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新课标和新课改所要求的。由于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所以才呼唤加强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问题。其实人文性是各学科所共有的属性,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必须将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很好地统一起来,力避顾此失彼,重此轻彼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平时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明显强于人文性,合理利用时事资源,让沉闷的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于凤姣 《现代语文》2010,(11):151-152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文本质属性的“二元统一论”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依据。那么何为人文?《辞海》对“人文”的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学急切呼唤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明确的把语文的人文性摆到重要位置,语文学科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次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下面,我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赖以沟通的语言工具,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语文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关注语文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新课标和新课改所要求的.由于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所以才呼唤加强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问题.其实人文性是各学科所共有的属性,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必须将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很好地统一起来,力避顾此失彼,重此轻彼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周坐宏 《成才之路》2010,(26):94-95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富的人文魅力,它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世界。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当前依旧沉浸在旧课程理念的教育界特别是语文界,不啻是一声断喝。高中语文教学中日渐失落的人文精神有望在新一轮课改中获得回归。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倡导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学构设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正是这一理念在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不少语文教师却只看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严重地忽视了它的人文性.以至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丢失。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摆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邬凤兰  冯静  陈宏 《课外阅读》2011,(2):215-2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完整地阐述了出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特点;“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特点。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来并加以证实了的。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秋季起使用的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强调,使得语文教学一直深陷于字、词、句、段的纠缠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是对语文长期以来的分裂和争论的最好统一,而“语文素养”更是成为新课标中语文学习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明确把“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更加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能准确、合理、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语文走向生活。新课标还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为其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佼 《课外阅读》2010,(10):168-168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课程观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人们很自然的联系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作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看似源自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际上我觉得这二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写作过程是不同于语文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关注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细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 ,不难看出 ,语文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根本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多年来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而完全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 ,就在于语文教育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缺失。而这正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异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技术性和功利性 ,而淡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处理教材时削弱了教材的人文内容 ,使语文教学陷于“支离破碎”的分析和“题海战役”之中。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属性。工具性是就其手段功能属性而言 ,人文性是就其意义内容属性而言 ;工具作为载体 ,…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正是基于这样的课程定位,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排时采用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其中,“人文主题”定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要素”则与工具性遥相呼应。践行统编版语文教材,教师必须融合人文主题,才能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9.
调研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后,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新课标存在种种误读和不读的状况,这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兼顾到高考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因此,我们认为,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实施大语文教学的方式。而在实施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非常关键:教师和学生,只有他  相似文献   

20.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 ,“人文性”是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机械割裂。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还存在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 ,即过多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训练 ,忽视了“人文性”教育。应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 ,重植人文精神之根。为此 ,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一、语文的人文性再认识。二、人文文化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三、以文悟道 ,悟道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