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子兵法》诞生于春秋末期,它是中国古代战争实践的高度凝练与升华,自诞生之日起就被世人高度关注。从上古至清末,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四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传承,弘扬;两汉时期:应用、整理;魏晋隋唐:注疏、拓展;宋元明清时期:形成两条主流传承系统——《武经》与《十家注》。《孙子兵法》贯通中国兵学史,并成为中国兵学发展历史上的支柱与轴心。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 ,齐人孙武以兵书十三篇流传至今 ,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大多数情况下 ,《孙子兵法》是以其本来的面貌即兵学精典为世人所认识所应用。可是 ,近年来 ,《孙子兵法》又饮誉于管理学界、外交学界、军事心理学界等 ,其中 ,尤以将《孙子兵法》中的某些原理、原则、策略应用于经济管理的研究较为深入广泛。然而 ,将《孙子兵法》应用于高校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这方面做初步探索。一、孙子兵法与高校管理的主要不同点《孙子兵法》作为军事著作与高校管理不是同一领域的学问 ,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其一 ,《孙子兵法》与高校…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就被不断地阐释和研究,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和文字,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其蕴含的哲理奥义更是在许多领域启迪着人们思考,指导着人们实践。《孙子兵法》在商界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个别指导原则的应用初级阶段;理念与原则全方位应用的阶段;系统运用的现代阶段。在现阶段,《孙子兵法》的研究已经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其应用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具备了丰实而深厚的基础准备,兵法经营的构建应该纳入孙子兵法研究的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已逾千年,出版的相关著作蔚为大观,迄今已有45种文字译本,发行遍及全球各地,对传播《孙子兵法》发挥了巨大作用。依据《孙子兵法》东传西渐的流传经历,按时代进程,《孙子兵法》在国外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东传初始时期、西渐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兴盛时期和21世纪以来繁荣时期。《孙子兵法》在国外的传播,展现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孙子兵法》流传到国外,并受到了重视。《孙子兵法》在中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此后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相对于日本来说,《孙子兵法》传入欧美的时间相对比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有英文译本问世。如今,《孙子兵法》在欧美已备受军、政、财、商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信赖。  相似文献   

6.
对近百年美国《孙子兵法》研究的基本情况、美国对《孙子兵法》的翻译与研究、美军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运用、美国其他领域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应用,以及美国《孙子兵法》研究的特点等进行梳理,以推进《孙子兵法》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在域外传播已逾千年,其影响越来越大,并形成世界性孙子研究热潮。迄今《孙子兵法》已有40余种文字译本问世,发行遍及全球各地。《孙子兵法》走向世界,大致经历了东传萌芽时期(2世纪?—1771年)、西渐兴盛时期(1772—1980年)和全球繁荣时期(1981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研究《孙子兵法》域外传播历史,对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约在四五世纪,最迟不晚于6世纪。吉备真备并非《孙子兵法》引进日本的第一人。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奈良时代至室町时代(710—1603):秘藏家传时期;江户时代(1603—1868):刊印注释时期;明治时代至今(1868—)融合拓展时期。各时期研究呈现不同特点,从而使日本成为应用《孙子兵法》最为普及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孙子的事迹得到丰富,军事才能受到推崇;《孙子兵法》的文本几经整理,为后世《孙子兵法》的传本提供依据;《孙子兵法》的言论被广泛征引,成为秦汉学者阐释军事思想、评价军事人物和提出军事策略的依据;《孙子兵法》的思想在战争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些方面体现出秦汉时期孙子学的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孙子学的发轫时期。  相似文献   

10.
黄彩燕 《文教资料》2011,(7):100-102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编年体史书《春秋》诞生。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史学,体现为编年体史书的日益完备和史学领域的拓宽。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与商战之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孙子兵法蕴含的宏大智慧对于企业经济运营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分析了兵法与商道之间的智慧互用空间,并就商战竞争中如何借用孙子思想,进行信息管理、战略决策、运营策略、组织管理做了详尽解析,同时指出,商道借鉴孙子兵法应当变通活用,避免庸俗曲解,力求中西结合。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是战略学的经典名著,用《孙子兵法》智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三方面的价值:一是知己知彼,努力把握金融危机的本质,保障金融业的平稳运行;二是审时度势,因敌变化,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转移,保民生、扩内需、促增长;三是趋利避害,以迂为直,抓机遇求发展,以技术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的论点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求证。《孙子兵法》十三篇,撰著在吴国,问世在吴国,离不开吴国的国情和吴地文化特征。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以书干阖闾……庶必见用”,显示吴文化属性的特征。为适合吴国的强国称霸需要提出“进攻战略”、“攻心战术”、“诡诈战法”等新的战略思想,体现吴国军事文化特征。在兵法各篇中较多反映吴国地形地貌,充分显示江南自然环境特色。吴国军队编制以及寿梦时“吴始益大,称王”和“专诸之勇”都翔实应用在孙子战略谋语中。研究《孙子兵法》与吴文化,就能深入了解孙子著述原意及《孙子兵法》的精髓和真谛。  相似文献   

14.
对《孙子兵法》的非军事研究,以经济领域的应用最早亦最有成就。对有关兵法经营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简要介绍,总体情况是,中国是将《孙子兵法》用于商业经营最早的国家,但后续研究相对落后;日本是域外《孙子兵法》非军事研究应用最早的国家,成果也最为丰富;韩国兵法经营研究起步较晚,但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硕博论文;西方国家如法、英、德对非军事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相关著作也逐渐增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美国走在了前列,相继推出了既有理论深度又影响较大的著作。建构兵法经营学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作为《孙子兵法》的故乡,应正视差距,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国外的研究成果,利用本土优势,在"兵法经营学"构建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兵学的经典之作,近代尤其是1937年全面抗战后对《孙子》的研究可谓盛极一时。近代早期西方军事学在华传播之时,《孙子兵法》作为传统兵学代表被冷落一旁,抗战开始后,它的重要地位一再得到强调,并被近代中国知识人反复研究,这个现象本身就传递着意味深长的信息。对民国时期的《孙子兵法》研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考察了近代军事学人在融合中西兵学上所做的努力与思考,并对融合中西兵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同时,还以民国《孙子兵法》研究为视角,研究了西方军事学在民国的传播情况,揭示了学术传播的语境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日益受到西方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其原因,首先在于其超越时空的巨大理论价值,其次,《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兵学的代表作,对于反思西方军事理论,弥补其中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因为它所提示的军事原则契合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孙子兵法》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如何应用也存在一些亟待研究理清的问题。应用好《孙子兵法》,应坚持和把握几个要点,要全面系统、要把孙子思想放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下考察、要学习孙子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要把应用上升到战略层次、要取精华去糟粕等,并通过“准”、“新”、“实”、“俗”等四条途径去深化对《孙子兵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管正 《滨州学院学报》2006,22(5):140-145
孙子兵法的原理、方法适用于现代行政管理,而且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现代行政管理实践中,《孙子兵法》中关于“国事为重”、“将为国辅”、“视卒如子”、“以法治军”、“知者必胜”、“谋略取胜”、“求之于势”、“以变应变”等理论转化为行政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行政管理就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