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歌曲不同于通俗歌曲、歌剧选段、民间歌曲、儿童歌曲和创作性歌曲等类型.艺术歌曲的主要特点是采用著名诗歌来作歌词,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艺术歌曲的曲调表现力强,作曲技法与表现手段较为复杂,其伴奏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歌曲《早发白帝城》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词歌曲是中国声乐作品宝库中的瑰宝,《早发白帝城》便是其中之一。《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秦西炫结合当时历史背景,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将其谱写成一首借古喻今的古诗词歌曲。深入分析该作品诗词、作曲创作背景及情境是演唱处理作品的前提。准确把握歌曲的速度与力度、咬字与吐字以及装饰音的艺术处理是演唱该歌曲的基础,尤其是对颤音的运用和把握,是处理该歌曲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事物的发展是由简到繁,生命的起源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作曲技法同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性到多样性的演变过程。本文主要从织体技法入手,结合和声、调式等技法讲解作曲技法的演变过程: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无调性音乐。  相似文献   

4.
正就中国乐器古筝的作曲技法而言,可分成传统古筝作曲技法和现代古筝作曲技法,并从技法的不同来对照传统古筝作曲技法和现代古筝作曲技法。具体则结合时间、历史、地域、民俗风情、时代精神、弹奏技法、作曲家情感来参照,研究时不容忽视古筝的弹奏技法,作曲技法应把弹奏技法考虑在内,从而才能更好地弹奏,并贴切乐曲的风格特征的韵味。如今,古筝作品越来越多,创作风格也各式各样,就古筝作品的种类来浅论,个人认为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王锡仁音乐作品特色漫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籍作曲家王锡仁创作的歌剧《红珊瑚》是建国以来的优秀民族歌剧之一,他作曲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父老乡亲》等歌曲亦广为流传。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体现在民族风格和民族情感的有机结合上,也体现在借鉴戏曲、民歌手法和发挥现代作曲技法的有机统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陆在易创作的《望乡词》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此曲语言优美协调,旋律果敢苍劲,词曲贴切,将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创作技巧相结合。本文将从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咬字等方面,结合自身演唱实践,通过对歌曲《望乡词》的细致研究,进而更加熟练的理解和把握该作品。  相似文献   

7.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十二音"作曲技法随着远洋留学生带回中国,但真正的发展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罗忠镕在这一阶段写作了以"十二音"为技法的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歌曲选自东汉时期同名古诗《涉江采芙蓉》,罗忠镕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我国传统五声音乐以及作曲技法相结合。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和声还是旋律,以及十二音音序的选择无不淋漓尽致的展现罗忠镕先生对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特色的融合。使其成为极具意义的一部作品。笔者以《涉江采芙蓉》为例,探讨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特色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歌曲创作模块在高中新课程音乐课上主要是开发学生音乐创造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歌曲创作的兴趣,着重在歌曲实例欣赏分析中渗透歌曲创作技法的知识并进行即兴创作实践活动,寻找歌曲创作的规律与灵感,感受歌曲创作带来的成功喜悦与成就感,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羊鸣先生是我国歌坛上的长青树。他创作的“山歌向着青天唱”“我爱祖国的兰天”“红梅赞”等歌曲奠定了他在歌曲创作领域内的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抒展、民族风格浓郁见长。在各种思维方式.创作理念、创作手法繁复纷呈的今天,老作曲家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新的探索,创作了许多在思维观念、作曲技法、风格、形式等方面与过去不一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充分显示了作曲家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出新的勇气。文章对他的几首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相信会对广大歌曲作者在创作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送别》是一首由美国人约翰·P奥德威谱曲、李叔同填词的歌曲,李叔同是将西洋艺术引介到中国的先锋人物,是最早应用西洋作曲技法作曲的人之一,除了他本人作词作曲,他喜欢选用西洋的曲调配上自己的词的创作方法以达到推广西洋歌曲及作曲法的目的。他选曲配词的歌曲极为优美和谐,如《送别》,它对离愁的渲染一直感染到今天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小宇宙》是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一套钢琴练习曲,在作曲技术上它几乎概括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新音乐各种风格和种种技术手法,是一部二十世纪作曲技术的“小百科全书”。本文通过其中第一百四十一首《主题与倒影》作曲技法的分析,从中管窥出巴托克在《小宇宙》的创作中一些常用的现代作曲技法,以期能够对研究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民乐创作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二胡狂想曲系列作品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是近年来海内外民族器乐大赛必奏曲目之一。本文通过对王建民四部狂想曲中《第二二胡狂想曲》的作曲技法研究,试图探讨现代作曲技法对民族器乐作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从业者开始从民族音乐中寻找创作灵感,应用现代作曲技法,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的创作当中。本文介绍了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元素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由佘吐肯写词、祝恒谦作曲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歌曲创作的经过,并对这首歌曲旋律的形态和创作的素材进行了研究,歌曲虽然是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今天重温这首歌曲,仍然给人以鼓舞。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锡伯族人民的思想和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关于聂耳歌曲创作成功的原因,我在《聂耳歌曲创作成功之道初探》一文中作了初步探讨,并较多触及到以前学界很少注目的聂耳的一些“弱点”:没有受过专门的作曲技能训练,作曲技能并非出类拔萃;民族民间音乐底蕴还谈不上深厚;就其短促的人生历程来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音乐形式,它巧妙地将古代诗词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这种音乐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意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其中,《满江红》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通过对《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词曲和演唱处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中国古诗词歌曲所蕴含的意境,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歌曲《红梅赞》节选于歌剧《江姐》,它是由我国著名的作词家阎肃填词的,由姜春阳、金砂、羊鸣作曲,是一首抒情心理歌曲。姜春阳三人采用了新颖的演唱技法,巧妙地以音乐形象展示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奋力抗争、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文章将对《红梅赞》的词曲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歌曲《红梅赞》演唱风格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术是现代作曲家勋伯格所创。这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作曲技法之一。以《钢琴组曲》(0p25No1)为例分析十二音序列创作技法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题将浅谈施托克豪森在作品《曼特罗》中所运用的作曲技法——公式作曲法,试图通过对施托克豪森的创作理念及《曼特罗》的音乐分析挖掘作者深层次的作曲追求.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音乐制作在作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音乐正在对社会音乐生活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由于计算机音乐集作曲、演奏、指挥、录音为一体的本质特点,使得传统的作曲教学和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和革命性变化,它开拓了创作技法的广阔天地,衍生出电脑作曲的新思维,达到音响与创作的同步。试图对计算机音乐优化作曲教学与音乐创作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