿元。钢生产能力达3.1亿吨。 通货膨胀:粮食、工业原材料、燃料等价格一路上涨,不仅面临通货膨胀的短期压力,更有中长期压力。 煤电油运:供求形势仍不乐观,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是房地产周期产生的直接原因,房地产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动过程可视为外部因素冲击与内部传导机制的综合作用的过程.市场供求矛盾最终反映在房地产投资的变化上,投资规模的大小,会造成房地产投资走向的扩张或收缩,使房地产经济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信息     
国内要闻央行今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发改委官员称不排除一季度出台新物价调控政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日前表示,如果一季度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过大,不排除出台新的调控举措。周望军说,由于春节期间消费增加、生产减少,加上去年同期物价指数相对较低,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物价同比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5.
名词简释     
名词简释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是西方经济学中流传较早、较为重要的理论。它认为,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即因为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所以物价总水平便上涨。换言之,当消费者、企业...  相似文献   

6.
1994年我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高达21.7%,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有学生认为,我国出现的物价上涨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是不是一回事?我们应如何认识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呢?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而物价上涨是指价格的上升运动.一般说来,通货膨胀必然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物价上涨成为是否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两者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1994年我国相继出台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等多项重大改革。从总体上看,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势头很好,国民经济处于持续、快速、健康的成长之中。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严峻,物价涨幅过猛。解决好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为了有效地抑制物价涨幅过猛,必须对当前物价走势、水平及其特点和造成物价涨幅过猛的各种原因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干旱和猪肉生产的周期性低谷影响下,食品价格仍然会保持坚挺态势;受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需求下降造成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未来通货膨胀仍将持续高位运行。当前企业经营中库存上升过快,企业后续经营或面临较大的消化库存压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货膨胀的问题的几种观点及我见章夏一九九五年我国经济工作的第一大任务就是反通货膨胀。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是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5%左右。在今年上半年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状况有一些好转,农副产品价格涨幅得到控制,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很...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是2010年以来市场上始终关注的宏观问题,通货膨胀的产生,物价水平的快速上涨,不仅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消费,而且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纵观此轮通货膨胀,食品类价格的涨幅是推高物价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调控食品类物价显得极其重要,政府可借这个机会对农副产品以及瓜果蔬菜、肉禽奶蛋等食品做深一步的市场规范,进一步来说,可以达到治理通货膨胀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尽管今年我国实现了稳定物价的目标,但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仍存在,如何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率抽时实现物价基本稳定的目标,仍是我们要探索解决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本文采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掌握实证材料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生产率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物价上涨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给予了理论上的说明。作者认为,物价的稳定是相对的,只要政府阜注的经济增长率超过劳生产率的增长率,必然  相似文献   

12.
非瓦尔拉均衡理论,亦称非均衡理论。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经济实践中,并对西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及政府利用经济手段控制市场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先进国家利用科学的经济方法来控制物价总水平的做法,对我们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无疑是有可借鉴之处。本文就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控制市场物价总水平上升方面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近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这会是走出熊市的第一步。●中国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潜力依然较大,其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具持续性。●中国依然存在进一步刺激房地产需求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与央行职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中央银行都明确有保持物价稳定的职责,面对来自外在冲击造成的短期通货膨胀,央行无法控制.因此短期内央行应钉住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之外的核心CPI指数.长期内,在不存在全面供给冲击、市场机制健全条件下,持续通货膨胀一定是一种货币现象,长期央行应该钉住一般物价即CPI.持续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预期造成的,通货膨胀预期是由于央行缺乏稳定通货膨胀的声誉及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面供给冲击、市场机制不健全情况下发生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要央行与政府协作解决,这对央行独立性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物价波动已由改革之初的“温和式”上升,发展到“加速式”上涨,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严格地说,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纸币)实际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造成货币贬值而引起的物价持续、大幅度的上升。因此,一般说来,只有由于流通中货币量过多引致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但是,假若流通中货币量不变,当商品供给量减少而导致货币量相对过多时,以上结论依然正  相似文献   

16.
面试不应成考生"新负担" "去年我国物价持续上涨,CPI指数一路飙升,对于目前情况,有舆论说中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政府指出当前情况仍属于控制范畴,是结构型价格上涨.对此你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表现形式当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包括纸币和全部活期存款或全部存款)超过了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量(即纸币和全部活期存款或全都存款的必要量),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属于纸币流通的经济范畴,其必然结果是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中有人将“一定时期内物价的一贯上涨”定义为通货膨胀.这当然可以概括一种现象,但并未揭示其实质.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造成的.因此,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必须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了必要量联系在一起,才能说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是专指纸币的发行量而言的,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纸币发行和信贷投放.在一定的时点上,纸币的发行量,应以当时社会生产增长率为根据.根据西方经验,纸币发行量的具体计算公式是: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加上可以承受的物价上涨率(即指限于一位数百分点);再加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率(负值),这个负值指原来流通中货币量中的沉淀部分,经验数据是(一)1%;最后乘上原来的流通中货币量,即为计划期的货币发行量.如果纸币发行过多,信贷投放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价格改革主要是围绕着理顺价格关系、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的。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定价产品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价格结构明显变化,各行业盈利水平差距缩小。但由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迅速,破坏了经济生活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投机倒把和企业乱涨价成风,使价格复归,出现新的结构扭曲。因此,如何进一步理顺价格结构和加强对物价的有效管理,仍是深化价格改革的关键所在。下面就这两个问题做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投资要点:1、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概率较大,行业整体成本将降低;2、终端市场企稳回升,未来预期良好,高端服饰将优先快速增长今年2季度开始,规模以上的服装产量开始负增长,9月份依然维持负增长。不过今年9月份,全国限额以上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目前已陷入通货膨胀的困境之中,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向前推进的掣肘力量,物价的上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利益损失,使人们对前景产生了疑虑和迷茫。由于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必然成为今后两年治理整顿的首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的现实选择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宏观因素分析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