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时期的诗歌已失败而走向衰落。诗人是造就病态现象及诗歌尴尬的主因。从社会学角度审视,“新诗潮”是存在朦胧、古怪、粗丑、反传统、反“诗美”等极端病态现象,严重地危害于诗歌。诗歌是社会学范畴之一,诗人要扮好社会的“正式角色”,走进大社会,创作合乎社会期望、审美规范的作品,维护诗歌永恒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擅长把生活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诗歌寓意丰富、深邃。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和诗歌语言特点着手,根据诗人的社会经历、精神层面,剖析其诗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凸显美国梦的光怪陆离,呈现诗人对"美国梦"的追求历程。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代以来,当代诗歌被边缘化,诗歌边缘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诗歌边缘化将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消极而长期的影响。当代诗歌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应该重新定位,诗人们要从生命的本真出发,对诗歌进行认真的探索,以发挥诗歌在提升和坚守民族精神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动的自然景色和清晰的社会画面。另一方面,威廉.华兹华斯认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这种"镜"与"情"的统一则体现了华兹华斯的诗歌是诗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景色和社会情景相互交融的结果。可以从华兹华斯的诗歌出发,结合相关诗歌理论探讨其诗歌的"镜"与"情"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经历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诗歌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传播媒介的改变.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信息文化等新的社会文化特征都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新鲜的质素,影响了诗歌写作的状况和诗歌文体从形式到内容各个层面.这些合力最终使得诗歌写作出现了一种求真的美学倾向,这种"求真"的美学导致了诗歌写作当中"善"的纬度的缺失.而如何让诗歌写作在真善美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诗歌写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胡适为研究个案,追溯他的诗歌历程,在分析社会文化系统与诗歌系统多元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前后相继两个时期内的诗歌翻译与创作的相互影响情况。社会文化系统会影响文学系统,进而影响诗歌系统,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也是多元互动的,这在诗人兼翻译家胡适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当代诗歌逐渐被现代社会"边缘化"了,同时,读者、社会也被诗歌"边缘化"了.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出现了巨大的"不融性",但是它们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互存性".  相似文献   

8.
苏静 《文教资料》2010,(10):24-26
本文通过比较“天安门诗歌”运动和“地震诗歌”运动在自发性、民间性、主题和诗歌成就上的相同点,说明诗歌在表现社会人生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春艳 《考试周刊》2013,(25):30-31
"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歌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本文从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出发,从"兴""观""群""怨"四个方面阐释了古典诗歌的当代教育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熊辉 《重庆师专学报》2005,4(5):106-107
诗歌边缘化的提出并不符合文学性立场,所谓的边缘化其实是诗歌地位的正常化和诗歌创作语境的自由化;诗歌的发展现状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决定了诗歌不可能边缘化,边缘化的提出反映了部分人对话语权利和社会地位的留恋。  相似文献   

11.
盛唐边塞诗歌是盛唐文学积极进取精神的唯一承担者,它的繁荣在于边塞诗人的入边、游边和使边,其外敛的意识是儒家"兼济天下"胸怀的完美演绎。盛唐边塞诗更能反映、体现出"盛唐气象"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在唐传奇中,有三篇写唐玄宗的历史纪实小说:《长恨歌传》批判了唐玄宗好色纵欲、荒政致乱;《开元升平源》歌颂唐玄宗求贤心切、虚心纳谏;《东城老父传》揭示了唐玄宗喜好斗鸡,导致朝政荒废,国家衰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玄宗在位时早、中、晚期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也是唐宋词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世人有”唐诗宋词”之说。事实上,从词的产生年代而言,其前身应该称为唐词。唐词至少分两个层面,或者说,它是至少沿着两条平行的道路前进的,最后殊途同归。第一条道路是清商乐与“胡夷、里巷之曲”结合所产生的宴乐。第二条道路是唐诗绝句以及七言歌行在演唱过程中泛声实词化而形成的诗乐合一形式。第二条道路又分两个方向:一是选取唐诗绝句加以演唱;二是选取唐代七言歌行加以演唱。  相似文献   

14.
皇子封王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经常发生,唐王朝也不例外。其中,又以唐太宗时期和唐玄宗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他们的皇子封王各具特点。唐太宗给予皇子的封王称号大多沿用古代的诸侯国名,他不仅把王子调到地方任军政、行政长官,而且还给予王子实封户;唐玄宗给予皇子的封王称号则基本沿用州名,他把王子集中在十王院、百孙院中,虚授给他们官职,并不到任。  相似文献   

15.
大型工具书《两唐书辞典》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策划的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书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文润教授和赵吉惠教授担任主编。《两唐书辞典》从1990年4月启动,至今年6月五校完毕,历时十四载,编选《旧唐书》、《新唐书》辞目40000多条,共计300多万字,即将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现将赵文润教授撰写的唐朝21位皇帝辞条先行刊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唐代酒肆发展非常迅速,发达的酒肆文化深刻影响着诗人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诗歌风貌。作为社交娱乐场所,酒肆为各层次文人提供理想的交流空间;酒妓在酒肆中进行歌舞表演并以此为媒介与诗人产生种种联系;酒肆题壁风尚推动了诗歌的传播、交流与欣赏;文人开酒肆作为当时之习尚也使诗歌与酒肆紧密联系起来。唐代"酒家胡"逐渐勃兴,胡文化以胡姬酒肆为中介渗入唐人生活,带给诗人新鲜的审美感受,影响了诗人创作心态和诗歌风貌。酒肆文化催动了唐诗刚健气质的生成,促进了诗人诗歌技艺的精进,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唐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诗解》之成书与《唐诗品汇》的渊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楝《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论析《唐诗解》一书与《唐诗品汇》之间的传承与创变。《唐诗解》以《唐诗品汇》为选录渊薮,参酌《唐诗正声》、李攀龙《唐诗选》,而勒成体现唐汝询自身选录眼光的诗歌选本,在唐诗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歌包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在手工业、音乐和医学等方面尤为突出,显示了唐代职业教育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其中的某些经验为今天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代秘府是唐代宫禁藏书之所,其中搜集和整理有唐人的诗文集。唐代秘府一定程度上担负了汇集和传播唐代诗文集的使命。唐代秘府汇集唐人诗文集有秘府征求和接受进献两种渠道,而传播诗文则可能通过国子监学子抄本和秘府工作人员外传抄本向外流播。唐代秘府对唐人诗文集的汇集和传播,为唐人诗文集的当时传播、当时影响和后世传播、后世影响提供了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20.
中唐是唐朝传奇文创造的兴盛时期,其中婚恋传奇也盛于此时。《唐律疏议.户婚》作为唐代婚姻法的主体,其思想在此时的文学作品中亦有不少描写和反映。通过二者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唐传奇中多种形式的婚姻,都能从唐代婚姻法中找到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