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你平时喜欢阅读纸质书还是电纸书?纸质书厚重有质感,电纸书方便携带与下载,很难说孰优孰劣。面对两种不同的阅读媒介,你会经常纠结到底用哪个吗?文中的"我"就是这样一位"纠结"的人。不过最终她做到了,达成了一个电纸书和纸质书共处的"完美结局"。她是怎么做的呢?请看文章。  相似文献   

2.
纵向来看,阅读文化和阅读介质一样,都是一脉相承的。传统阅读文化中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和对传统社会伦理关系的规范,能给电纸书在营销概念上带来两点启示:其一,电纸书是一种文化商品,电纸书相关企业要以电纸书和消费者为范畴建立核心价值观;其二,利用传统阅读文化对伦理关系的规范作用,注重开拓培育家庭市场。  相似文献   

3.
《学生电脑》2010,(6):2-5
看到标题里的“电纸书”,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不是“电子书”吧。顾名思义,电纸书既是电子产品,又像传统书籍一样拥有纸一样的阅读效果。那它到底是怎样的一款产品,还是让评测室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相似文献   

4.
自从纸张出现以来,人类的阅读大都是伴随着书籍进行的。但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我们的阅读生活进入了数字阅读的新时代。近两年来,更有一种叫做“电纸书”的阅读器横空出世,很可能引发人类阅读的革命,对于人类的学习生活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跨界”阅读就是以跨界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阅读、搜集、整理和提炼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多项阅读能力。跨时空之界,让阅读由“室内”跨向“室外”,由线下跨向线上。跨学科之界,让主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由语文这一单一学科走向与他类学科的融合。跨身份之界,让阅读由“学生自读”跨向“师生共读”“亲子悦读”。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材数字化离我们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阅读设备不断更新,电子书催生了阅读革命 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在2007年11月推出了Kindle,这个名字让电子书成为阅读的新趋势。 2008年底,汉王科技推出首款名为“电纸书”的电子阅读器。2009年,汉王科技销售收入5.71亿元,其中电子书占68%。  相似文献   

7.
对电纸书能否替代纸质书作出阐释,有助于人们科学选择和利用阅读媒体.在探讨电纸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纸书与纸质书、计算机、手机相比在阅读方面的不足,得出结论:电纸书目前不可能替代纸质书.  相似文献   

8.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9.
当下,人们越来越适应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MP4等阅读方式,信息来源也变得空前广泛,“浅阅读”时代悄然来临.“浅阅读”时代的到来是人们阅读习惯的一次变革,而阅读习惯的改变对媒介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海量信息涌入,各路媒介竞争,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息传播的最大效用,吸引受众眼球,成了当下媒介发展不得不考虑的一个严峻问题.而微博客的横空出世无疑顺应了这种潮流,并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下最适应时代的传播工具之一.本文主要从浅阅读时代产生的必然性来论述微博适应浅阅读时代发展的特点,并且从中得出对媒介传播发展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在出版领域有两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是国内的汉王公司推出了其新一代的"电纸书"——一种可以用来阅读图书的终端设备,据说性能堪比亚马逊的kindle。  相似文献   

11.
张思诚 《现代语文》2014,(6):110-112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与阅读如影随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的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困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刘恋 《福建教育》2023,(14):11-13
<正>某权威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28.7%的人认为“无暇阅读陶冶情操的书”。这反映了当下国人阅读的功利性、实用性现状。但即便是这样的阅读现状,我们也仍然要追问:阅读趣味真的失去意义了吗?我们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阅读趣味呢?梁启超先生讲过“学问之趣味”的四个方面:一是“无所为”,就是不把读书治学看作某种手段,本身就是目的;二是“不息”,就是上瘾,读书治学几乎成为一种本能;三是“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在信息时代,阅读更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建构学习化社会即是建构“阅读社会”。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4.
灵魂的舞蹈     
阅读带给我们的,是思想者们灵魂的舞蹈。——题记每一本书,都是思想火花的痕迹;每一次阅读,都是与那些伟岸灵魂的共舞;阅读,架设了一座长桥,让真理与凡人不再遥远。阅读,是一种感受,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寂寞,让人知道,千里之外,有人与你用心灵共舞。离别之时,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气;相思之时,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  相似文献   

1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作为人类的一种理解活动,其阅读方式和阅读结果因人而异。正如同一部《红楼梦》,鲁迅曾说:道家看到了“梦”,儒家看到了“淫”,才子佳人看到了“情”,革命家看到了“排满”。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应该是读者阅读时的个人自觉行为,“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可以称得上是个性化阅读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2021,(2):F0003-F0003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创办于1945年,原名大策直街小学,毗邻康有为家族书院小蓬仙馆。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立社会志、做有为人”为教育价值追求。近年来,学校作为广州市“智慧阅读”试点学校、荔湾区大阅读实验学校,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少年大阅读提升工程”工作小组的引领下,借助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开展主题项目式阅读活动,校园里四时书声琅琅,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滋养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张梅 《成才之路》2009,(9):34-34
阅读理解是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考题。新英语教学大纲也要求中专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随着应用语言越来越多地受到英语教学界的接受、运用和共识,阅读理解题在高职英语考试中肯定要增强。同时教学大纲在“一般目标”中要求“除课文外,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每分钟50~60个词的阅读速度”。因此熟练地掌握并运用阅读理解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说“对话”     
“对话”源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问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一嗜书如命之书虫;老妈,一望女成凤之“唐僧”。书虫一有空便手捧:“闲书”,津津阅读,“唐僧”则时时督促,常念“禁书紧箍咒”。于是,书虫就与“唐僧”上演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每乏拿乏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中国教研员制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大障碍,那可能是言过其实;如果说有些教研员“念”(“研”也)的是歪嘴和尚“经”“公权私用”,那可能是切中时弊的。比如某省某市2006年各类高中招生学习能力考试之语文试卷的文言阅读选用的是薛用弱《集异记》里的《名臣狄仁杰》,这一语段曾出现在所谓“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其实为货真价实应试小册子的《九年级语文读本》第97页(该书系负责出中考语文卷的教研员所编),虽然题目只有第一道解释“即就观之”之“就”基本相同,但此“读本”的每一语段前均有“阅读提示”,《名臣狄仁杰》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