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记者采写首先要掌握“讲故事”的本领。那些枯燥的报道中一般很少有故事,都是大段的套话、行话、空话。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总是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记者采写首先要掌握"讲故事"的本领.那些枯燥的报道中一般很少有故事,都是大段的套话、行话、空话.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总是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属于互联网时代,党报记者讲故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党报受众的多少,只有拥有吸引力,党报才会有影响力,只有拥有足够的影响力,才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自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大众对于党报记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党报记者直接对接各地政府及机关事业单位,党报记者在编辑和撰写新闻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而传统的看法认为故事并不是事实。从这角度来看,新闻和故事的界限分明。但从传播起源来看,故事与新闻密不可分。随着当下信息资讯的充斥,如何能讲述完满的故事来叙述新闻显得非常重要。讲故事新闻需要重视叙述顺序,利用时间顺序、观察顺序来重塑文本,有利于新闻的讲故事,也能让讲故事新闻得到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5.
宁波电视台少儿频道的《阳光季节之一千零一夜》是一档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解读新闻,分析时事,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少儿新闻栏目,每天15分钟。除了两位成人主持人每天固定说新闻外,一批来自校园的小记者在成人记者的指导下进行新闻采写、报道,主要报道内容全是儿童关注的人和事。因为栏目主播兼制片人是一个既崇尚阿里巴巴时代又喜欢讲故事的人,所以,栏目的定位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包装每日的新闻资讯”,于是,栏目也就有了《一千零一夜》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不停地在路上寻找美丽的故事。如今,“新闻故事化”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采写中。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实,使新闻报道充满人情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梁俊明 《传媒》2015,(23):23-24
讲故事是人类基本的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记者身处新闻工作的最前沿,会讲故事是其应具备的能力和本事,也是其责任和使命.由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四部门主办、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讲好反映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气派的好故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永康日报的民生新闻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赏,在新闻改革的尝试中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报社将《华尔街日报是怎样讲故事的》一书,作为记者编辑的必读之书,借鉴其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新闻。本人从报道题材、报道方式、报道时效三方面,谈谈创新创优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面对同一新闻源,媒介靠什么出奇制胜呢?笔者认为除了选择一个好的报道角度外,关键在于新闻的内容,而内容又如何能够引人入胜呢? 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方法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家那样,用感觉化的文字来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新闻事件对读者生活的意义。本文试从新闻写作中讲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传播视角必须更新理念,创新表现形式和手段,这其中,优质的内容产品是未曾变更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报社打造的传播工具能否让记者的声音更强、更远之外,记者本身会不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短故事,能不能让自己的新闻故事版本比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更令人信服,是一家报纸蓬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记者述评类节目已播出多年并长盛不衰,这无疑得益于它们所特有的说理方法:讲故事。这种新闻评论说理方法虽然在有关的新闻教科书以及论著中从未提及,但它的“求新、求动、着眼细节”所产生的说理效果却是有目共睹和值得借鉴的。这里需要明确一下,“讲故事”的说理方法虽然属于事实论证的范畴,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事实论证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前者所运用事实不仅包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故事化正风靡中西方新闻媒体。媒体的记者编辑一遍又一遍地被告知,要“讲故事”。在新闻故事化风潮下,读者的确看到了听到了不少可读性强的新闻,然而,仔细研究研究“新闻故事化”,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具体操作上难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民政新闻怎么写读者才喜欢看,容易接受,这是我们跑民政部门的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板着面孔,灌输式地讲政策、讲法规的写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欣赏标准和要求。把新闻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这样会使读者感到更加亲切,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接受信息。会议报道要学会"找故事"当记者的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突发事件或现场新闻,容易写得生动具体、故事性强,而写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如会议报道、出台政策法规或措施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孙藜 《现代传播》2012,34(3):48-53
本文从"讲故事"的角度审视了新闻在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角色——"想像的共同体"的建构与维系。论文通过对《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的分析指出,讲"好故事"意味着记者从报道对象中发掘戏剧冲突和人性因素,并以具体的、贴近受众生活的方式呈现。此种实践要求从业者摆脱对受众的匿名的、大众化想像,将新闻与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关联。本文从现代社会转型的角度审视了"讲故事"的历史转换,指出新闻专业化作为新的社会纽带促进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可能会妨碍从业者对受众日常生活的接近。本文进而认为,通过讲故事展现新闻的道德力量,是新闻业回应现代社会整合难题的重要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5.
蒋晓蕾 《视听界》2007,(4):105-105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新闻就是“讲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调查表明,当今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倾向已得到国内媒体人的认同,广播电视新闻因其转瞬即逝等传播特点,更需要"讲故事"。本文从故事的选题、典型性等方面,阐释广播电视新闻应如何"讲故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代人写新闻不再是停留在思维和逻辑的推理而是终成事实。机器新闻是科技与传媒的结合,自出现起便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机器新闻写作虽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取代传统记者在新闻写作中的主体地位,但机器新闻对记者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机器是否会完全取代记者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机器新闻写作的不断升级换代倒逼记者进行角色的转型升级,进一步适应当代传媒竞争发展的需要。人工智能时代记者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型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因此,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新时代下新闻媒体记者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讲故事,更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媒体记者的内在竞争力.文章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为主题,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简要描述;接着文章从三部分探究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记者需要新闻敏感,这是新闻学专业的常识。记者还需要有“办法”敏感。什么是“办法”敏感?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常常会碰到采访对象无力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记者最初级的工作是发现并报道这些问题,这是新闻敏感范围内的事。那么,如何解决此类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以免这些问题和困难在其他人身上重演呢?记者应该有自己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或手段方面的思考。笔者把这种思考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