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贺建成 《钓鱼》2007,(8X):41-43
诱鱼也叫引鱼,诱鱼而钓就是引鱼而钓,或叫诱钓和引钓。是钓鱼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要想钓好鱼,多钓鱼,必须诱好鱼。不同的钓鱼方法有不同的诱鱼方法,使用哪一种诱钓方法,是由鱼情来决定的。诱鱼的方法有如下一些:先诱后钓,先钓后诱,边诱边钓,长诱久钓以及诱钓合一和钓饵诱钓等方面。现分别介绍如下,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2.
郅辽 《钓鱼》2012,(19):13-15
20多年了,以池钓为主要内容的钓鱼运动影响了中国的钓鱼技术。无论水库湖泊、河道池塘,凡手竿钓鱼都是围绕着鲫鱼展开,与传统意义上的钓鱼已不是一回事了。竞技钓鱼手竿两个项目:以重量计分钓混合鱼;以尾数计成绩钓对象鱼。然而受时间限制,不管钓混合鱼还是钓对象鱼都是“快”字当头,快诱、快刺、快提,即使慢也是迫不得已,于是有快鱼慢钓,有择鱼而钓。  相似文献   

3.
钓鱼与打窝     
贺建成 《钓鱼》2007,(3S):26-28
虽然钓鱼与打窝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但仍有轻重、主次之分。 窝子打中了,鱼好钓,甚至想怎么钓就可以怎么钓。窝子没打中,鱼难钓,甚至根本钓不到鱼。钓鱼高手和钓鱼冠军之所以能力压群雄,取胜之道与用饵打窝有很大关系。因为诱鱼是钓鱼的基础,只有诱来鱼,才能钓好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如何打窝,如何打好窝(也叫布窝),成为钓鱼过程中的一道“主菜”。  相似文献   

4.
《垂钓》2013,(2):82-82
早冬的西安,已下过了两场雪。钓鱼看天,野钓看湾。人常说:“打什么窝,诱什么鱼:挂什么饵,钓什么鱼。”钓获的好坏在于底窝料的诱鱼程度。  相似文献   

5.
诱饵的力量     
一川 《钓鱼》2007,(8S):1-1
诱饵,是捕捉动物时用来引诱它的食物。 一般的诱饵都不会太大。 钓鱼少不了诱饵,诱饵是决定钓鱼成败的关键,这在许多谚语中都有所体现:“诱饵不奇,难以诱鱼,钓饵不优,鱼难上钩”、“钓饵不对口,进窝也游走,饵食不对路,鱼儿游别处”……  相似文献   

6.
王佐政  施德祥 《垂钓》2001,(5):46-47
钓鱼要用竿、用钩,但诱鱼吃钩却要依靠饵料,如何选择与和制鱼儿最爱吃的饵料也就成了诱鱼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钓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诱鱼入窝。在一次钓鱼实战中,我偶然发现了一种诱鱼入窝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能诱鱼入窝,而且还具备一些优点。现介绍给各位钓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财富专线     
《钓鱼》2007,(8X):69-69
上海市贾先生:在2007年4月上半期的《钓鱼》杂志56页介绍了“美国诱鱼器”,请问何处有购?如何购买?请赐教,谢谢!  相似文献   

9.
江金宝 《钓鱼》2004,(7):30-30
诱饵的作用在于聚鱼,诱鱼它不是终极目的,是钓鱼的一个手段。有钓友认为,撒的诱饵越多越好,其实,在野沟野塘使用诱饵聚鱼的量不能太多,太多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陈明仲 《钓鱼》2006,(4):28-29
古语道:“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意思是说,良好的专业环境是成事过程的首要条件。钓鱼是一项系统工程,做窝是为诱来鱼群,没有鱼,你钓什么鱼?诱鱼是垂钓过程的专业环境,做窝是钓鱼技术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按照鱼的天然食性和觅食特点及其水域宽窄,精心设计撒好窝子,是诱鱼上钩的关键所在。新学钓鱼的朋友,对此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2.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13.
锡钓鳡鱼     
锡,顾名思义就是用优质金属锡(性软,外力作用下可伸展)手工制作(见插图),带有鱼钩和挂线环的锡质形似餐鱼鲦鱼的拟饵,用它在江河流动水域中诱钓鱼感鱼是十拿九稳的,如果运气好,连几十千克重的大鱼感鱼都可以诱钓上岸。鱼感鱼是江河里的鱼霸,属掠食性鱼类,极其凶狠、残忍,专门以追逐鲸吞各种大小鱼类为生,没有不惧怕它的鱼类。用锡鱼餐诱钓鱼感鱼,就是人们针对它疯狂捕食鱼儿这一特性发明创造出来的。用锡鱼餐诱钓鱼感鱼主要钓具就是车轮钓竿(自制或购买均可),须注意的是竿梢一定要有硬度,否则挂上有份量的锡餐鱼后不易抛远,回收线距短,难…  相似文献   

14.
张之晔 《钓鱼》2008,(9):26-27
一个故事:上世纪末,无锡国际钓鱼节设了一个趣味性项目:钓鱼接力。3个人一组,一人一鱼塘,第一人钓鱼入护后放下钓竿,提着鱼护跑步送给第二人,接到鱼护后第二人开钓,如法炮制,最后第三人钓鱼入护后送达裁判长.按时间先后评定成绩。巢市一高手接第一位钓手鱼护后以台钓入位,用浓香型鲫鱼饵连续抛钩,然而鱼是聚了不少,可是钩触底就没有口了,反不及挂蚯蚓用底坠钓组者钓得快。浓香型鱼饵诱鱼快,但仅有嗅觉刺激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杨以德 《钓鱼》2006,(18):37-37
钓鱼先诱鱼,越钓越有戏。这是最普通的钓鱼常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时时切实做到做好的,钓不好鱼还要从诱鱼不到位去找原因。今年7月上旬,钓友老郭电话来约,次日上午去“怡乐园”钓鱼,同去还有同事老吕。是日,笔者准备了手竿,抛竿各一副,悬坠钓组多副,还带一副  相似文献   

16.
鱼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垂钓的效果。好鱼饵诱鱼快,钓得多。次鱼饵诱鱼慢,钓得少。但钓鱼比赛有时第一名和第末名使用的却是同一种鱼饵。这是因为垂钓的成败除取决于鱼饵之质量外,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以严谨的、科学的而又简易的方法测定鱼饵的诱鱼效果?下面我们介绍一种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同钓有缘     
去年夏末的一天,我到市场上买小米,准备用药酒浸泡后钓鱼打窝。我问老板两种小米哪种便宜,老板反问我是人吃还是喂鸡,我说钓鱼打窝,老板笑着说:“半小时前也有一老头来买小米,说是钓鱼用。鱼还吃小米?”我告诉他是加工后打窝诱鱼。老板健谈,又说:“刚才买米的老头跟我讲价,说找到一个钓鱼的好去处,鱼好钓,钓多了吃不了就拿去卖,每天卖鱼就能挣一二十元,要是米价便宜以后会常来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忙问那老头是哪里人,在什么地方钓的鱼。老板说:“哪里人不知道,钓鱼的地方好像在黄泥沟(排洪道名)附近。”  相似文献   

18.
张小雷 《钓鱼》2011,(15):47-47
要想钓鱼有收获,就得正确掌握诱钓:一是根据鱼种用诱饵喂窝(打窝),把分散的鱼儿聚集到窝子中来;一是根据鱼种使用相应的钓饵,让鱼儿心甘情愿吞钩上钓。只要抓住了这两条,就能钓到鱼、多钓鱼、钓大鱼。  相似文献   

19.
张炎冰 《钓鱼》2008,(10):16-17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数字:全国钓鱼人口9千万,但到底是多少,至今无人能说清,但全国钓赛吹响集结号,省、市、县、区层层叠叠的钓鱼比赛确实让钓鱼人火了一把。然而比赛都是官办民助,鱼官出面、摊派、化缘,民间拿钱,可是民助不是民赛,钓鱼人要挤上这班车不容易,能够参加比赛的人总是少数,有些遗憾,草根呼吁:让钓赛成为大众钓鱼的欢乐节日,另外一个事实是:台钓催生了竞技热、俱乐部热、打浮、钓快鱼、钓一标深、雾化诱鱼、精微调标等等新技术都需要钓寒的检验。抗不进钓赛而又不甘于边缘的人因郁闷而呼喊。1995年,由《中国钓鱼》杂志和《体育大市场报》创设的“钓王杯”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比赛。  相似文献   

20.
邢乐仁 《垂钓》2006,6(8):54-57
1994年2月,《中国钓鱼》杂志发表了笔者撰写的文章《鱼咬石头》。十三年过去了,诱鱼剂的命运如何?它又有了什么新的进展?应《垂钓》编辑部要求,笔者写下此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