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与意义间的矛盾.引起歧义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语音、语义、句子结构等方面.英汉翻译中的歧义大致为功能歧义和结构歧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伯荣、廖序东对歧义短语"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所作的不全面分析,本文补充此短语所包含的另外三种意义,并且分析造成这些歧义的原因及歧义的消除办法,指出无论是由于结构层次、结构关系还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歧义短语,分析时都不应脱离意义这一根本,以期作到形式和意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语言中的一种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该文根据英语语言歧义现象分类,从语义学角度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看待语言歧义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谈歧义结构     
卢素琴 《池州师专学报》2001,15(4):69-70,72
人们对歧义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对歧义短语的研究,其逻辑基础就是一种语言形式可以表达多种思维形式。本文重点论述了歧义结构的类型,歧义结构形成的具体条件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V+A+N”格式为切入点,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形式与意义两个层面展开对歧义格式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V+A+N”格式是一个潜在歧义结构。在该格式实例化过程中,若A既可指向V,又可指向N,潜在的歧义得以保持,成为真歧义结构。能够进入真歧义结构的V、A和N有着一定的条件。真歧义结构“V+A+N”可作两种意义理解。人们在认知理解这一格式的不同实例时,选择意义的优先顺序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语义、语用两方面的标准在无形中制约着人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歧义使语义含混、模棱两可,妨碍人们准确地互通信息、交流思想。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来说,歧义的产生是由于同一表层结构有不同的深层结构转换而来,也就是说不同的深层结构可以有形式相同的表层结构。由于形式相同,所以容易产生歧义。常见的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以及语调歧义等。结构歧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一些语法不严谨的句子结构造成的。本文就结构方面的歧义举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向然 《现代语文》2009,(8):29-31
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形式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从而使汉语歧义现象十分突出.语言学界向来十分重视对汉语歧义问题的研究.其中"V的是N"结构的歧义情况,前人已有不少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试对该结构歧义的产生及消除情况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往研究歧义归纳的十几种歧义类型和原因实际上都是语言表层形式分歧的表现.而从句子使用的视点来看,视点分歧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大歧义类型,并且以往归纳的十几种歧义类型都是同一种原因所造成的,即结构中代表已知信息的名词的某些关键语义特征引起的两种有关参照视点均可构建结构的意义.因此,找到结构中做已知信息的名词的某些关键语义特征引起的两种有关参照视点均可构建结构的意义.因此,找到结构中做已知信息的名词的这种关键性语义特征是给出一个结构产生歧义的限制条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形式,即同一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义,它广泛地存在于琶言交际中。为了避免和消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认识歧义产生的原因、情况和特点,掌握其规律,从而在运用语言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和消除它们;除了学习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结构外,还要注意学习习俗、谚语、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知识;多交流、多沟通。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双及物结构的歧义现象中,以“给予义”为基础的歧义是两种语言的共性,但英语双及物结构的歧义主要是由其图示意义和进入这一结构的具体词汇意义互动的结果,汉语双及物的图示意义在歧义句中影响不明显,主要是由具体的词汇意义本身引起的,且有左右向义的动词能进入汉语双及物结构中并产生歧义,这在英语中是不会出现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结构和认知两个方面对歧义的根源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从语言结构上来说,歧义根源于语言符号和语言表达形式的有限性与客观世界事物和意义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和语言的线条性;从认知角度来说,歧义根源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和主观性以及人类认知过程和交际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语句歧义与语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语言 ,使用英语交际时产生歧义是一种普遍现象。这里指出了英语歧义的三种形式 :即语词歧义、结构歧义与语境歧义 ,同时分析了产生这些歧义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语境分析是消除歧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宝 《考试周刊》2009,(46):24-25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歧义现象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句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一本文借例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普遍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括词句等)缺乏清晰性,意义模棱两可,具有两种或多于两种意义,从而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语言的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语言学家、学者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英语语言、语义的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英语歧义句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中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83-86,94
英语歧义句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语言歧义三种基本类型:同一词语在句中有不同的词汇意义时会引起词汇歧义;同一句法成分在句中可以看成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时会出现结构歧义;语音歧义则可能由于同音字引起的,也可能是说话人连读而使听话人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指某种语言形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对它实际上可以有不止一种的解释。歧义现象影响人们对短语和句子意思的表达和理解,歧义现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歧义现象在日常语言学习使用中经常出现,本文从词汇学角度出发,分别从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对词形变体的不同理解和词语的粘和程度这三方面,对英语词汇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旨在使我们能具体而生动地认识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了解语言各层面之间的关系,以便能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语义的不确定现象,在自然语言中非常普遍。结构歧义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其产生系由多方面原因造成。认知语境是结构歧义的重要制约因素,可以凸显意义,构成语义理解的基础。以认知语境为参照,可以帮助确定歧义结构的意义,使其理解更为准确,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9.
歧义是语义的不确定现象,在自然语言中非常普遍。结构歧义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其产生系由多方面原因造成。认知语境是结构歧义的重要制约因素,可以凸显意义,构成语义理解的基础。以认知语境为参照,可以帮助确定歧义结构的意义,使其理解更为准确,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20.
花园小径句式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园小径句式比较常见。这种句子的实际结构和意义与读者或听者最初接触时所理解的结构和意义不同。读者或听者最初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理解常常是不正确的,因此导致歧义现象的产生。花园小径句式的产生或是词汇歧义所致,或是由句法歧义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