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点拨是一种方法引领,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教会学生学语文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导入性点拨、关键处点拨、评价性点拨和迁移性点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理解、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童敏 《四川教育》2009,(11):45-45
举例点拨 举例点拨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举出实际的个例,来对学习内容进行印证、启发、拓展、强化等,以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习过程得以顺利开展、学生思维得到更好培养的一种思维点拨方法。举例点拨在诸多科目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点拨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学习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习。在预习阶段进行点拨,能启动学生思维;在课中进行点拨,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点拨,能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丽红 《学子》2014,(11):38-38
什么是“点拨”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点拨”的解释为:“指点,启发。”要想使阅读教学中的点拨真正有效,关键在于找准点拨时机,巧妙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使“点拨”在阅读教学中起到推波助澜的教学作用。具体来说,巧妙的点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点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在学生阅读思考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卡壳”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引导,以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阻碍,在教师的引领下披荆斩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产生一种“拨开迷雾见日月”之感。  相似文献   

5.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这是最常见教学手段。特别是新课改之后,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将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教学点拨便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教学习惯意识根深蒂固,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点拨行为,常常带有一些限制的味道,将点拨变成了"点穴",这当然是对点拨的误用。及时纠正教学中点拨的偏差,消除不当点拨造成的影响,已成为目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本点拨,需要跨越教材限制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十分重要。教师一回又一回的设问,一个又一个的话题,一次又一次的反问,这一些都是点拨。点拨能帮助学生学习,促使他们新旧知识链接和知识的不断建构。好的点拨能够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那么,如何点拨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解疑、点拨、复述”就是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后,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疑问,而后合上课本,在教师或同学的提示下对所学课文进行复述。点拨是在学生复述遇到闲难的时候,给予点拨,以便使学生能接着复述。点拨者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点拨词语、句子、主要内容时,  相似文献   

8.
我们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诱导、点拨作用 ,更好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抓住点拨的最佳时机 ,讲究一个“准”字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的个体 ,是一个个的“小世界” ,每个学生情况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有一双火眼金睛 ,善于捕捉到学生的困惑 ,抓住时机 ,抓住火候点拨。   1 于“愤悱”之时点拨  教师的点拨时机 ,首先是学生具有积极求悟的心态。因为对学生来说 ,教师的点拨外因只有通过学生求悟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否则会劳而无益。其次 ,学生心愤求通 ,口悱难达 ,急需…  相似文献   

9.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常常被称为点拨。点拨教学意在点明学生智慧之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旨在指点迷津,拨开疑云,使学生疑窦顿开。适时、适宜的点拨将会收到"一石冲开水中天"的功效。适时,就是指教师要把握点拨的有利时机;适宜,就是指教师要选择点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点拨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点拨教学,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模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恰到好处地运用点拨,教师应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巧妙点拨能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启发与点拨是互相联系的。“点拨”正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11.
点拨也是一种很好的启发艺术,恰当的点拨,可以使学生疑难顿解、思维顿开。课堂上教师的点拨是促进信息交流,唤起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教师要研究点拨的艺术,掌握点拨的时机、形式和原则。l把握点拨时机,疏导思维渠道“水困地而制流,兵团敌而制胜。”这是《I/j\子兵法》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用兵要随机应变C同样地,教学也需要随机应变,要使学生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教师务必把握机遇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1.在学生不知知识根蒂时,教师要加以点拨。学生思维受阻往往是不知道从哪里人手…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教学中,有时需要老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进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的有效途径,是化学教学的一种艺术,"点拨"是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一般可分有声点拨和无声点拨。目前,有声点拨运用普遍,无声点拨则较少顾及。如何在课中采用无声点拨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拨动学生的探索心弦呢?笔者浅谈几点拙见。 一、表情点拨 教师的表情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面部所表现出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点拨是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指点、开导、释疑、引导、调控拨正,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好的点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思维,开发智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点拨"的一些尝试。一、在课文重点词句上点拨阅读是理解吸收,对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更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如果由教师讲解,包办代替,让学生"听"懂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读"懂,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不仅挫伤学  相似文献   

15.
“点拨法”是“导思——点拨提高式”教学法的简称。“点拨法”是通过以“思”为核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点拨。发展学生智能的一种方法。其结构是:“激学导思——引议释疑——点拨提高——精练强化”。其主要功效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品质,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点拨法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习题评讲课所用的时间弹性较大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又能解决关键的问题 ,需要教师在评讲课中用简炼、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 ,促进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难题迷宫的有效途径 ,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 ,点拨是否恰当 ,也是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在学习上普遍反映出一定的依赖性 ,评讲习题时 ,首先关心的是答案是什么 ?很少有人怀疑答案是否有错。如何在评讲习题课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本文就“点拨”的原则、策略和技巧进行探索。一、“点拨”的原则1.启迪性 :教师“点拨”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和认知能力都没有成熟,所以在认知事物、理解课文和回答问题方面难免会存在盲区。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备课方案,合理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以,教师的点拨也成了一门艺术,如何恰如其分地点拨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论述什么是教师的点拨艺术、点拨原因以及怎样点拨来谈了小学语文教师的点拨艺术。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的点拨,是一种诱导式的教学手段。将点拨这一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称之为点拨教学法。点拨教学法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提示和指点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感到采用点拨教学法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有利于贯彻“教为主导、学为  相似文献   

19.
适时点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点拨包括课题点拨、重难点点拨、行文思路点拨。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肥沃土壤;媒体教学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句法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思维,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观察、比较、联想、质疑和归纳能力。本文将对点拨思维法的横向、纵向以及综合性进行探讨,同时得出点拨思维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