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文化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基于我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传统的融合进而打造的具有中国独特韵味饱含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运河谣》正是融合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戏曲、民歌、民俗等创作而出的表现民族气质的中国民族歌剧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作品音乐内容、音乐美学的角度对《运河谣》这部作品做简要分析,以期大众能对这部作品带来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体性特点更利于人类情感的表达。演唱者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一字一腔都传递着内心的情感。对于声乐教师来讲,这一切美的因素都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歌剧《运河谣》唱段《来生来世把你爱》在国内各大声乐比赛中被广泛传唱。因此,研究这部作品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教学以及提高歌者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河谣》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歌剧,在创作出来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歌剧实现了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与现代化音乐文化的高度融合与联动,使得音乐旋律变得非常优美,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的喜爱.本文先阐述了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接着分析这部歌剧的音乐特点,最后结合歌剧《运河谣》的几个重要唱段探索其具体演唱策略,使得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笔者国经典原创歌剧——《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隆重推出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采用民族唱法为载体,京杭大运河作为故事主体,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上的曲折离奇的故事娓娓道来,见证了剧中人物在运河上的跌宕起伏的命运和大起大落的人生。当笔者欣赏到歌剧院欣赏到这出波澜壮阔的民族歌剧时,只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它。在欣赏它的过程中,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特别是《运河谣》中流畅的线条、耐人寻味的唱词、别具匠心的伴奏都深深地吸引了听众、打动了听众。笔者感觉当时笔者的内心是完全敞开的,任由那些美丽的音符在笔者的身体里流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歌剧《苍原》中的咏叹调《情歌》,用西方歌剧的音乐结构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呈现中国民族特色的经典唱段。在演唱时应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充分挖掘音乐内在的民族元素,展现作品其特别的民族情感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诸如《木兰诗篇》《运河谣》等一批新作的推出,民族歌剧的创作已驶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这就要求民族歌剧演唱的教学也要相应的跟上歌剧创作发展的步伐。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半轻声唱法为例,探讨提高歌剧演唱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我国国家大剧院以"长征"为题材,精心创作的中国原创歌剧《长征》中的歌唱选段,讲述了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表现了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对红军战士深厚的鱼水深情以及爱戴之情.本文从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处理两方面入手,旨在演唱中进一步加强作品理解,提高舞台表现能力,从而准确地诠释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歌剧《党的儿女》选段《万里春色满家园》是目前国内舞台经常演出的中国经典歌剧选曲之一。文章以歌剧选段《万里春色满家园》的创作特点为中心,将创作和演唱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对曲式创作特点、塑造的人物形象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民族歌剧《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第一部原创民族歌剧"。此剧动员了国内顶尖的创作团队。由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著名导演廖向红担任其导演,黄维若、董妮一起进行编剧,该剧以京杭大运河为全剧背景,通过描述水红莲(雷佳)的深情与勇敢、秦啸生(王宏伟)的忠诚与正义、关砚砚(王莉)的温柔与脆弱、张水鹞(孙砾)的狠毒与奸诈,用这些人物鲜明的个性和惊天动地的真挚感情,诉说了水红莲、秦啸生、关砚砚之间的凄美感人的故  相似文献   

10.
《情歌》选自歌剧《苍原》,是经典咏叹调之一,在美声歌唱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演唱好这首咏叹调必须对歌曲创作风格、创作背景,人物形象以及曲式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对呼吸的控制、音色的处理、语言的处理以及声音的把握有深刻的见解和感受,并结合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该作品的情感有准确地把握和处理,才能更完整地表达该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他集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歌剧是最重要的创作形式。他的歌剧善于用不同的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把独唱形式作为展示戏剧性冲突和掀起高潮的重要手段,起到渲染氛围和剧情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歌剧选段《何处寻觅美好时光》情感表现与技巧处理的分析,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莫扎特歌剧的风格和演唱技巧,使理论研究与演唱实践相结合,从而更为准确的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12.
《唐·璜》是莫扎特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莫扎特对采琳娜在歌剧中的成功塑造,使得歌剧更加富有艺术生命力。本文以著名歌剧选段采琳娜咏叹调《鞭打我吧》为切入点,使得采琳娜真诚、俏皮、可爱的普通农女形象浮现在眼前。通过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以及作品内容情感把握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如何使歌者更好理解、把握、再创造、演绎好采琳娜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歌剧艺术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传入中国后,中国的艺术工作者也将歌剧与本民族的曲调进行了结合,产生出了一批优秀的歌剧作品。其中歌剧《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白毛女》中《杨白劳》选段以它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也成为了众多声乐工作者喜爱的声乐作品。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演唱感受出发,从歌曲的时代背景,音乐特征,演唱技巧和感情处理三个个方面,深入剖析歌曲《杨白劳》,从而更好的进行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4.
歌剧选段中角色的心理过程蕴含多个"动作任务"。结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以创造角色的心理任务为结合点,把心理任务转变为动作任务运用到歌剧表演中来。围绕角色塑造及其演唱处理的中心任务,通过对歌剧选段的剧情及词、曲的剖析,将选段《父亲的哀伤》划分为两个贯穿动作,并对每个贯穿动作和其中的歌剧表演任务进行二度创作的微观研究,最终体现出歌剧选段"最高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歌剧是西方重要的表演艺术之一,以歌唱和音乐作为表达剧情的主要方式。歌剧《伤逝》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将我国的文学作品用西方歌剧的形式呈现,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是我国第一部侧重心理表演的抒情歌剧经典名作。本文以咏叹调《不幸的人生》为研究分析对象,从咏叹调的创作背景、剧中人物个性的剖析、作品情感的处理、巧妙生动的二度创作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从主人公心理情感变化与个性特征着手,结合自身的长期学习与舞台表演经验,对作品《不幸的人生》的情感表达和呼吸技巧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演唱者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6.
民族歌剧艺术是我国艺术工作者在借鉴欧洲歌剧的基础上,融入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化和民族艺术,创作出的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自从我国进入世界市场之后,我国文化、艺术表演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经过改良的传统戏曲、歌剧层出不穷,为民族歌剧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木兰诗篇》作为第一个将古代文学与现代歌剧融合的新型民族歌剧,在我国民族歌剧艺术领域具备里程碑意义.本文将以《木兰诗篇》第三乐章为例从中国歌剧发展、重唱及创作分析、民族歌剧创新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无论在作品创作还是在演唱上都具有民族性的风格特点,而风格特点决定了在演唱中要体现出韵味。本文在探讨和论述民族声乐艺术中风格和韵味的基础上,通过对歌曲《运河谣》的分析,探索了如何在演唱中实现风格与韵味的结合。以便能够对此首歌曲的演唱有着充分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应当在风格把握的基础上表现韵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民族歌剧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已经成为一朵璀璨的花朵,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歌剧《苍原》创作于1987年,成为了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经典之一,是中国歌剧发展中的一部黄金著作。其中这首《情歌》就是其中的主要唱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贯穿整部歌剧,每一乐章都有出现,笔者将对于该歌剧进行简单介绍,并且从作品的情感处理、气息控制两方面分析其中的演唱技巧。此唱段受到了广大声乐学习者的喜爱,并拿它来作为提高演唱技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根据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并创作的三幕歌剧《茶花女》在音乐史上堪称杰作。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古典歌剧,讲述了一位巴黎上流社会名媛悲情的一生。本文主要从歌剧的创作、薇奥列塔的部分唱段等方面来分析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在歌剧中的音乐表现,以便能够使这首作品的声乐演唱者和教学者更好、更准确的去把握歌唱中的人物心理状态和对作品的情感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歌剧的民族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人物与语言的民族化、形式与风格的民族化三大理论层面,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成功之路。20世纪40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大地之歌》《秋子》等作品,在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特点、演唱特点、表演特点等方面起了先行作用。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步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并对后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