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鹏 《考试周刊》2010,(6):48-49
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同时还可以给我们美的感受等。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用音乐渲染教学情境,用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使语文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正>一、音乐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改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标倡导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将音乐引入语文学习之中,使其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音乐就是沟通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桥梁。一、用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音乐创设的情境导入新课,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首先激情演唱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科本无界,相融而得灵性。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事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感受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和音乐是共通的,它们"直指人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让人去听,去读,去欣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美的旋律,可以渲染情境,激发兴趣,激荡情感,增强感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音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既能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使语文中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音乐与语文交相辉映,相辅相成,音乐可以写成文字,文字可融入音乐来体悟。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3):60-61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篇优美的文章就像一篇美丽的乐章,通过语言表达,将其表达出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读"字,而如何运用这个字,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为此,教师能够借助音乐这一门艺术特色,将阅读的文章以声情并茂的方式,演绎出来,以此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以此有效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音乐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是声音的艺术,是语言文字的延伸.随着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深入,强调音乐与文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音乐来渲染情境,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和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会,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中音乐要素的介入,有助于发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想象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逐渐成为一种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新教学手段。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可与语文情感教学相辅相成,营造和谐愉悦或激扬澎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语文修养和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燕 《教师》2015,(19)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和兴趣.它是用直接感观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丰富、更生动地感受,更易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荀子曾说过:“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见,音乐与文学是息息相关、交相辉映的.所以,我在语文课上经常根据文学作品的风格、意境、情感,尝试加入一些音乐元素,恰当地选择背景音乐,使音乐之声融入语文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音乐通过规律性乐音变化和运动过程,直接表现和激发人类情感、引发共鸣,深深触及人类心灵的一切领域,使人灵魂净化、情操升华。音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速度的加快,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益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音乐是增加学生体验的重要手段,是语文大餐中的味精。英国人罗杰·诺斯曾说过:“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音乐魅力极大,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通过音乐美妙的旋律、诗化的歌词和生动的画面,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营造了优美的情境,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加深了情感体验,更好地走入课文,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展开美好的联想和想象。在享受音乐魅力的同时,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在教学中应用音乐增加体验呢?一、在课前,营造情境…  相似文献   

12.
语文与音乐渊源极深,音乐对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成绩多有益处。文章就如何将音乐与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之积极地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人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接受了较系统的音乐教育,也接触了大量的民族歌曲与流行歌曲。在教学闲暇之时,我常想:如果能将音乐与语文联系起来,让乐感去激发学生的语感,那该有多好啊!于是,在备课时,我就想用一些乐曲或歌曲启引课题,激发学生的感情,并大胆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是可以引入语文课堂的,它对语文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一、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起点,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关键和根本,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好音乐,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进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就如何在音乐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幻想是童心天真的智慧窗,知识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而音乐是美的享受,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美而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来感染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用音乐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童心在课堂上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单纯依靠语言的感染,课堂气氛很容易陷于沉闷。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让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独特魅力,从而达到音乐美文共赏的目的。从感受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和音乐也是共通的。它们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艺术。音乐具体运用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利用音乐营造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利用音乐进入故事情境,深化文章主题;利用音乐促进感悟课文,指导朗读。在语文课堂中恰当使用音乐,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对学生有着益智、扬善、求美和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是提高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而音乐也像诗歌、小说等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让音乐语言滋润语文语言,引导学生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感情的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幻想是童心天真的智慧窗,知识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而音乐是美的享受,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美而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来感染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用音乐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童心在课堂上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20.
音乐游戏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学生特点的高效教学方法,教师将游戏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音乐的节奏、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