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龙英 《初中生》2005,(34):16-19
在各种描写方法中,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情绪、联想等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人物塑造手法。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动作传神的人物比比皆是。葛朗台死前独具特色的动作。范进中举后出人意料的疯癫,无不幽默风趣、人木三分。动作描写的作用正如作家莱辛所说:“主要的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除了凸现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之外.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还有如下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3.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的描写。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它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手法很多,但概括地说有两种:直接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4.
意识活动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能够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但也有不能被觉知到的,那是无意识活动。所谓无意识,就是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难以觉察的内在驱动力而使人产生的一种不由自主的表现,它在一般状态下都处于压  相似文献   

5.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优秀的作家往往善于探索和表现人物的心理。在这方面,茅盾是相当出色的一位。《吴荪甫的失败》(高中语文第三册补充教材)是《子夜》的最后一章,叙写的是旧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在公债交易中的决战,其中的人物心理描写细密入微,多姿多彩。作者对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 ,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 ,往往很注意神态描写 ,通过神态描写寄寓作者的爱憎之情 ,而不直接对人物展开论论。其中 ,“笑”就是作家们着力描写的神态之一。“笑”的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乃至于环境等方面细小内容或者微小环节的描写,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这样的描写在课文中很普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抓住体现细节的词语、句子及段落,品味、揣摩、推敲相关的语言表达,用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看清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从更高层次上领悟文章的主旨、情感,在内化细节描写时能够逐渐影响自己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8.
片段作文常见的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五种,这里谈谈心理描写片段作文的方法.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情绪情感加以描绘,这就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而能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最具表现力的要数心理活动的描写。 好的小说作品,从不简单地描写人物的行动,而在人物的心理发掘上,却是狠下功夫的,因为任何行为动作都源于心灵,因此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才会给读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中学语文课文中80%是文学作品.学习文学作品必然涉及细节描写,教好细节描写是学好文学作品的一个关键.什么叫细节?简言之,它是指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或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打个比喻,一部作品犹如一台车床,细节就是车床上的“零件”.车床虽然由许多零部件构成,但缺少了某一个“零件”就不能转动,或者至少是不能转动自如,这就是“零件”的功能.细节描写就是对细节的刻划,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环境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心理描写是小说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常用的一种方法。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在凸显人物心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手法新颖,形式多样。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朱笑冬 《语文知识》2000,(11):61-63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见的心理描写往往采用自我表白式、对话独白式、作者直叙式,而高明的作家往往巧妙地运用曲笔描写人物心理,取  相似文献   

13.
<正>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文章的主题。因此,运用好心理描写对于写好一篇文章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心理描写。那么,怎样进行心理描写呢?1.在写作文时,可以用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这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直接叙述。例如,《青春之歌》对林道静的内心世界的剖析。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在党和革命斗争的教育下逐步觉醒、成长  相似文献   

14.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它能揭示人物灵魂中的秘密,发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潜流。作品对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得越具体、越充分,人物细腻复杂的感情和曲折微妙的心态就表现得越真切、越生动,甚至使人物之“神”全部活现出来,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Q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所产生的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和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它是展示人物内在精神和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心理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刻划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作家们总要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上下功夫。同人物平时的语言一样,人物临终时,说出的最后的话,也应受其独特性格的支配,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死,是一个人性格发展的终点。人物死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也与平时不同,所以,人物的临终之言对其性格发展往往有着特殊的作用。从一些外国文学名著中,可以看到高明的作家非常珍惜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最后一笔。他们笔下人物的“临终之言”,或者使人物性格的整体更为完整、丰满,或者使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在特定的条件下,还能使人物性格在临死之前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心世界波澜,总是不经意在脸上有所流露。好的外貌描写应该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外貌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典型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本文在分析学生外貌描写所存在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人物外貌描写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上册《复活(节选)》为例,探讨心理分析式描写的表达效果。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心理分析或心理分析式描写,是强调通过完整展现并深刻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具体的心理描写方法。从具体作品看,它的主要作用有:真实再现人物具体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深度表现作品主题。笔者对中学生如何理解、掌握这一心理描写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洁 《中文自修》2024,(9):40-43
<正>鲁迅曾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可见,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对于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升华文章主旨都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是怎样遇上我丈夫的》是加拿大当代女作家艾丽斯·门罗少女题材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小说中,她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自己少女时代的切身体验,从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及内心活动的事件行为入手,运用心理现实主义的手法探索和展示了主人公小保姆的内心世界及其心理活动轨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清纯可爱的少女形象。它不愧是一篇少女成长题材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