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南振邦 《学周刊C版》2021,(16):173-174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在音乐领域,各种唱法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将声乐教学推进了新的高度,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及喜爱。在当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对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意在使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非常迅速,歌曲作为最受人们喜爱的文化艺术,其主要发展出美声、民族和通俗等唱法。虽然三种唱法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三种唱法的融合成为当前歌曲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特点与关系,阐述了三种唱法融合的作用,并针对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融合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推动我国音乐教育和声乐教育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音乐及歌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是我国当前乐坛上齐驱并进的三种主要唱法,不仅社会影响较大,而且也是声乐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唱法。在经历了自身的历史沿革和发展之后,这三种唱法已经成为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声乐艺术体系和演唱艺术方法体系。虽然关于三种唱法的艺术风格、审美感染力的研究已经相对较多,然而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在唱法的技术和技巧层面上对这三者有清晰而又透彻的理解与把握仍然非常重要,同时这三种唱法还是音乐教学研究和舞台演出的扎实基础。基于这种考虑,通过对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的发声、共鸣、吐字等唱法的基本技巧的理论认知、实践阐释和比较研究,剖析三种唱法各自的强调要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声音形象特征,探讨三种唱法的共同规律和舞台演出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在歌手比赛中,按"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进行,数年来已形成一条约定俗成的划分法则.近日,京城音乐圈的专家们对它投了反对票,认为这样划分并不科学,中国音乐的比赛、教学有必要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了崭新的变化,音乐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在音乐形式和审美倾向等方面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浅析美声、民族与通俗这三种唱法的关系,提出字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合各唱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谈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 ,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问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是如何划分的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其实这三种唱法是在中央电视台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过程中产生和流传下来的。这三种分法是否科学 ,时有争议。歌唱艺术有很多流派 ,不同流派因审美观的不同与趣味追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方法的运用上也不会完全一样。下面分别谈一些看法。一、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实际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的 ,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 ,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音乐领域,通过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衍生出了“原生态唱法”的概念。加上中国音乐界现在公认的“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现在就有了四种声乐唱法。唱法的分类有其内在的规律,原生态唱法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理论界尚无定论,由此引发出对唱法分类的思考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不得不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全世界形成一种思潮,并对中国声乐产生了一定影响。后现代主义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主义的秩序性,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打破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界限,将三种唱法融会贯通,作品创作、表演形式,欣赏理念也都有了一定的创造性发展,并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多元化音乐主张。  相似文献   

9.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目前,在我国声乐被划分为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而这  相似文献   

10.
当今歌坛,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鼎立于世。对三种唱法的界定也基本趋于一致,但仍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拙笔想就这三种唱法谈一下自已的初浅的认识。美声唱法产生于意大利,约形成于十七世纪,有着严格的规范化条件;民族唱法同步民歌而产生,  相似文献   

11.
浅析新型声乐教学观与唱法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透视声乐教学的本质规律的同时,提倡模糊“唱法”的概念,把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等融合在一起,以音乐文化风格为主线,提出多种唱法相融的、开放的新型高师声乐教学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的由来、演唱的风格及特点.并对三种唱法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青歌赛是聚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声乐唱法的大型声乐比赛,本文主要介绍了青歌赛民族声乐的基本唱法,通过对青歌赛中民族声乐的分析,透析我国民族声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谭晶是融合通俗、美声和民族三种唱法为一体的一位优秀的中国青年歌唱家,近几年来在舞台上非常活跃。本文从谭晶的演唱风格、《在那东山顶上》音乐特征、谭晶对《在那东山顶上》的演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谭晶的唱法是多样性的跨界唱法,独特的尾音处理将《在那东山顶上》的藏族韵味展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青歌赛是聚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声乐唱法的大型声乐比赛,本文主要介绍了青歌赛民族声乐的基本唱法,通过对青歌赛中民族声乐的分析,透析我国民族声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把声乐划分为三种唱法,即欧洲传统唱法(中国称它为美声唱法)、中国民族唱法、欧美流行唱法(中国称它为通俗唱法)。有些人至今认为,只有欧洲传统美声才是科学的,其他唱法都不科学,甚至提出:中国民族歌唱演员、  相似文献   

17.
田旭春 《华章》2007,(7):164-165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我国习惯性化分的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当今音乐文化的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是如此。传统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已不在是我国声乐领域里的主流唱法,民、美声式的"中国唱法"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欢的一种声乐表演形式。笔者认为,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则代表着当今"中国唱法"的成功典范。本文通过研究吴碧霞特有的民族、美声演唱方法特点,从而为声乐教学与表演提供更多详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对于促进声乐教学与表演更加科学的向前发展,使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之优势相互合理的借鉴融合,更好地推进我国声乐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是集音乐学、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声学、语言学、哲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美声"、"民族"、"通俗"是三种风格.以往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错误理解应当纠正.  相似文献   

20.
如何用现代声乐理念理解“三种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是集音乐学、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声学、语言学、哲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美声”、“民族”、“通俗”是三种风格。以往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错误理解应当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