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意图 音乐活动中的节奏乐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节奏感、生动活泼的演奏形式深受幼儿喜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选择已配好节奏的乐曲给幼儿练习.对于已有节奏乐基础的中班幼儿,如何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成为一段时期来我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节奏乐的演奏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倾听和分辨音乐的节奏中,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乐曲的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及儿童发展水平,我们从感受音乐入手,学会倾听,结合语言、动作、体态、声势、图谱、打击乐等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在节奏乐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享受到节奏活动的快乐,感受节奏之美,发展幼儿运用节奏乐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从而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3.
吕奕 《学前教育》2007,(5):47-49
第一次活动 教材分析 第一次选用的是一段具有浓郁湘西苗族风情的音乐。在接触音乐后,我认为活动的落点应该在音乐欣赏上。音乐中丰富的节奏变化和热烈的曲风能够为幼儿在欣赏及表现音乐方面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活动将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运用语言、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等形式来表现乐曲中所蕴含的节奏。  相似文献   

4.
黄萍 《学前教育》2014,(1):56-56
活动由来 本次活动来源于班级系列主题活动“甜甜的”。其中有一则故事叫《老虎拔牙》,通过讲述、表演故事,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为了拓展音乐活动的内容,发挥音乐在主题活动与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创编了故事《小老虎吃糖》,用小老虎吃糖的声音和动作对应表现乐曲的固定节奏XX|XXX,并通过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的固定节奏,进一步强化幼儿对音乐节奏和音色强弱的感知和表现。  相似文献   

5.
音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音乐节奏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有效地开展音乐节奏活动,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是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探究了如何在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活动中进行有效指导,以期构建出符合中班幼儿身心特点的音乐节奏活动方式,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张生武 《学周刊C版》2020,(1):179-179
音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音乐节奏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有效地开展音乐节奏活动,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是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探究了如何在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活动中进行有效指导,以期构建出符合中班幼儿身心特点的音乐节奏活动方式,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沈瑶珣 《考试周刊》2014,(85):195-196
<正>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就成为幼儿教育音乐活动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何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呢?我选择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作为研究目标,初步探究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一、从寻找声音中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锐性并且让幼儿初步接触节奏。1.在音乐活动中模仿表现节奏,初步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冉梅 《今日教育》2006,(4):16-16
设计背景:本活动的产生借鉴了由香港教育学院黄蕙吟博士主编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下第七个主题活动月《开饭了》中的子分题《餐具音乐会》的设计思路。我设想通过幼儿动手操作,调动幼儿的兴趣,并能根据乐谱的设计有节奏的演奏乐曲。为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让幼儿享受打击乐的乐趣,我在活动结束中设计了让幼儿根据一段音乐自由演奏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9.
节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缺少节奏的音乐就像缺少躯壳的灵魂。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采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能够从幼儿出发,在幼儿声带发育尚未成熟的时期,引导幼儿通过节奏律动打开音乐学习的大门,理解并初步掌握音乐语言,增强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让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体现出丰富个性和生命活力。文章结合对奥尔夫节奏教学特点的分析,初步探究了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实践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崔明芳 《教师》2013,(1):116-116
一、案例背景 腰鼓文化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腰鼓活动能充分体现出各种韵律节奏、腰鼓鼓点等。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丰富节奏类型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欢庆腰鼓”设计并组织了“拥军花鼓”打击乐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充分感受乐曲浓郁的民族特色、欢快热烈活泼的曲调风格的基础上,在自由探索、主动学习,用鼓的不同位置发出不同的声音.为乐曲伴奏并配上打击乐器演奏的过程中.体验与鼓为伴,与鼓同乐的快乐,感受腰鼓民族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核心。培养幼儿最初的节奏感是音乐活动的基础,感受节奏是一种艺术享受,能帮助小班的孩子更好地理解简单的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对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及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是很有好处的。好的音乐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增强幼儿身心健康。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节奏感的形成还有待培养。绝大部分幼儿无法正确地合拍感受乐曲的节奏。为了帮助初小班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活动,体会简单的乐曲节奏,教师要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初步感知,奠定幼儿一生对音乐的感受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园的音乐活动区活动,是一种在特定的音乐活动区域里,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更注重通过音乐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注重孩子良好的情感以及活泼开朗性格的养成。它不是单一的教唱一首歌或学习一个舞蹈,而是一个综合的教育过程。音乐活动在自由感知大带小活动→分组活动→游戏、欣赏活动等几个环节中逐渐展开,有主次地完成唱、跳等技能技巧及节奏乐、线谱知识等这类音乐素质训练,在自由与约束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其模式如图所示 )下面,我就以音乐活动“春天”为例,谈谈各环节的具…  相似文献   

13.
节奏乐是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敲打出乐曲的节奏或节奏变化.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节奏乐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支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之所在.幼儿在自己演奏、亲身体验节奏的过程中,能体验音乐带来的身心愉悦,而这正也是其为幼儿所喜爱的原因.在节奏教学中,幼儿在演奏的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演奏的同时,更要关注同伴、集体的演奏,这样就对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节奏乐演奏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指挥,要求幼儿跟着指挥进行演奏,间接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节奏乐的演奏需要有眼、耳、手、脑、口,甚至脚的高度协调配合,因此,可以促进幼儿多种思维的协调发展.我园在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中,重视节奏教学与幼儿日常生活的整合,重视了多种教育手段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洁  穆晓娟 《今日教育》2007,(11):22-23
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中发现孩子们在跟着一段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在翩翩起舞,看他们舞得有模有样的,小脸上一片陶醉,我忽然有感而发,为什么不把它设计成一堂幼儿感兴趣的韵律活动,让孩子们尽情地舞个够呢甲于是我根据本班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时下的季节特征,把这段节奏鲜明的舞曲《木瓜恰恰恰》,重新进行了设计。终于,我们的果娃娃舞诞生了。设计这个活动,我们旨在让幼儿通过感受乐曲段落的不同,能正确掌握恰恰舞步,并且在音乐欣赏以及合作表演时大胆表现、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5.
邓海红 《成才之路》2011,(36):96-I0021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准确地表现节奏,这对推动幼儿音乐感知的发展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16.
辽南满族的太平鼓(又称单鼓),是满族民间的一种乐器.在节日中人们用来配合表演舞蹈。本活动是在幼儿对乐曲的风格、结构有了一定了解.并能运用己掌握的舞蹈语汇进行自主创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满童乐》的A段节奏鼓谱和舞蹈,并通过练习基本达到能熟练表演A段鼓舞。  相似文献   

17.
愉快轻松的乐曲伴随幼儿走进幼儿园;雄壮有力的乐曲带领幼儿参加体育锻炼;舒缓轻松的乐曲伴随幼儿愉快进餐;轻柔温馨的乐曲让幼儿进入甜美的梦乡。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广泛地接触音乐,体会不同的乐曲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十个小矮人》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首乐曲,每次活动结束以后,老师都要放这首曲子,请幼儿去入厕和饮水。时间长了,幼儿便不需要老师的提醒,自发地按照音乐的节奏逐个儿起立“,一个小矮人,二个小矮人,三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他们听着音乐、打着拍子、哼着歌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使入厕和喝水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骨架,是引领幼儿了解音乐、听懂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幼儿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因此,节奏乐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初步的乐器演奏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帮助幼儿加深对所学音乐的理解、记忆、感受.并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从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敏感性等.在幼儿园开展节奏乐教学活动,具体要从哪些方面做起才能让幼儿既感兴趣又掌握技能.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淑艳 《甘肃教育》2014,(11):56-56
正好动和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利用各种物品敲打发出的声音来探究这个奇妙无比的世界,这种探究特点也为幼儿参与节奏活动提供了心理基础。儿童音乐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感受生活的节奏之美来提高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一、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听的兴趣,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的节奏音乐是听觉艺术,在婴儿时期,幼儿就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音乐节奏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涉及语言、运动和音乐等知识,其中最基本的活动要素是节奏。同时在这一活动中,游戏情景是锻炼幼儿音乐节奏感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儿童音乐技能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让音乐能力和孩子的潜能得到发展。为此,本文在具体教学实践基础上,以探讨游戏情景中幼儿音乐节奏活动的开展方法,研究应用游戏情景中促进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形成,从而为游戏情景中幼儿音乐节奏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