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约翰·加尔通被称为"和平学之父",是和平学的领军人物和集大成者。加尔通作为一个西方人,多年在欧洲、美国等地研究执教,所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不言而喻,其中福柯对其影响可谓深远。加尔通继承了福柯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现代性"进行反思,发现其中潜在的暴力因素;并在福柯所提出的"微观权力""知识规训"等理念的引导和启发下提出"结构暴力"与"文化暴力"的概念,推进了和平学的发展与研究。了解加尔通和平思想中的福柯元素有助于对加尔通和平思想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2.
通过追溯"观看"的谱系,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观看"是哲学的姿态、美学的态度和意识形态的操控。本雅明和福柯的视觉文化理论体现了对现代性的批判。本雅明的艺术观看体现在光晕和震惊两种经验形态中,而拱廊街和游荡者是本雅明在巴黎都市生活中看到的两种寓意性视像。现代生活和现代艺术的观看反映出本雅明独特的历史意识,从而达到对现代性的批判。福柯借助绘画的观看来展开现代知识型的思考:绘画的档案分析反映出古典知识型和现代知识型的断裂,福柯由此开始目光与陈述相结合的哲学思考。而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使福柯发现了现代社会观看的细微隐秘及严酷。对本雅明和福柯而言,观看是看与被看的辩证运动、主体的建构与规训、社会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3.
福柯在其生命的晚年对主体的思考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向,前期的作为权力构建的“被动的主体“转变为晚期的自我塑造的主体。福柯通过对主体与权利关系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古希腊罗马人的“关心自己“的修身实践的阐发等途径建构了较为系统的主体阐释学。其主体性理论对中国当下的现代性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不仅应注意在公共理性设计中权力对主体的作用,还应注重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筹划。  相似文献   

4.
从阿尔都塞阅读福柯,意味着我们将把阿尔都塞的政治哲学思想作为起点来谈论福柯哲学思想的核心:权力、知识.学界普遍认为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人,而福柯是后结构主义的代表理论家,但正如阿尔都塞不承认自己是结构主义者一样,福柯也不认同自己是后结构主义者.因此,从阿尔都塞来阅读福柯,文章没有以所谓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作为分界线,来谈论他们思想的异同,而是具体到启蒙时代以来哲学家所谈论的“人道主义”为起点,即“人的主体问题”.此外,“主体”作为文章的线索将延续到第二部分的“权力”理论和第三部分“政治化哲学”与“去政治化的政治哲学”之间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已成为现代性膨胀的基本图式,而制造精神分裂的社会制度、权力系统和意识形态已成为后现代解构的焦点。然而,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后现代思想大家福柯,意外地全面推翻了自己过去长期建立的基本观点,提出破解现代性的译码在于主体的修行,古希腊的"善境"才是人类走向幸福和主体回归的密道。在"善"的苦旅上没有成功的先例并不能阻止福柯向不可能挑战。也许正如《路加福音》第一章所说,在上帝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然而,上帝的福音对沉沦者仅仅是一次恩典,而不是圣灵。  相似文献   

6.
韦伯与福柯都是研究现代性的集大成者,韦伯将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比作"理性的铁笼",而福柯将现代性对人们的监控看做是"全景监狱"。他们的思想的差异性建立在其亲和性和继承性的基础上。他们各自的理论有其显著的特点。从韦伯与福柯的著作中发掘二者在现代性思想方面的差别,其主要集中在方法论、分析视角、对待现代性的态度和关注焦点这四个方面。然而殊途同归,二者都关注现代性社会的权力与身体议题,同时又都对现代性进行了有逻辑、有价值、有深度的批判。然而二者虽都剑指现代性的症结却都没有提出超越的方案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主体间性角度对哈贝马斯的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观照.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决定了哈贝马斯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性质.哈贝马斯主体间性文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以现代性追求为核心的主体间性美学以及从交往行动理性出发对文学主体间性的重建.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是有缺陷的,即它仍然是一种社会学的论述而没有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它还仍然局限于人类理性的陷阱之内而没有对其进行足够彻底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对于伽达默尔来说,哲学的本分是提出哲学的问题,或者说,提出关于现实思辨的思考.伽达默尔一生工作有两个中心:释义学和希腊哲学.这两个中心最终都归结到实践哲学.他后期提出的节庆和仪式的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他思想实践哲学的性质和政治指向,进一步拓展了指向释义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领军人物,福柯独创了一种研究人文科学的哲学方法:知识考古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知识不是属于"真理和思想自由"的客观领域,而是与权力相互指涉、相互生产。所谓对知识的考古,就是考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这种知识考古学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与启示,它瓦解了西方理性主体的先验地位,为现代性危机提供反思拯救的路径;揭露了西方宏观大写历史的虚伪性,让被总体性历史压抑的"沉默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的复杂冲突机制,击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  相似文献   

10.
《福柯的政治哲学》是马克·凯利基于自身的博士论文而成稿的。马克·凯利认为关于该书的所有观点已经隐含在标题之中:福柯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是连贯一致的。马克·凯利同时认为该书包含了对于福柯的知识论、权力、抵抗和主体性概念最全面的理解。安蒂·莎灯马博士以章节为序,对马克·凯利完整地“将福柯的思想作为一个连贯的政治哲学来呈现”这一宏大体系做出了精妙的评论。  相似文献   

11.
严复科学民主思想议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的科学观内涵丰富,包括了狭义科学、广义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精神等 几个不同层面的深刻理解。严复对近代民主思想理论同样作过诸多的介绍和阐发,涉及到天赋 人权论、民权说、平等自由说、法制建设学说、社会进化论等方面,其理论视野之开阔非当时人所 能望其项背。更可贵的是,严复用自己的语言较早提出并阐述了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想,成为五 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的先驱。严复关于科学、民主以及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 想,表现了他在近代新学方面的高深造诣,标志着国人对科学、民主认识的新高度,为中国近代新 文化的形成奠基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权力无疑是影响课程改革实效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福柯运用其独特的权力分析方法,解构了既往的权力理论并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权力观。在现实课程改革权力场域中,教师的权力走入了陷阱。借用福柯的权力分析方法和权力观,课程改革的权力场域将得以重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权力的行使使得教师走出课程改革权力场域的陷阱。  相似文献   

13.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ubject and the pursuit of human freedom and autonomy,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human science has been pivo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But for Foucault, the subject is only the effect of discourses and power–knowledge arrangements, and modern human science is part of the very arrangement that has given birth to the subject who is thoroughly subjected. In his final years, however, a strong passion for human liberty reemerged, and he proposed that a different truth game, the ancient ethical truth practices may actually constitute a self that is free and enjoys self-mastery.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how modern human science, exemplified by Piaget's child developmental research, has become the means of unfreedom and domination and discuss the ancient ethical truth games Foucault so admired and how they bring self-mastery and freedom to the self. Furthermore, I discuss whether liberal education can ground its notions of autonomy and liberty on the Foucauldian concept of the subject and truth games.  相似文献   

14.
福柯一贯的思想旨归是对主体真相的探求,围绕“主体”这一核心,他一生的学术研究按先后大致分为三个维度:知识问题、权力问题和伦理问题。文章主要论述前两个维度,即间接的、被构成的主体:人对物的暴政使人落入知识陷阱,人对他人的强攻使人陷入权力牢笼,两者表征了主体的危机,共同构成主体的现代处境。  相似文献   

15.
福柯对他的微观权力理论阐释方式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强调权力是关系、是网络、非实体、无中心等,容易导致人们认为其权力理论缺乏技术支撑。福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更加关注和阐释了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权力的技术问题,运用谱系学的方法考察了权力技术支撑系统的历史流变,阐述了现代社会规训权力的技术支撑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为其微观权力理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古志华 《高教论坛》2014,(1):98-100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应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功能,以更为宏观的内涵建设理念统筹协调高校文化建设,自觉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事业融入城镇化潮流,以服务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作为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历史事实剖析蒋介石对意识形态建构的态度,观察蒋介石对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可知:蒋介石时期的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从来都是杂乱无章的。这也是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之一,此问题也成为国民党在1949年最终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探讨蒋介石如何建构"蒋记"的三民主义,并探讨其意识形态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建设现代中国的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个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救中国的理论——三民主义,其目标是要通过对西方先进国家的学习,使中国从一个落后低下的简单社会和中世纪国家变成一个兴旺强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这一理论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建设中国的系统理论,在一系列论著中,孙中山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三方面,为现代中国的建设规划了基本的蓝图和轨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1911—1937年,中国现代国家架构基本成型,国家实力提升、现代化步伐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