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张颖 《辽宁教育》2000,(2):24-24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是宋代大儒朱熹所作,它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工作能力的大小与知识积累有很重要的关系。汉朝王符在所著《潜夫论&;#183;赞学》中指出,“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普教干部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创造性地管理学校,也必须以深厚广博的知识功底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处在知识急剧增长、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的“知识爆炸”时代,这决定了现代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盛兆兵 《课外阅读》2010,(9):164-165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和有力的助手。班主任能否管理好一个班级,除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外,还依赖于是否有一支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班干队伍。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在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要求:优秀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70%以上,合格学校也要达到50%。由此可见,如何建设一支既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时下,知识经济快速走来,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人的智力与创造能力将在未来知识经济与知识竞争中起主导作用。这就提出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人本管理”,还需要“能本管理”创新,大力开发和利用人的智能与知识创新之源。所谓能本管理,是指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提倡能力本位和以能力为核心的管理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学校建立能本管理机制,既有利于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对教师思想的引导。具体来说,学校对老师开展能力本位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因此,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干部不仅要扮演好自己的管理角色当好“三长”,也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做到“三多”,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艺术,讲究“三善”。  相似文献   

7.
一个校长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在管理与树立威信中很重要。他的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也是方方面面的,但本文想从另一个容易忽略的侧面谈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进行“情治”、“德治”、“法治”的必要。只有做到了“情治”、“德治”与“法治”的完满结合,学校管理者才能够真正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起色、上台阶、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教学秘书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朝红 《南平师专学报》2003,22(1):34-35,54
教学秘书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学秘书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如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要有多样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专教育的任务是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基层第一线工作需要,从事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获取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而能力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得以提高,但知识丰富并不意味着能力必然强。能力要在学习中刻意培养,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增强。  相似文献   

10.
孙景源 《山东教育》2004,(31):11-11
“人本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人为主体,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情感为纽带.造就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最富有创造、特长的群体。管理教师更应该体现“人本化”管理理念,建立和运用“人本化”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临猗二中 ,是一所八轨制省级示范初中。近几年 ,在张新兴校长带领下 ,学校坚持改革、实验、示范 ,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思路 ,以加强内部管理为保证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靠教科研来拉动 ,靠课堂达标来促动 ,靠评估考核来推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取得了显著成效 ,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学校”、“德育示范学校”。  一、以改革为驱动 ,向管理要质量 ,推动学校工作的长足发展。  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工作效率 ,而较强的工作责任性又是干好工作的关键。为此 ,临猗二中…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备的精良、考试成绩的突出已不能保证学校在竞争中一定获胜,取得竞争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学校要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一、学校核心竞争力及其特点何谓“学校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界定:它是一所学校的、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隐含在学校内部从教育教学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时下 ,知识经济快速走来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 ,人的智力与创造能力将在未来知识经济与知识竞争中起主导作用。这就提出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人本管理” ,还需要“能本管理”创新 ,大力开发和利用人的智能与知识创新之源。所谓能本管理 ,是指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 ,提倡能力本位和以能力为核心的管理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 ,学校建立能本管理机制 ,既有利于对教师素质的培养 ,也有利于对教师思想的引导。具体来说 ,学校对老师开展能力本位管理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培能”机制能本管理是以能力为基础、前提和根本的管…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定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校自2002年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尤为重视,制定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方案,实行了一系列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使我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在几年时间里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待优秀生身上的"瑕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生是相对于一般学生而言的,通常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关心集体,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能力、组织能力较强,为人处事比较得体;是非观念明确,荣誉感、自尊心、自觉性较强,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进取精神,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优秀。正因为他们身上有以上许多的优点,所以,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上,他们都处于优越的地位;在学校,他们是老师心目中的“天之骄子”,班级各项活动的“领头雁”、“带头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楷模”;  相似文献   

16.
朱治连 《教师》2008,(8):35-36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校之魂。”后又有人极而言之:“有了好的校长,就有了好的学校”。我认为一个好校长应该是德才兼备,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从参加工作第一个年头当小学校长,及至现在的中心学校校长,也有一些年头了。我深切体会到,校长的思想观念、品德风貌、道德情操、知识才学和领导艺术,在学校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校长。作为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呢?下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同行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7.
教导主任处于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位置,承担着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举足轻重的责任。教导工作是抓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我们把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在对教师教学工作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把住“关口”,努力使管理有章、有度、有术、有序、有效。一、用公认的规范把住“随意关”,使管理有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好人的管理,也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虽有“规矩”,但教师不理解,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注意把住“随意关”。一是建章立制,根据学校实…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人们通常听到的是对教学常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升学率等方面的强调,当然也有对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强调。但是,对教师个人的事业成长与终生发展有针对性,有明确目标的指导和培养,却极小被纳入学校常务工作的管理思路当中。在相当多的学校,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人生发展,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9.
从“科研兴校”理念出发,把加强教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确实提高了我市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但随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学校间原先就存在的教科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愈发显。如果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便可以相对地划出一些“类”:教育科研强校、较强校、一般校和薄弱校。这些“类差”的存在,难以用现成的一套管理制度、管理办法求得有差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妹红 《湖南教育》2013,(12):39-39
“执行力”一词最早在军队管理中使用,后逐步被引入各个管理领域并流行。如何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执行力?我认为,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学校分配布置工作的能力,即为班主任的执行力。它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时间要求,一个是质量要求,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即可谓之该班主任有较强的工作执行力。如何确保班主任工作的执行力?本人觉得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