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声乐的种种特殊性,使声乐教学这门学科更加复杂化,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声乐教学中范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声乐"唱弹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综合性音乐素质薄弱的问题而展开,通过歌唱、弹奏、编舞三者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感性素质,为增强幼儿教育师资整体水平奠定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声乐的教学方法很有多种,"范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声乐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范唱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声乐教学中"范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范唱"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中的范唱,是塑造音乐形象,借以感染和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结合范唱与音乐教学范唱的进行、范唱的准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唱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对歌唱艺术进行探索的专业著作。虽然它研究的是中国古代的戏曲演唱现象,且文字简扼,语言难懂(为宋元语言),令今人读来颇为费解。但经过后人对其精辟言辞的不断研究,《唱论》中对歌唱理念的高度提炼,使历代歌者从中得益匪浅。相比现在大量的国内外声乐文论,《唱论》中许多声乐理念的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它对我们当今的声乐教学仍有着实际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三种角度再次审视《唱论》,意图找出和再次认识《唱论》中的歌唱理念对当今声乐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启示。以期更好地体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声乐教学过程中范唱方法的分析,说明范唱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要想运用好范唱方法,就要努力的学习,探索和提高范唱水平,在教学中逐步掌握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使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在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下。成为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演唱者。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堂教学是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教师自己就必须要以饱满、准确的情绪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范唱作为唱歌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声乐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意在说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嚼、用、创”教学模武的含义。井结合实例重点阐述了选种教学模武是如何应用的以及实施时的课时分配情况。  相似文献   

9.
范唱是歌曲教学中的表率性活动。它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一堂课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和欲望,那么,如何在声乐课中做到“范唱美”,使新歌范唱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呢?我认为教师好的范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直接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形成初步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王伟平 《天中学刊》2004,19(4):122-123
模仿是人的本能,艺术教学中存在模仿,声乐教学中也有模仿歌唱,模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模唱能改善发声状态,积累丰富音色形象,积累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方法。但模唱不当会破坏声带健康,阻碍声乐训练的进展。模唱者应用其利,去其弊,发挥模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新唱”的形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中外名曲,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新唱的必要性,然后将配曲《桑塔露琪亚》与古诗词《关山月》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新唱,最后提出几点将“古诗词新唱”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文学素养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中运用浏览性泛唱,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地区的中外曲目的了解和认识。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觉。  相似文献   

13.
本人从事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多年,从教材的选取、声乐训练的过程、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考试的模式等多方面来看,现在的高师声乐课堂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一直想要突破的。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还是传承着以往音乐专业院校旧的教学模式,高师音乐学院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的,所以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风格带到了师范院校中,从教学、教材、教法上都没有创新,只是把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方法直接搬到了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课堂。师范专业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师范专业的声乐课堂,不是以培养歌唱家为目的的,而是培养专业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要打破原有的,传统声乐教学的上课模式,实现声乐课程的多元化、开放性、互助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发现力和创造力,重视其师范性、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声乐“跨界”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鲜明的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单一的声乐演唱风格既不适应大众在新时期的审美趣味,也不适应演唱者个体的审美情趣。进行声乐“跨界”教学探索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对当今的声乐教学尤其是师范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本文主要侧重论述了在传统的声乐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声乐艺术的多样风格的科目,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导师一贯制和实行声乐艺术民主化教学,以及考试方式的改变等等。  相似文献   

15.
轻唱和哼唱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使歌唱发声更加完美多样化,有必要通过正确的训练途径掌握轻唱和哼唱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对高师声乐教学中“范唱”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唱是声乐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范唱的目的旨在通过教师的歌唱发声技术动作演示和演唱表现展示等教学示范行为,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演唱提示。通过范唱,教师不仅可以进行正、误两种类型的技能技巧方法演示,并借助演示活动帮助学生弄清、弄懂歌唱技术要领,还可以通过实际歌唱发声艺术效果的演示,实施作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展示,向学生直观地传授声乐演唱技艺。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所以其课程教学都要紧紧围绕“幼教”这个专业特点展开。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它的教学同样也要突出“幼教”特色,才能为幼儿园输送合格的、专业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授课理念和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为高校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儿歌表演唱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实践意义及可行性策略,并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8,(1):127-130
幼师的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艺术类院校,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在研究瑶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基本特征基础上,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提出在幼师的声乐教学课堂上灵活借鉴瑶族民歌载歌载舞的演唱方式、丰富的润腔技巧、默契的多声部配合、出口成章的即兴对歌等形式,提升幼师声乐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唱论》作为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部论述民族声乐艺术的专著,在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发展史中,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唱论》中所述之歌唱方法,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够严谨和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也为后世的声乐演唱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演唱者应借鉴《唱论》所述之演唱方法,并结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予以一定程度的创新,才能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