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政府在教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服务供给是政府公共职能之一.政府可通过不同的政策设计与安排向公众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准公共教育服务和私人教育服务;政府在教育服务供给过程中可实现提供者与生产者的分离,并成为教育服务供给的监管者;要逐渐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服务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中,保障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体现了政府追求教育财政公平的内在诉求。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的完善,应明确各级政府对中职教育的财政责任,建立中职教育经费分担、保障、监督和审计制度,逐步把中等职业教育全面纳入到公共教育财政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3.
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要害,是在城乡两大利益集团的公共利益上丧失教育公平,使城乡教育差距加重,其教育不公平现象又成为新一轮教育政策出台的依据,造成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恶性循环。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集中表现在“漠视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在资源配置上,“城市教育事业国家办,农村教育事业农民办”,“怎么对城市教育有利,教育政策就怎么规定”。“农村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受到损害”,是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最严重后果。从根本上纠正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是政府的行政责任,是政府的社会义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制度供给是建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主要环节,它涵盖了教育公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的供给。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制度供给不足,供给滞后,供给机制存在缺陷,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制度结构体系的完整,妨碍了教育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要保证教育公平制度的供给及实现阶段教育公平目标,必须采取国家强制供给、价值体系认同和政策实施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福建省在推进残疾儿童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是在政策顶层设计上提出为残疾儿童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其次,提供多样化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服务方式;第三,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第四,建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教育公共品供给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共品供给的总量不足、形式单一和使用低效以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教育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是我国当前教育公共品供给的突出问题。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这些问题都是政府垄断公共品供给体制的必然产物,由于政府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团,因而不可避免地放逐自身对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追求,从而导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政府失灵"。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动摇教育公共品供给不均等的基础,构建教育和谐发展的新秩序。这些措施包括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公共教育行政体制和多方参与的教育决策机制以及教育督导的社会化等。  相似文献   

7.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政策作为规范公共教育的重要手段,其首要价值是公平正义,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尤其作为对不平等的补偿,应更多关照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利益,通过责任政府履行公共教育服务责任,使社会主义的教育回归公益,普惠于民。  相似文献   

8.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政策作为规范公共教育的重要手段,其首要价值是公平正义,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尤其作为对不平等的补偿,应更多关照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利益,通过责任政府履行公共教育服务责任,使社会主义的教育回归公益,普惠于民。  相似文献   

9.
李淼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5):76-81,124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诉求,而政府主体在教育政策中所起的作用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分析城乡教育政策落实的偏差,从政府公共职责缺失、教育政策的民主性有待加强、教育法制存在的问题三个角度剖析当前政府决策机制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对教育不公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支撑,也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教育发展目标。从国际经验看,各国以教育公平支撑教育强国的主要行动包括,保障公共教育投入,维护基础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推动教育标准化,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实施倾斜性政策保障边缘和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拓展公共教育服务范围向课后和课外延伸;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合理差别对待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受教育权平等具有人权与公民权的双重属性,包括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受教育的待遇平等以及受教育权的平等法律救济。中国教育领域的"差别对待"现象,客观上形成了歧视,"无差别对待"并未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实质平等,"补偿平等"也面临困境。应从客观上是否存在需要差别对待的事实因素、差别对待的立法或政策手段与结果是否最大程度减少了"逆向歧视"两个方面,确立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合理的差别对待标准,以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3.
"混合制学校"在办学体制上兼具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双重资源和特点,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资源品牌等方面拥有比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更多的优势,但其发展中所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明、政策界限不清等问题对教育公平和民办学校发展有负面影响。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各类体制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民办教育上,周口经验总结为一是优惠政策和真诚服务,二是管理上的规范和促进。其意义在于让"民办教师"参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稳定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实践了学生权利本位的教育公共政策准则,丰富了教育领域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公共政策实践,为民办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环境进行了一次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5.
曾经作为“精英培养摇篮”的高等教育,在朝着“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失衡发展的根源及表现,都在于缺失了惠及全民的“公益性”。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均衡发展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哲学,在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上也找到了其现实理性。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性的、多层次的概念。推进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发展,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要突出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坚持"义务教育优先"、关注个体的教育选择权、突出弱势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从而保障教育政策能够公平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所有受教育者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从选拔性教育到选择性教育:英国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择校政策,试图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原则下促进教育的多样化,主张"有差异的平等",承认所有学生具有不同的天赋并且使每个人达到优秀和成功,在提出多样性学校选择范围的同时,提出所有学校取得成功的政策目标,强调好学校必须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与本地区其他学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企业界合作,改造薄弱学校,推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达到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一政策在取得效率与公平方面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09,(6):3-10
国际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包括如下方面:强调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关注缩小教育差距、倡导提供“有质量的全民教育”等,为此采取了借助立法与执法手段推进教育公平、完善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与高效管理机制等措施。我国可以借鉴他国经验,从确立以教育公平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建构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推动教育公平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公平又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含义,主张"差异而公平"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办学体制灵活化、学校课程多样化、评价制度多元化、学校文化和谐化的改革建议,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穷人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穷人教育学,就是要将教育资源向基层和弱势群体倾斜,将教育立足于解决社会难题和矛盾,用教育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性化解社会的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