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多元的时代、充满机会与挑战的时代、人人追求自我的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和表现欲,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机会和各自的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现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作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新闻宣传媒体,尤其是各级党的机关报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办报理念,创新办报形式,让群众参与,使读者互动,方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谈到艺术品,现在都觉得不得了,价格涨得让楼市都不敢说自己在涨。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个逻辑,归根结底涨的不是画,而是小富翁都已变成大富豪,他们需要一种可以让他们一掷千金的商品,于是作为顶级奢侈品的艺术自然要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微博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领了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5.
进入信息时代,人类进入了信息的自由王国,网上的虚拟世界任你游,信息多得没法接。 作为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要看深一层。信息世界植根于人生活的真实世界。在真实的世界里,古往今来都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各自都从有利于自己的立场出发,传播或限制传播各种信息。 该传播的就传播,不该传播的一点儿也不传,这一点,标榜新闻自由的西方比我们做得更彻底。就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而论,内幕至今也没有被真实地报道出来。究其原因,一是经常以指责别国政府不透明、不搞新闻自由为能事的美国政府,自己拼命捂盖子…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会唱歌,但不一定都唱得“是那么一回事”,那么地道.新闻从业人员,人人都会写新闻,但不一定每个记者、编辑都能写出、编出好的标题来。个中原因,乃新闻标题要在仅有的几个字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承载无比深刻的意义,蕴藏无穷的奥妙。这说明,制作新闻标题的确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7.
挥手的魅力     
在英国教徒和爱尔兰天主教徒共同参加的一次盛大集会上,教皇和英国女王并肩站在了高高的观摩台上。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聚会,台下人山人海,气氛异常热烈。尤其当教徒们看到各自的领袖迈上了观摩台,更是个个都兴奋而又激动得难以自抑。面对着各自虔诚的拥趸,女王和教皇两位陛下心中都难免产生了一点和对方争一下风头的念头,借机在自己的教徒面前风光一把。  相似文献   

8.
每当同行聚会谈及理论广播宣传效果时,总不免有点“伤感”,觉得自己出了“牛”力,从听众那里却只换得“鸡”的代价,是何原因呢?重要的一条是理论广播的宣传方法不适应听众的要求。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手段,“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  相似文献   

9.
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在《博物馆》里写道,"王冠的寿命比头长。手输给了手套。右脚的鞋打败了右脚。"肉体终将被岁月消耗,容颜从未到达永恒。就像是陈道明在江一燕的新书《我是爬行者小江》序言里写的,"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比如像现在这样,写一本书……"江一燕是谁?走进公众的视线,她是女明星、女演员、女文青、女歌手、旅行者、公益者……总之,是风光旖旎的俏姑娘,生活在一个浮躁奢华的圈子里。人人都是说文艺圈是个大染缸,好姑娘也好得不够长。  相似文献   

10.
要一名新闻报道员,平时电话、通信联系最多的就是与报社的编辑,无非是询问投过去的稿件是否合乎要求,请求编辑“笔”下留情,以免自己的稿件被“枪毙”。涉足新闻报道 有些“豆腐块”见诸报端。新闻干事和报道员人人渴望的编辑“约稿”笔者也遇到过,经历之后,才重新认识到了编辑约的稿件,并非是简而略之地写完投过去就可以见报的。每次写稿子,我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写得差些火候,直到让新闻干事修改之后,才放心地投到编辑那儿去。一次新闻干事下基层采访,笔者一人留守报道组,突然接到《前卫报》社一位…  相似文献   

11.
论档案的保密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档案保密工作和档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成为当代档案工作的两大重点,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由于保密工作被片面夸大,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又刚刚起步,再加上两项工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和紧密的联系,并且表面上都表现为保护档案、限制利用档案,不免使档案工作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有了档案保密工作就可以忽略档案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或说,档案保密工作可以取代档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的起点     
郑雪君 《新闻实践》2005,(11):12-12
我有幸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并赴京参加庆祝第六个中国记者节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感到既光荣又惭愧。感到光荣,是自己在新闻战线的辛勤耕耘得到了组织和读者的肯定;感到惭愧,是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有那么多优秀的同行,比我干得更出色,但荣誉之冠却戴在了我的头上! 此刻,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温州晚报这个舞台塑造了我。 温州晚报让我“破釜沉舟” 1993年1月,对我来说,是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时33岁的我,来到刚刚创办的温州晚报当记者,而之前我对于新闻完全是个门外汉,所凭借的只是自幼对文字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我毅然断了自己的后路。当时,  相似文献   

13.
饭局潦草     
年初,去赶了几场很没意思的饭局,多是一些礼到人也必须要到的婚礼酒满月酒什么的。因为出了钱.吃的时候就不免看看菜色,算计成本,于是就吃得很有负担.这是其一;其二,因为同桌共吃的人基本上都是素不相识,看着陌生的筷子们在菜肴里横进竖出.心里就不免先存了一份芥蒂,于是吃得就很是拘束。所以,大凡这样的饭局,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酒酣耳热,兴致勃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黄婕  郭峰 《网络传播》2005,(4):66-67
26岁的年轻白领兰兰认为自己患有“换台强迫症”,她在QQ上对我抱怨说:“每天所有正在播放的频道内容都让我觉得无趣,然而我莫可奈何,只能一个劲按遥控器,将那四五十个频道按过一遍再一遍,倘还没找到自己喜爱的,便去找些家务活干。此外,我喜欢睡懒觉,所以经常借过早上的一些精彩节目,然而逝者如斯乎,我唤不回来,还好不只是哲磨我一个人,爸每晚都要看新闻,不巧得很,他有时得上夜班,”  相似文献   

15.
刘兴亮 《青年记者》2009,(21):24-24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谁都可以采访,谁见到记者都不免有点紧张,生怕说错了话,泄露了秘密,被曝了光。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报道工作已有一年时间,自己总觉得进步很慢,除在省、市报纸、电台零星地上一些稿件外,中央级的报纸、电台不敢涉足。我觉得自己进步太慢,象这样长此以往,谈何提高,心里不免有些犯愁。一次,在下中队采访时同一位当文书的老乡闲聊,道出了自己的心思。老乡听罢,摇着头,似有体会地说:“其实写报道和写材料的路数基本上差不多,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丁晓丽 《中国档案》2003,(12):43-44
本单位另一福利相对较好的部门在单位局域网上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由于不甘心自己一辈子从事档案工作,过清贫日子,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也带着几分冲动,前去应聘了。不曾想,居然应聘成功。自认为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在高兴之余,也不免带有几分愧疚,觉得对不起档案部门的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和栽培;也带有几分留恋,毕竟从一踏上工作岗位,就从事档案工作,已有十年了;也带有几分后悔,在档案工作方面可以说是业务熟悉,独挡一面,而到新的岗位后,面对的是陌生的人和几乎无从下手的工作,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  相似文献   

18.
贾宏图 《新闻传播》2005,(12):19-20
无论多么显赫的人物,总有一天要走下历史的舞台,开始平凡的生活。这个时候,人们不免回首往事,检点人生,对自己和历史都有个交待。  相似文献   

19.
真知与勇气:坚持实事求是的关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范敬宜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这样一个论断,恐怕不会有任何异议了。现在的问题是,人人都讲实事求是,而且人人都认为自己很实事求是,为什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那么难?为什么许多事情在主...  相似文献   

20.
翻开企业报,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便会映入眼帘。然而,掩报深思,不免觉得宣传有所不足,这就是一般性工作报道多,一好百好;就事论事的多,没有作深层次的分析;问题新闻少,而且少得可怜。我们《江苏盐业报》也是如此。每次评报会,编辑对这一点都感到遗憾。作为一张企业报,除围绕企业党委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