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在2007年试验“生本”教学以来到现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使这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成为增城市教学改革的“榜样”,让兄弟学校刮目相看。在2009年毕业班升中考中,我校取得增城市公立初中学校综合评估第一名,我校学生苏晓均取得了2009年增城市升中考第一名。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靖江的一所农村初中,近500名学生,39名教师。2002年以来,我们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积极开展以“说听课”为主要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新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2006年■义务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前一年完成“两基”目标,全面偿清“普九”欠债19.1亿元,中小学库存D类危房全部改造排除■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惠及388.6万名农村学生和部分郊区城镇学生■对43.3万名农村家庭女童入学实行了“零收费”■普通高中完成招生18.4万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9.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3%  相似文献   

4.
我们郭公庄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学生100%来自农村。由于前些年我们办学思想有偏差,学校办得没有生气,致使1982年初中毕业合格率只有12%。成了丰台区的“锅底校”。群众对学校意见很大,有门路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别的学校去读书,并吓唬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就让你上郭公庄中学。”全国教育改革的形势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改变现状。我们认识到,中等教育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一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农村中学也应完成这两项任务。然而,和城市相比,我们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农村中学的学生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较低。而我校1985年升学率只有3~4%。当时压力非常大,于是我  相似文献   

5.
一、转变观念,坚持“两个输送”的办学目标一是转变“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观念,树立了“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兼顾”的教育观。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认为农村初中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上级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输送合格新生。这种“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片面的教育观,在自觉不自觉地主导着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行为和一些领导干部以及社会舆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也严重影响了学校全部职能的发挥,使一些感到升学无望的学生中途辍学。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争夺生源大战又开始了,在我们农村职业中学“战事”尤烈。前些天,有机会到6所农村职中看看,他们都声称招生有“绝招”。兹归纳如下: 一是拿钱招学生。某农村职中校长对我说:“我校的学生是拿钱买的。每年初中学生毕业时,我们都要到有初中毕业生的乡镇中学走一趟,宴请这些学校的领导和毕业班班主任。酒足饭饱之后,便把录取通知书交给他们,并承诺:‘开学时,以到校人数为准,按每生30元发  相似文献   

7.
提出问题的依据 我校是一所县属农村中学,由于教学环境艰苦,办学条件差,近年又受到社会上“一切向钱看”和“读书无用”思潮的影响,学生一度流失严重,教学质量滑坡。1992年秋,县政府调整学校布局,我校高中停办,成为一所普通的初中校。高中教师改教初中,造成一时人心浮动。为此,学校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指望以此稳定人心,保证正常教学。开始,虽收到一些效果,但条条框框  相似文献   

8.
努力提高体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于恩我校是1985年成立的体育中专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学校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为了农转非者入我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目前,体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操场上练得欢,课堂上就打蔫”的现象,对文化课学习无兴趣,学不...  相似文献   

9.
打开实验室大门 变“封闭式”为“开放型”潜江市丁岭中学郭典禄,周敏(433100)我校是一所全国定点的四年制农村实验初中,有教学班18个,学生1003人。面对人数多,农村学生见识浅,动手能力差和学校实验室配套器材数量有限的现状,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10.
为使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全国师专工作会议”提出的“师专教育要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落到实处,一九九○年我校组织人力采取多种方式对我校服务范围内——沧州地区十四个县(市)、农场的农村初中教育陆续进行了一年的较为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正在进行的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地情、县(市)情和乡情,了解了农村初中教育的现状和改革趋势,找出了我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的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种种问题,为今后改革找到了依据。同时,通过调查,密切了同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关系。 我校是一九八四年二月被批准恢复重建的。七年来,我们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一直坚持为初中特别是为农村初中培养合格教师这个方向。坚守阵地,不求升格;坚持师范性,不盲目追求向综合院校看齐。为此,几年来我们陆续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1.在师生中努力进行“干革命”和“当教师”这两种思想教育;2.初步拟定培养目标的规格,在德、智、体几方面分别对学生提出了要求。3.加强教育专业训练,特别强调重视各学科教法课的教学,安排从校长到各系主要负责人,以及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法课。4.为提高毕业生教学适应能力,从一九八四年起已试办主辅修——化学专业辅修生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中央财政近日提前下达2015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部分预算6972亿元,以保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春季开学后正常运转,以及“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义务经费保障水平逐年提高。2014年,全国约11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向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中西部地区约12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继续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年补助标准达到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农村中小学普通学生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中西部小学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小学650元、初中850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切实解决寄宿制学校运转困难。同时,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长效保障机制逐步健全,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工作正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论坛》2009,(9):77-78
2007年秋,天全县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小河一小、天全职中的初中学生全部并人我校.加上“5.12”大地震后并入我校的新华一小的初中学生.我校学生由1700多人猛增至3500多人,教职工由99人增至191人。在经历全县教育资源整合,遭遇“5.12”大地震之后,我校借天全中学教室行课,借城区一小板房安排学生住宿,面临资源整合和灾后重建的双重使命,常规教学与学校重建工作同时进行。学校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灾后学校制度重建研究”课题组的指导下,从学校制度重建人手,迅速使各项工作步人正轨,确保本校在规模扩展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雪生 《湖南教育》2003,(23):16-16
根据调查统计,农村初中学生一年内在校时间为200天,校外时间为165天,二者比约为11∶9。这就是说学生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为45%。农村学生中因父母外出打工谋生等原因,由其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监护的学生不断增多,且占有相当的比例。我校930名学生中,有113名学生是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友监护的,占12%。这些学生中品德行为俱差者占有一定比例。学生全程教育主要是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的一切教育资源,采用多管齐下,综合管理,将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向未来延伸。1.向家庭延伸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敏感话题。两河口中学是邻近县城的一所山区初中学校,在校学生913人,在服务范围的十个行政村里。有1.1万人外出打工。2005-2006学年度,我校留守学生113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达到43名。2006-2007学年度留守学生达到312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有78名。由于监护人的缺位,留守学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他们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影响,这些孩子往往存在心理缺陷,学习成绩较差,生活习惯不良等。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研究成为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和时代特征。我校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一所农村乡级学校。全校现有教学班23个,其中学前班3个,小学班13个,初中班7个。现有学生1104人,其中学前班159人,小学班634人初中班311人。现有教职员工57人,其中学校领导3人,教学人员42人。我校从1986年春季开始承担省“五、四”学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改革试验的任务。改革前,我校初中部教学状态紧张、被动,初三级流动生占百分之十二强,实行“五、四”学制一年多来,出现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状态,  相似文献   

16.
农村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立足现实,走出困境,寻求发展,我校于2005年9月提出“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整体提高”的办学思路,其核心是“分层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三个方面。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分层教学”法符合农村学校实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我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4.67%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其中有布依、苗、水、壮、彝、侗、土家、毛南等近20个民族。从1978年建校以来,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初级中学),明确地把为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初中培养师资当作学校的基本任务。15年来,我校培养的四千名毕业生,70%以上分配到县以下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十分严重,特别是我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均在10%以上,有的乡镇、学校高达20%,一个学校就有一、二百名学生流失,一个县市辍学生人数多到四、五千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还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了寻求控制初中学生辍学的有效办法,笔者走访了部分辍学学生、学生家长和有关教师,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观念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校是一所重点学校,考入我校的学生文化成绩较好,但体质并不强(以前没有加试体育)。初中女生由于臂力差,俯卧撑、铅球、手榴弹掷远等项目成绩很不理想。如1978年入学的九十九名初中学生,俯卧撑能达标的只有十一人,其中一次也撑不起来的有四十一人。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先后在78~81届和81~84届初中女生中进行了迅速提高臂力的教学实验。在实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于“交费择校”问题的讨论,视线多集中在城市学生的身上。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教师,我想说说自己对农村学生“择校”的痛切感受。我的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前,就已经过市重点中学的挑选,但他们落选了。这些经过市重点学校筛选而不入选的学生,在城里是彻头彻尾的“凤尾”,在我们农村教师眼里却是“龙头”,我们的得意门生,我们明天的希望。我们不企求将“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