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乃侠 《考试周刊》2012,(88):180-180
工作以来当了十一年的班主任,几乎每学期都开家长会,但回想起来总觉得缺乏新意,收获颇少。对于家长来说,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开家长会时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开家长会时总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有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甚至以“父亲出差,母亲加班”来搪塞老师,不让家长来开家长会。家长会本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流、协调的机会,但它背负了太多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2.
<正>你肯定知道,每个学期都要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虽然没有我这个学生的位置,但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家长会,顾名思义,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会议,说的大都是有关我们学生的事情。对老师而言,开家长会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家长们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例如家庭作业应该如何完成、应该培养哪些习惯等等。对家长们而言,在家长会上可以了解到自家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可以询问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我们学生是最不喜欢开家长会了。每逢听说要开家长会了,大家会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卖力,以换取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表扬。  相似文献   

3.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4.
晓照 《家教指南》2004,(5):35-35
当自己的孩子踏入幼儿园直至高中毕业,去开家长会成了家长们必须做的一项义务。似乎几十年家长会都是一个模子:班主任老师介绍本学期的学校要求,分析上学期出现的问题,还介绍每个孩子的情况。孩子成绩好的家长喜不自禁,孩子各方面差的家长觉得很没面子,一旦遇上个水平差的老师,会使一部分家长无地自容,恨不得家长会早点开完,一溜了之……家长会应该是一次家校沟通、共同提高的联谊会,如同一次盛宴,是来宾们开怀共庆的最佳机会,笔者耳闻目睹过许多有创意的家长会,都会使家长们难以忘怀,开好一次家长会,会使家庭学校增进一次凝聚力。家长会的…  相似文献   

5.
对父母而言,11月意味着在感恩节假日前去学校开家长会。每年的家长会向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重要途径。对于许多父母来说,他们足第一次一对一地面对同他们的孩子每天共度6个小时的老师。两个孩子的母亲,贝利弗落小学家长教师联系会前主席安迪娅·柯多瓦认为:“与老师保持联系的确非常重要。由于许多家长都要上班,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到教室里去亲眼看一看孩子们的学习状况,而且,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84):168-169
<正>学校每学期总要组织一两次家长会,这本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好时机,可是,家长会真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并不尽然,有调查显示,36%的学生听到开家长会心情就会紧张,担心老师告状,害怕家长打骂,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此外,在家长会后,有11%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原本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没想到得到相反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校区开始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家长会。一、明确家长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因为爱你     
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就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朱老师还说,这次会议很重要,能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家长会当然要公布每一位同学的成绩。但小琴怕开家长会,并不是她考得不好,而是这次家长会她爸爸不能来。朱老师问:“谁的家长不能来,请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教师广泛接触家长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工作中最普通、最经常的事。在一些教师的印象中,开家长会无非是先向家长介绍班级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然后由科任教师谈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最后向家长提出要求,宣布散会。这种程序已经形成模式,家长也早已习惯。可对一些“学困生”的家长来说,由于在家长会上听到的经常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或指责,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一比,觉得自己孩子啥也不行,往往开完家长会后带着怨气、怒气给孩子一顿严厉的指责或打骂,造成孩子怕开家长会和家长不愿去开家长会的局面,家长会所起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因为爱你     
小琴因为妈妈是哑巴而不想让她参加家长会,可是妈妈后来还是来了,因为她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要把爱撒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  相似文献   

10.
正家长会,我像在单位开会一样,径直走到后排,随便找了一个位子,准备坐下来。班主任老师却说,每张课桌的角上都贴着孩子的名字,请大家找到各自孩子的座位,坐到他们的位子上。她又补充了一句,这很必要。教室里一阵骚动,大家寻找着自己孩子的座位。所有的人都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座位,然后,重新坐了下来。还有两三个座位是空的,看样子,这几个座位上的孩子的家长,没来参加家长会。家长会开始了。老师扫视了一遍大家,说:"各位家长好,这是我们第五次开家长会了。"家长会每学期都开一次,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  相似文献   

11.
校园扫描     
前不久,宜丰县澄塘故村小学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会上,家长们畅所欲言,肯定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做出的成绩,对学校今后工作还提出了积极建议。他们纷纷称赞这个家长会开得好。家长们说,看到孩子们做的那些泥塑模型,感触很深。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能凭想象做出各种不同形象的泥塑模型着实不容易。这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如此既培养了孩子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家长还建议学校与家长建立学习联系卡,希望老师经常家访和开家长会,以便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家长会,谁都怵。你看:多调皮捣蛋的学生,一听开家长会立刻变蔫了;家长也不例外,桌上放着孩子们的成绩单,前后左右一对照,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成器。抬起头,耳朵里听着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介绍,听到心里就变成了:你的孩子这么差,家长是怎么当的;班主任心里也怵,家长来不齐,怕难堪,学生怕挨骂,不痛快。这家长会可不好开。好好一个家长会,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深思熟虑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召开一次特殊的家长会。同样的教室,同样是那些面孔,不同的是桌面上  相似文献   

13.
班长的外婆     
开家长会,对于那些调皮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但这次,班长的外婆却让这些调皮孩子的家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相似文献   

14.
李娟 《班主任》2007,(3):23-23
每次开家长会前,我都认真准备;每次开家长会时,我都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然而,每当我请家长交流感受或介绍教育孩子的成功方法时,会场便立刻鸦雀无声,家长会成了“一言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了让家庭之间能更好地沟通,我与学生经过再三准备,召开了这样一次家长会——每个学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向同学和家长介绍父  相似文献   

15.
龚振 《师道》2003,(3):20-21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学生更是以“今夜有暴风雨”来形容开家长会时的感受。究其原因,传统家长会一成不变的形式、报忧不报喜的内容、不被尊重的感受,是造成家长会如此尴尬境地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家长会真正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我想,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形式,给家长会变变脸。一、变只有家长参加为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过去,我们的家长会往往只请家长参加,成为老师的告密会、家长的挨批会。家长来时心怀忐忑,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走时常常是满腔怒火,急于回家收拾孩子。学生在家更是不安…  相似文献   

16.
李卫东 《中国德育》2004,(12):34-35
不久前,有学校对全校60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最害怕老师说的话”一栏里,“明天开家长会”排在第3位。为什么学生这样怕开家长会?因为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老师在家长面前对他们进行的批斗会、揭短会、告状会,往往父母开完家长会后要对他们实行“秋后算帐”,所以他们不敢、甚至不愿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不通知家长、以种种借口说家长没空来、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来,我都害怕开家长会,不知如何更好地面对家长。新学年第一次家长会尤为难开,与家长不熟悉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开会前,学生总是笑着对我说:"老师,您可不要告我的状哦!"这无形中也给我带来了压力。为此,每次会前我总得与其他老师商量、探索,给家长留下好印象之余,也要让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给我。新生报到,我拎着学生的行李,送他们到宿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次孩子学校的家长会。这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家长会几乎每学期都要开。然而,这一次家长会及会后的《家长会专辑》(学生及家长的感言、随笔),却让我沉思许久。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爱心     
我小孙女所在的美国学校十分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其重视程度太令人感动了。她念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我也想跟儿子去见识见识。儿子跟学校电话联系后,老师答复说,欢迎我去学校参观,至于参加家长会,就要征得孙子的同意。我感到很怪,经儿子一番解释,我更感到新鲜。原来,美国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家长会不是像中国那样让家长集体听报告,表扬和批评甚至指责都当众公开进行,而是由老师分别和家长单独交谈,孩子表现得好坏优劣,只让家长(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本人知道。这样的家长会,一般一学期进行两次。学校…  相似文献   

20.
本学期即将结束,一些学校正筹备开家长会。对家长会,老师头疼,不知道该怎样开;孩子头疼,怕家长回来骂自己;家长头疼,怕孩子成绩不好,在熟人面前丢面子; 也有一些家长无所谓。家长会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