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一、培养质疑习惯,萌发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推动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思考.展开创新性思维的能动力。为促使儿童好奇心的发展.我认为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找到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多设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好奇心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只有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并加以引导,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之处是创造想象的参与,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开发其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3.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各学科教学中均要渗透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语文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实际,渗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一、从激发学生好奇心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对新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推动人们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新情境,引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教  相似文献   

4.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呢?   一、 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思维品质。教师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素养展开阅读教学,通过指导学生预设问题、互动交流、读写结合,点燃英语阅读教学的活力,帮助学生开阔认知思维、强化理性思维、启迪创新思维,实现整合学生英语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与学习深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其中数学思维的创新又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1.激发学生好奇心,为培养数学创新思维打基础学生的好奇心来自于学生活动前,发展于学生活动中,而且还将支配、调节学生以后的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重复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自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行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开辟通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自实践,寻找到已知规律…  相似文献   

7.
一、注重学生好奇心理 培养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思考 ,展开创新性思维的内动力。为促使儿童好奇心的发展 ,我认为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 ,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努力创新 ,因而在语文教学上 ,教师要多设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训练。例如教学《凡卡》一课 ,学生知道九岁的凡卡在圣诞之夜给爷爷写信 ,诉说自己当学徒的悲惨遭遇 ,当他把这封充满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时候 ,封面上写着“乡下爷爷收”。到底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呢 ?这件事的结局会怎样 ?我抓…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在课文中找到质疑点,大胆质疑,让学生把书读活,把问题想透,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很有帮助的。让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题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始终能有发现问题的好奇心,能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从而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山 《吉林教育》2004,(12):26-26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凶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的言论,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性,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创新的动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其有创新的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王璞 《湖南教育》2003,(20):38-3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新学习。 一、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思路。教师应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进入一定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潜移默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培养要有相应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把阅读教学的过程转换为学生主动从课文中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丰富知识,才能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感人的画面,从中引发创新思维。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其他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喜欢阅读,  相似文献   

13.
林胜彬 《教师》2019,(3):23-2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小结期待创新实践,教师需要有个性追求意识,针对不同群体学生阅读学习实际作出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顺利启动学习思维,形成崭新的教学契机。教师在小结中设置问题、展开推演迁移、实施认知梳理,鼓励学生参与小结设计活动,不仅能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还能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强了,就能创造性地开辟课堂教学,才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诸多能力中的最主要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创新的能力,才能创造性地学习,才能全面发展。教师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以饱满的激情去阅读、理解。教师要设计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正>培养好奇心、提升问题意识、激发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三个方法。而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不敢放手、评价方式单一等,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足,好奇心欠缺,质疑能力薄弱。基于以上现象,笔者试图通过设定诱发动机,提升学生好奇心;巧妙设疑问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这三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王新 《文教资料》2006,(6):123-125
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阅读文本,就是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方法建构新的意义。中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一般表现在直觉思维、想像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中。语文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的这几种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主要策略有: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的策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力和学习个性、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二是培养创新习惯的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培养深层阅读的好习惯,学会与课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和心灵交流。三是优化思维品质的策略;着重优化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总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训练,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海蓉 《宁夏教育》2012,(Z1):83-84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口,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就是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育机构尤为重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阅读教学紧贴新课改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思维的培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丰富学生英语文化视野。教师可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并根据新课改英语教学思想,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9.
李顺辰 《学周刊C版》2015,(12):176-17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在阅读教学中,以文本为切入点,运用多种形式、利用多个渠道、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面发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培养“双心”,让学生多问1. 培养好奇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产生问题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生发疑问,引发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对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好奇心。学习一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