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提琴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皇后,它在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民族风格浓郁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之作在创作上既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与风格,同时在演奏上又吸收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丰富了小提琴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推动了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进程.通过分析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历程、中国传统音乐对小提琴演奏的影响、中国民族化小提琴作品的艺术特点等三个方面,以期对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作出较为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小提琴艺术已经融入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个世纪,小提琴艺术已经在中国全面的传播开来,融入到日常生活和专业研究等各领域之中,成为雅俗共赏的音乐艺术。中国的小提琴艺术目前已成为世界小提琴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一个音乐潮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对本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便于我们更为清晰的分析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和发展过程,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小提琴在中国早期发展的状况,从最初进入国内发展至构成教育、演奏、文化交流等较完整的文化格局,结合音乐史与音乐分析的方式,探索小提琴艺术在本国发展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民族化,即音乐家遵循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规律,运用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并使其呈现出民族之韵味及相应的风格。民族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生长而富于生命力的东西,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探索,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自小提琴传入中国,众多优秀的音乐家在尊重中华音乐美学审美的基础上,找寻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的独特规律,这对于当代小提琴艺术的创作发展具有导向性意义,为中华音乐艺术之林培育了新的艺术形式,为丰富中国音乐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4.
承载了西方审美情趣的小提琴,自被传入中国开始就被赋予了特殊的艺术特征。在长久的发展中,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家们逐步意识到中国小提琴必须走民族化道路,这不仅是中国本土音乐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举措。笔者以中国的小提琴音乐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现状,旨在揭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小提琴演奏艺术既要传承传统经典表演的艺术形式,又要不断改革创新,与现代音乐艺术表现方式相结合,创造出丰富、新颖的小提琴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从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将小提琴与现代音乐碰撞结合,形成新的音乐形态;同时还要将小提琴与新媒体结合,让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气息。  相似文献   

6.
学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发展史的意义在于:一、使我们全面了解小提琴音乐在我国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二、使我们了解了前辈音乐家为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所做的探索和贡献,他们为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可以使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与教训,展望未来,激励我们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小提琴音乐创作和小提琴音乐教育都已经成为我国音乐领域之中举足轻重的内容。迄今为止,小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百年时光,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让其既保存了西方音乐的特色,同时又融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元素。  相似文献   

8.
起源于欧洲的小提琴是世界音乐史上公认的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小提琴音色细腻、韵味独特、富于歌唱性,享有"乐器皇后"之美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力量的提高,人民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小提琴的音乐艺术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都有小提琴专业,社会上涌现许多少儿小提琴培训班,诞生许多小提琴家和教育家,创造出具有我国少数民族特性的小提琴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中国小提琴艺术不仅扎根于群众的心,而且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小提琴优秀作品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9.
小提琴艺术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小提琴教学中艺术与技术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演奏实践中,要力求演奏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很好地表现音乐的美妙,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演奏作为一门音乐艺术,演奏技巧和艺术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演奏技巧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小提琴演奏技巧,充分展示音乐的本质魅力,达到技巧和艺术共鸣的演奏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看法,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小提琴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今天,电影艺术里出现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那就是电影音乐,而电影小提琴音乐是其较为显著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小提琴音乐应用于电影中的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效果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以期在更多的艺术领域充分发挥小提琴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明末清初“百年海禁”的取消与通商的恢复,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大批传教士来华,小提琴也成为了艺术传播的重要使者。本文选取清朝宫廷中的小提琴音乐活动为视角,初步探讨中国人的西洋音乐观,从而分析西方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二胡艺术发展的百余年时间里,受到了来自多种艺术门类的影响,也因而形成自身兼收并蓄、表现能力强、音乐形象塑造范围广的特点。其借鉴的音乐种类复杂多样,既包括了琵琶艺术、古琴艺术等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又包括了小提琴、钢琴等西洋音乐,而其中对二胡影响最大的,则要属同为贡献乐器的小提琴了。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二胡演奏中对小提琴艺术的借鉴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为二胡音乐在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当属马思聪,他开创了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的一条新路,"马思聪模式",即"利用民歌进行创作"的新途。这也是继"司徒模式"后,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的另一条路。而本文主要是从马思聪小提琴作品中所选取的民歌曲调进行分析,来探究马思聪创作中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倩 《音乐世界》2020,(2):84-87,F0004
近年来,我国艺术院校小提琴专业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师在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同时,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强化师生协作性和艺术实践性,不断探索和更新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专业小提琴教学模式、艺术实践、音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小提琴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婷婷 《文教资料》2012,(28):65-67,97
21世纪以来,我国小提琴演奏艺术飞速发展,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通过检索《人民音乐》等七种音乐类核心期刊上以小提琴为主题的文献发现,该时期小提琴艺术的理论研究正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不过,相比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水平,还存在差距;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等,亦是该时期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对马思聪小提琴演奏艺术作具体探讨,深入剖折马思聪小提琴艺术的特色以及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艺术在西方小提琴音乐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本文对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制造业、小提琴演奏技术、小提琴作品、小提琴作品体裁形式、小提琴教学、小提琴教学著作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此探究巴洛克时期小提琴艺术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9.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我国作曲家将戏曲元素运用到小提琴作品中,创作出大量的即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风格又展示出小提琴音乐特质的作品。这些形式独特的作品,拓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为演奏者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艺术平台。本文将从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历史、小提琴演奏与戏曲艺术融合等方面分析戏曲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小提琴演奏是一门演奏技巧与艺术具有着密切关系的音乐艺术。若想更好的呈现小提琴演奏就需要处理好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以此将小提琴的音乐艺术魅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笔者针对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小提琴艺术魅力的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