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之争     
在中国,一提到润肤美发产品,人们首先会想到的一定是“力士”。若让老百姓在市场上挑选一款自用香皂,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舒肤佳”,将两种产品进行比较,品牌定位的差异,恐怕是两大产品最明显的竞争差异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3,(23):36-37
作为最古老的无线电产品,收音机是一个极其奇怪的产品,有人说过,几块钱或十几块钱就能做出一台收音机,而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做出的还是一台收音机,而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功能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收音”而已。随着各种消费电子技术的“异彩纷呈”,“年近百岁”的收音机渐渐被MP3、随身听、PDA等等挤入到一个冷僻的角落,有人据此认为,收音机市场正在逐步萎缩,最终会走向消亡;但另一方面,随着车载收音机和旅游市场的兴起,收音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标配”,这块市场应该会越来越大,如果借数字技术“化鲲为鹏”的话,将拥有无限前景。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我们有必要甄别一下。因为,市场的容量以及发展趋势,始终是这一领域兴衰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所谓“搅和”,指工业生产中将两种以上的不同原料混合在一起,使之糅和在一起或使之溶化成一种新物品的现象,本文所指是将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法、要领吸纳在一起,使之变为已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要领。试看几例“搅和”经营生财术。据报道,我国市场上被卫生部批准为保健白酒的产品,是天津某厂开发的新产品--绞股兰白酒。将绞股兰与白酒“搅和”在一起,便出了奇、出了新,将酒多伤身与健康长寿“搅和”在一种商品上并达成对立概念的统一,不仅可以得到卫生部的唯一认可,也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日本的各种新式录音机大都有是“搅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40-41
如果你经常看电视,你应该会注意到一个新的抗菌防护产品——“抹一抹”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出门之前抹一抹,点钞之前抹一抹”,“抹一抹”就是一种典型的抗菌制品,均匀涂抹在皮肤表面后能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单向透气生态保护膜,集长效杀、抑菌、成膜防护于一体,有效阻隔各种脏物,快速、持久杀灭多种病菌如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等。类似“抹一抹”的抗菌制品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跨世纪的环保和健康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时代》2006,(11):26-26
在彩电,冰箱、洗衣机还属于标准“三大件”的时代,在你的茶几上能摆上3个遥控器就算很了不起了。但是进入数字时代后,动不动就能摆满一桌子的遥控器肯定会让你头疼——别再傻乎乎地用空调遥控器指着电视了,试试下面两款产品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现有研究强调了企业大数据能力的作用,但缺乏探讨其如何形成以赋能产品创新绩效。依据“三参照点”与动态能力理论,遵循“CEO认知—CEO行为—企业能力—绩效结果”的分析思路,利用关键威胁与绩效衰退威胁认知分别代表“失败”与“损失”决策功能区,比较分析了两种不同程度的威胁认知通过CEO数字化支持行为形成制造企业大数据能力赋能产品创新绩效的机制差异。利用华南地区两时点调查的311家制造企业问卷数据,采用PLS-SEM工具进行实证检验,结论如下。关键威胁认知(失败)通过提升CEO数字化支持行为形成制造企业大数据能力赋能产品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而绩效衰退威胁认知(损失)的链式中介效应未得到支持,但能够提升关键威胁认知,进而促进CEO数字化支持行为形成制造企业大数据能力赋能产品创新绩效。跨群组比较分析表明,产业类型和企业规模会对以上发现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结论加深了威胁认知与战略行为关系存在异质性结果的认知,能够为制造企业形成大数据能力赋能产品创新绩效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娱乐需求的提高,以前仅仅满足听觉,自然而然会过渡到满足视觉,这样才会有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的感觉。MP4应运而生。因为是新一代产品,目前的价位基本在5000元以上。就如手机一样,初期的时候10000多元买部“砖头”,功能也很单一,而现在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部功能、外型强于“砖头”的手机。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娱乐需求的提高,以前仅仅满足听觉.自然而然会过渡到满足视觉.这样才会有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的感傲。MP4应运而生。因为是新一代产品,目前的价位基本在5000元以上。就如手机一样,初期的时候10000多元买部“砖头”,功能也很单一,而现在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部功能、外型强于“砖头”的手机。  相似文献   

9.
产品的竞争能力如何,只要产品在市场上一“亮相”,其命运便立见分晓。这时,作为失败者的企业,即使是全力补救,恐怕也很难“妙手回春”。开发产品耗资巨大,如果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失败,必定影响企业的发展,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作为企业无一不想避免这种劳而无功的悲剧发生。但怎样去避免为好呢?笔者认为,从产品的设计抓起.事前早知道,决胜于产品“亮相”市场之前,就是避免失败的一剂良方,比“亡羊补牢”高明得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产品始于设计,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设计的竞争。设计领先,必将处处领先;反之,…  相似文献   

10.
日本曾有一家企业从我国进口的中药材严重滞销,该公司在考察市场时发现,保健性饮料在市场很畅销,于是老板突发奇想,把中药材和饮料“加”在一起生产出中成药饮品,一上市便大受欢迎,积压的中药材也相应地成了市场上热销的保健饮品。无独有偶。日本一家商社别出心裁地推出一种“生日书”的新产品,全套共有365册,内容是当天生日者的运势、诞生花、朋友关系,当天出生的著名人物、当天的过去史迹等。以之赠人,收受者会因对方记得自己的生日而大为感动。产品投放市场,十分畅销。“生日书”何以有此效应呢?用这家商社总裁的话说:“给产品里加点儿‘情感’!”  相似文献   

11.
郑州安全门总厂曾在报上刊登出一则“撬门比赛”广告,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该厂向省内外征寻“盗手”,由厂方为其提供电钻、铁锤、撬杠、锉子和螺丝刀等“作案工具”,特邀河南省公安厅、郑州市公安局、公证处等部门代表到场作证,让“盗手”在司法人员眼皮底下“行窃”。如果参赛“盗手”能在两小时内将防盗门打开则可获得2000元奖金。比赛结果是无一人获得奖金。这场别具一格的“撬门比赛”经新闻单位报道后,厂家产品名声大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乘此机会,该厂推出新的售后服务项目,为用户承办保险卡,规定凡购买该厂产品者,如三年内被盗,用户凭保险卡获取1万元赔偿。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依法全方位有效地保护产品发明即新产品技术方案的知识产权,是企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一、产品发明的种类我们所讲的“产品”是指经过工业方法制造的,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保险产品”、“金融产品”、“旅游产品”之类产品并不包括在内。我们所讲的“产品发明”,是指对产品及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产品发明的种类不同,其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应当有不同的选择。因此,我们首先研究产品发明的种类。产品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粉碎设备、筛分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等。按用…  相似文献   

13.
地方科技三项费是否可以有偿使用,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几起几落。政府为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和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准公共产品会采取一种混合的提供方式。因此,对原科技三项费支持的科技活动,政府事实上还是会选择一些混合的提供方式,政府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存在探索的空间。根据国际经验,现代政府追求的不是“大政府”,也不是“小政府”,而是“有效政府”,各国政府资金金融化运作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王蒙,不久前在广东中山大学就中国当代文学问题进行演讲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然后他自己回答道“就是因为作家自杀的太少了”。那么为什么自杀率越高就越容易出伟大作家呢?王蒙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是“创新就像一条疯狗一样追着我们”.二是“精英意识会让人走向孤独”。这两点,都会让作家感到痛苦和压力。  相似文献   

15.
双向FDI对于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如何通过合理的IFDI和OFDI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是一项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由于政府环境政策以及企业冗余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现有研究针对双向FDI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基于此,本文依据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要素联动模型,进而运用动态fsQCA方法探讨了“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十二五”规划时期存在“资源紧缺—双向搜寻”和“政策联动—外资融合”两种充分条件组态,“十三五”规划时期则存在“压力驱动—双向搜寻”和“环保补助—双向搜寻”两种充分条件组态,由此形成的绿色技术创新实现路径在构成要素上存在差异;同时开展IFDI和OFDI能够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但并非为必要条件;对于开展双向FDI但冗余资源欠缺的企业而言,在不严格要求高水平政府环保投资的前提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技术创新前因要素动态联动机制的相关文献,能够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位选择的中国工业生产企业空间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两区域两企业的区位选址模型分析企业生产成本、产品运输成本和需求市场规模对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为产业空间集聚提供微观经济学解释。两企业博弈的结果是在区域间产品运输成本较低、区域需求市场规模差异大和区域间生产成本差异高时,两企业会在同一选址形成空间集聚。中国的产业集聚实践经验证实了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李定国 《百科知识》2007,(2S):34-35
七窍,是指头面部的七个孔穴:一双眼睛,两个鼻孔,一张嘴巴和一对耳朵。提起“七窍流血”,人们往往会联想起横遭谋害或中毒身亡的惨状。然而,许多“致命伤”或“索命毒”并非都会发生“七窍流血”。相反,有时只是“一窍流血”,甚至七窍皆无流血之病症,却有夺命之灾。因此,就有必要识别“七窍流血”的惊与险。  相似文献   

18.
看到仓库里的货在一天天减少,业务员每天忙于送货,我暗暗高兴,觉得做产品就是那么一回事,早知道这样,就该早点出来创业,那样的话,我也会像那些我所认识的经销商一样成为家资百万、千万的“财主”了。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进步与熵增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能看到橡皮筋的分子结构,我们会发现它的结构在拉紧和放松的状态时是不一样的。放松的时候它的分子结构像一团乱麻交织在一起。而在把橡皮筋拉长的时候,那些如同链状的分子就会沿着拉伸的方向比较整齐地排列起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状态:一种是自然,或者自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结构呈“混乱”或“无序”状。而另一种是在外界的拉力下规则地排列起来的状态。这种“无序”的状态还可以从分子的扩散中观察到。用一个密封的箱子,中间放一个隔板。在隔板的左边空间注入烟。我们把隔板去掉,左边的烟就会自然(自发)地向右边扩散,最后均匀地占满整个箱体。这种状态称为“无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世界两大跨国公司在芳族聚酰胺纤维方面的研究以及双方为争夺该产品的国际市两而引起的一场争端。这种新纤维先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72年以“凯夫拉尔”的商名投放市场,后来由于荷兰阿克苏公司研制并销售的商名为“特维龙”的聚酰胺纤维与杜邦公司的产品几乎相同,从而导致两家公司关于这种新纤维的专利纠纷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这场争端直到80年代末才以双方战成平手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