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布儒 《湖南档案》2013,(3):30-32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南北朝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庄(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大沈刘庄),永嘉之乱后,刘家从山东逃难到南东莞郡长贵里村(侨郡,州治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到刘勰辈上已是传到第七、八代近100多年了。刘勰以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刘勰(公元465-521年),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历经宋、齐、梁三朝.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历经十载灭六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其崩处历代时有争议.   据史书载,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11年10月,这次巡游的路径:从咸阳出发,首先到云梦(今洪湖洞庭一带),登九疑祭虞舜,经钱塘(今浙江杭州)绕道登会稽祭大禹,由吴中(今江苏吴县)、江乘(今江苏镇江)沿海岸北上琅琊(今山东胶南),再向东至成山(今山东成山角),然后到达胶东半岛北岸芝罘、蓬莱和西岸莱州一带(今均属山东烟台市).公元前210年7月,崩于沙丘.……  相似文献   

4.
周玲 《山东档案》2004,(3):41-44
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除孔子孟子二位圣人外,一直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刘勰祖籍山东莒县,东晋后家族南迁世代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刘勰的代表作<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典籍.时至今日,<文心雕龙>的研究蔚为大观,号称“龙学“.……  相似文献   

5.
周玲 《山东档案》2004,(3):41-44
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除孔子孟子二位圣人外,一直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刘勰祖籍山东莒县,东晋后家族南迁世代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刘勰的代表作《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典籍。时至今日,《文心雕龙》的研究蔚为大观,号称“龙学”。但撰著者本人却因生前不甚显赫,生平事迹史书记载简略,故其身世留下不少至今尚无定论的未解之谜。本文拟对其身世进行简单梳理,并希冀从中窥见传统文化下知识分子的入世出世心路历程。刘勰大约生于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年左右)一生经历入…  相似文献   

6.
聂桂兰 《兰台世界》2007,(23):64-65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为侍读,入值南书房,并任国子监祭酒.  相似文献   

7.
满朝荐,明代湖广行省辰洲府麻阳县(今麻阳苗族自治县)人,生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卒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享年69岁.满朝荐自幼至40多岁,一直在麻阳家乡,一边苦读一边劳动.他醉心科举,17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仍然苦读不辍,曾六上公车,一心要考取进士.  相似文献   

8.
闲读偶记     
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个奇特人物.他初为富家子弟,声色犬马,风流倜傥;后为艺术家,才华横溢,艺品高绝,于诗词、戏剧、绘画、音乐、书法、篆刻,无不具有高深造诣,为世间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正当他39岁的盛年,竟毅然舍弃妖妻美子,万贯家财,和酷爱半生艺术事业,去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了.出家后,修南山律宗,持戒甚严,缁衣芒鞋,黄卷青灯,一日二餐,过午不食,物质生活十分清苦,而内心世界却异常澄澈而平静.从李叙同,到弘一法师(李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从一个蜚声海内的艺术家,到六根清净、一心念佛的苦行僧,这个转变实在太大,以致于在当时和以后,世人多不理解.但当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事略,他的思想演进的轨迹之后,便庶几可以解开他的出家之谜.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10,(6):23
高玉宝(1927年4月6日—),军旅作家。祖籍山东黄县(今山东龙口),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孙家屯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9岁当童工、15岁做劳工、17岁学木匠,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10.
正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省平湖县,1880年10月23日(清光绪六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天津市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叔同。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法名演音,世称弘一法师。作为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杰出的一位高僧,他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  相似文献   

11.
狄考文(1836-1908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1863年7月,他接受美国长老会差会的派遣,和新婚妻子从美国纽约乘坐带帆的舢板船,在太平洋上航行了166天到达上海,在上海又花了21天时间经烟台于1864年1月到达登州(今山东蓬莱).  相似文献   

12.
刘勰是我国梁代的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勰(公元465—520),字彦和,原籍山东莒  相似文献   

13.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喝腊八粥,还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趣闻掌故.腊八节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相似文献   

14.
南诏是我国彝族历史上最华丽的篇章,在彝族的民族史和中国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初,在云南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六诏,它们分别是蒙舍诏(今云南巍山南部、南涧大部及弥渡西部)、蒙嶲诏(今云南巍山北部、漾濞大部)、越析诏(今云南宾川)、邓赕诏(今云南洱源邓川镇)、施浪诏(今云南洱源邓川镇青索,又说在洱源三营)、浪穹诏(今云南洱源).在地理位置上,蒙舍诏在其它五诏的南面,故史称南诏.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李氏是江夏郡的著姓望族。江夏郡设于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地跨今湖北、河南二省,淮水穿其北境,中有云梦泽之饶,江、汉二水在境内交汇。因为"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春。" 李氏在江夏的居住地点,西汉时在郡境北部的钟武(治今河南省信阳市东南),东汉时改钟武为平春(治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北,位于淮水上游弯道的西南岸,是东汉新设的侯国)。三国  相似文献   

16.
济南广智院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兴办博物馆,这也是在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博物馆.济南广智院,便是其中的一所.一八八七年(即清光绪十三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怀恩光在青州(今山东益都)办了一所书院,称"郭罗培真书院".在书  相似文献   

17.
顾广圻,字千里,号涧(廿宾),又号一云散人、思适居士,江苏元和(今吴县)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八月,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二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他出生于一个三世业医的郎中家庭,六岁丧父,在生活艰苦的环境中,依靠母亲和舅父的帮助才得以读书.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3月10日,众多网站在首页重要位置用醒目的标题传播“李连杰出家”的新闻,同时还配发了李连杰身穿袈裟出家的照片,吸引了大批网民的眼球。据互联网上称:皈依佛门已经六年的李连杰准备在下月26日,他41岁生日当天淡出电影圈不问世事,重返青海高原,出家潜心修行佛法,并取法号“成就金刚”。2004年3月12日,在美国其家中的李连杰接受了《新闻晨报》记者电话采访,证实自己没有出家,只是热衷于对佛  相似文献   

19.
《征圣》《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和讨论创作的第一部专著,《征圣》是其中的第二篇。作者刘勰,字彦和,东莞莒(山东莒县)人。《文心雕龙》是他在南朝的齐朝时代写成的。《征圣》篇是说明讲创作理论要从圣人那里找到根据,也就是要从儒家的经典里找到根据。这正是当时人迷信儒家经典的表现。可是由于他要从圣人那里去找根据,便提出了创作理论,再用儒家的经典来印证这些理论。这样,这篇文章里就既有创作理论,又有实例来作为印证,理论跟实例结合起来,在写作上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907年耶律阿保机代遥辇氏为契丹主,并八部为一国,916年称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938年改国号为辽,以皇都为上京.983年辽圣宗复国号为契丹,1066年兴宗复称辽,至1125年天祚帝为金兵所擒,辽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