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早晨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多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的一幕幕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是不愿  相似文献   

3.
一、傅雷爱子情深"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给你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大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之问的小故事"二、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暮雪 《家长》2011,(10):33-34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六七岁时就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所以从这个年龄段开始,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和父母顶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随着孩子接触外界信息的增多,这种反叛精神更加突出,顶撞父母的时候更多,因此,有些父母非常着急,认为孩子跟自己不亲了,  相似文献   

5.
这位母亲:你好!许多母亲在新家里任劳任怨,就差点把心掏出来了。可是结果呢?孩子只是表面温顺,等到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还是生疏和不接受,让后妈心寒和委屈。遇到这样的情况,怎样防止造成恶性循环呢?建议你这样做:1、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要自己以阿姨的身份去家长会就答应她。不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个8岁小姑娘的后妈,前几天孩子他爸出差了,学校要开家长会,我只好参加。谁知一向温顺的孩子居然说:“拜托,你就告诉老师你是我的阿姨得了!”前几年,我和她的父亲结婚了,当时她还是个4岁的小姑娘。这么多年为了这个家,我呕心沥血,差不多把心都掏…  相似文献   

6.
奏捷之驿     
四十年前,姐姐八岁,我五岁,弟弟三岁。母亲呢,只有二十七岁。那时的母亲在我们小镇人的眼里,是个不会过日子的女人。因为每隔一两年,她就要领着孩子,回娘家去。旅行在那个年代,费钱又费时。由于交通工具的单一、稀缺,加上路况和天气等因素所造成的车船的运营时间的不确定性,从我们小镇到外婆所在的漠河乡,虽然不过三百来公里的路程.可是一旦走起来,少则三四天,多则六七天,煞是曲折。  相似文献   

7.
一天,学生王金金的妈妈拿着一条旧裤来到学校。她见了我就说:“马老师,请你看看,这条裤子只在屁股上缝了一块补钉,可是我那金金这孩子就不愿意穿了,俺在家里好说歹说,也不中用,你得帮助教育教育啊!”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邻居的小朋友打我!”小萌萌哭着跑回家,向姥姥诉苦。 姥姥:“不是不许你和她玩吗?” 萌萌:“我爱和她玩,一会儿还去!” 镜头二:村里一帮六七岁的孩子队伍中总跟着一个小不点,小哥哥们撵也撵不走他。 小哥哥威胁说:“你回去,我们不能领你玩,要不就揍你!” 小弟弟:“我就不回去,我不给你们捣乱,就让我玩一会儿。” 小孩子喜欢小孩子,即使是从不相识,甚至语言“不通”,他们也会一见如故,亲热地玩耍。幼儿  相似文献   

9.
刘微 《幼儿教育》2012,(29):6-7
孩子犹如一棵幼苗,在父母的呵护下逐渐成长。我也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以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着爱与关怀。由于母亲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当我认为儿子初"长成"后,就时时冠六七岁的儿子以"家庭小顶梁柱"的头衔,在小小男子汉的"爱护"下,享受别样的幸福!记得几年前,儿子听了故事后,问我:"您和你有什么不一样?"当得知,  相似文献   

10.
脑力对对碰     
《科学启蒙》2012,(5):40-41
一天放学回家后,海口市海师附小的龙亮同学发现自己的日记本有本翻看过的痕迹,就很不开心地找来妈妈问,可是妈妈却毫不在意地说:“是的,今天我在给你打扫房间的时候看到有日记本,就看了下。”这下龙亮可急了,对着妈妈大吼:“你还懂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啊?”本期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什么是孩子的隐私呢?家长又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呢?  相似文献   

11.
谨慎教子     
我经常看到有父母从幼儿园接回又被欺负了的孩子,不平地说:“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可是我没见过一个大人对十几岁的孩子这样说。小孩子打架不过是三拳两脚,小青年打架就可能导致法律的制裁,父母都清楚这两者的后果。可是,父母是不是都清楚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2.
正不久就要期末考了,成绩也会随之公布。面对孩子不太理想的成绩,你会和孩子沟通吗?你能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不理想的成绩背后的问题吗?面对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孩子往往有四类态度。父母该如何与持有不同态度的孩子沟通呢?这可是需要沟通技巧的。  相似文献   

13.
有位老人想学画画,却又犹豫不决,便请老友为他拿主意:“我想学画画,可是明年我就满70岁了,你说还能行吗?”老友一笑:“咋不行?你就是不去学画画,明年不也照样70岁嘛!”听了老友的话,这位老人顿悟,第二天就去老年大学国画班报了名。  相似文献   

14.
宝宝VS妈妈     
宝宝马兆亿——我要上幼儿园了 我叫睿睿,再有几天我就1岁 11个月了,算是 个“大孩子”了(妈妈常这么说,我也这样认为)。前几天,听见爸爸和妈妈商量说,要送我到幼儿园了。我一听心里可乐呵了,我就爱找小朋友们玩。 可又听妈妈说,送幼儿园,孩子小了点(我不是一个大孩子了吗?妈妈说话总自相矛盾),孩子会受罪的(哎,当妈妈的总是“心太软”)。 “在国外一岁半的孩子就已经是幼儿园的‘老学生’了,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别总是这样舍不得。”爸爸在劝妈妈(爸爸的心就不太“软”)。 “可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还不行,说话也不…  相似文献   

15.
令人深思的一幕 一天,我听到邻居在责问刚放学回家的孩子:“你怎么这么差?考了这么低的分,难道你天天上学就是为了拿个不及格吗?”孩子委屈地说:“这次我努力了,可是……”“可是什么?”孩子还没有说完,就听见母亲的喉咙一下子响了起来,“小军上次和你考得一样,这回人家升到了前十名。而你不但没进步,还落后了。你不感觉丢人。我还替你丢人呢!看来你真是没出息了!”“我跳绳优秀……”“你还犟嘴,跳绳优秀有什么用?”一阵阵的责骂声和孩子委屈的哭声陆续传来……此情此景,令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总是特别强调年龄较大的孩子要谦让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间一旦发生了纠纷,校师也常对较大的孩子说:“你是姐姐,就让让妹妹吧!”“你是哥哥,不应该和弟弟争抢玩具!”这种提法究竟科学不科学呢? 一天晨间锻炼时,我让孩子们排队挑选自己喜爱的体育用品,A小朋友拿了一个许多孩子都爱玩的套圈。过了一会儿,B小朋友来了,他也想玩套圈,可是套圈已经没有了,B就对A说:“把你的套圈给我玩玩吧!”“不行,我才拿到的,等会儿再给你玩!”  相似文献   

17.
儿子满3岁了,我们把他送到一家条件不错的幼儿园.第一天孩子很觉新鲜,高高兴兴地去了幼儿园.可是,从第二天开始,一提起上幼儿园,孩子就哭哭啼啼耍赖,高低不肯去;此后的哭喊和反抗更激烈,哭喊中还伴有凄楚的恳求,甚至提出宁愿上医院打针也不去幼儿园.这一情形持续了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18.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最快乐、最自由的一天。今年过完了“五一”,我就盼着运一天快点来。可是,我盼来的是什么?是苦闷,是烦恼!没人带我去玩,学校也没活动。一早,妈妈就跟我说,孩子,对不起,今天妈妈不能带你去“野”去“疯”了。我知道,她得去打工,给一家私人工厂缝沙发套,六七点钟才能回来。她让我听爸爸的话,抹了一下眼睛就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人突然想学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小学老师:再过4年,我就44岁了,能行么?老师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画,再过4年也是44岁啊!他想了想,顿时领悟了,第二天就去艺术学校报了名。  相似文献   

20.
案例 午后的公园,暖阳打在身上,孩子们欢快雀跃,尽情玩乐.秋千架上,两个孩子正在开心地悠着,忽然来了两个六七岁的男孩,一副要抢占秋千的架势,堵在了秋千的前面.一旁的大人说:"小朋友,你俩稍微等一会儿,咱们排个队,再玩几下就给你们玩哦."可是两个男孩依旧不让开,堵在秋千前面.堵在秋千的前面可是非常危险的,一旁的大人赶紧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