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传记文学发展很快,改革开放后一年出版的作品相当于以前10年出的总和。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创作,不断地形成的一个个热点有:历代帝王将相传、当代政治领袖人物传、中外名人传、文学家传、企业家传……这些传记已经成为人们探视历史了解现实的窗口。但是,传记文学的研究还不成气候,很多概念不清楚。由历史学家,文学家,甚或记者写的这些传记文学作品,熔史学与文学的内容于一炉,从而,引出了一系列可以加以探讨的话题:传记文学是否即可成为现代人的通俗晓畅的“历史书”;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应该怎样理解;写实与虚构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的三个特点,即结构新颖,建构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内容全面,富有理论创新;论述有力,深蕴哲学的辩证性,并指出这是当代一部填补空白的重要传记文学理论著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一、传记文学基本理论研究;二、传记文学发展历史研究;三、传记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四、国外传记文学研究与理论译介。文章比较详细地回顾了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态势,对各个方面有代表性的论文、专著也作了评析,并呼唤更多的学者加盟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的队伍。  相似文献   

4.
郑尊仁的《台湾当代传记文学研究》填补了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一大空白。这部学术著作,体现了台湾传记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视界,其特点突出体现为如下四个方面:强烈的问题意识;独特的研究视角;缜密的艺术构思;繁富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一、传记文学基本理论研究;二、传记文学发展历史研究;三、传记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四、国外传记文学研究与理论译介。文章比较详细地回顾了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态势,对各个方面有代表性的论文、专著也作了评析,并呼唤更多的学者加盟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的队伍。  相似文献   

6.
全展教授历时六年,用心血和才智将一部《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奉献给广大读者,也了却了他多年来的一桩夙愿。这部论著全方位立体式地扫描透析了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概貌,客观真实地归纳总结了当代传记文学的得失理念,从而填补了当代传记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对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必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重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传记文学始终没成为一种独立的文类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主要提倡者胡适和朱东润对传记文学的具体理解与把握明显受到传统史传观念的影响,这种因袭的"历史"重负,在他们以及吴晗等人的写作中表现得很明显.而极力强调传记文学的文学属性的郁达夫、茅盾,以及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明显突破"史传"樊篱的传记文学创作则始终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表明: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在观念上强调作品的史鉴功能,牺牲艺术的趣味性;重视宏大历史叙事,忽略个人化、生活化的叙事;以考据方法取代艺术的虚构与再现;推崇纯客观的史学叙述,抑制情感化、个性化的艺术显现.这种"历史"的重负,正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不能尽如人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传记文学以其包容着巨大生命内蕴和历史内涵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韩兆琦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陈兰村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李祥年的《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等等,大都是对古代传记文学发展的一个回顾和总结。而在传记创作更为自由与活跃,传记作品更为丰富的当代,没有一部系统的著作对之加以梳理和总结,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全展的《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在观照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时,能够从整体出发,这样,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经过全展精心梳理,就从一个侧面清晰地显示出了"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一些理论或创作中的问题就得到了科学的界定和系统的阐发,一系列具体文本就得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传记是中国文化中最为悠久的一种文体,但它后来却沦落为一种缺乏生气的照例文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其获得了新生,形成了中国“现代性”传记文学,产生了一批以建构现代理想人格和重塑国家民族精神为目的的作品。这一新的文体形式,在中国当代以及新时期都得到了发展,但其对“五四传统”亦有所背离。本文对中国“现代性”传记文学的形成过程做了梳理。并将其放在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同时对这一文体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整理,注意其在当下的发展景况。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众多传记文学研究者以丰富的史料和多元文化视角,探讨了一系列的重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和传记理论研究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发展的主要发展阶段(即从古典传记向现代传记的嬗变。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突破和发展,以及当代传记文学的马鞍形发展)和主要作家作品,论述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传记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并进而总结了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展望了中国21世纪传记文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屈原研究没有停留在一般人物传记的编撰上,而是结合屈原生平行事和社会环境,记述了屈原诗歌创作的成就,总结了西汉前期屈原研究的学术成果;探讨了屈原作品传播的情况,提供了解读屈原作品的方式,把一篇人物传记写成了文学评传。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析构成了20世纪西方传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也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记的现代化与精神分析的介入密不可分,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传记实践推动了传记的现代化进程。精神分析开辟了现代传记叙事的新领域、新角度,并将一系列重要的传记理论问题的探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英雄传记文学在建国后17年、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曾掀起三次大的浪潮。作为英雄传记的“主流”,革命先烈传与当代英模传双峰对峙,蔚为大观。此外还有一条蜿蜒行进的“支流”,即发轫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兴盛的描写隐蔽战线的工作者和领导者的传记。90年代的英雄传记取得了突出成就:一是题材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二是突破了以往作品的时代局限性。文章既对英雄传记文学创作进行了扫描,又重点探讨了张俊彪的《最后一枪》对英雄传记文学的突出贡献:(1)执着的英雄情结与强烈的叛逆色彩;(2)史笔与诗情的完美融合;(3)崇高壮美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16.
《尚书》是史传文学发韧之作。从记言之《尚书》,历《国语》等至《史记》,史传文学蔚为大观。在此流变过程中,《国语·晋语》借鉴《尚书》等史传作品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法,在记言、叙事、写人、结构文章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是史传文学发展的新高度,并为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是作者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在中国当代传记文学园地里进行微观细化和宏观整合的结果,是当代传记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年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近200篇,集中体现在传记研究著作、传记片研究、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胡适口述自传》开创了一种新的传记文体——复调传记。其复调特征主要表现在胡适自述与唐氏注释的关系方面和唐氏注释里,前者属于宏观性的结构关系,而唐氏注释的对话性和开放性则在微观层面上充分表现了复调传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学人传记,当代传记文学横跨两个世纪的一大壮丽景观.通过对学人博大精深的学问、高风亮节的人格、悲欣交集的生活的展示,可以集中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优秀的学人传记,既述其"学",又传其"人",将学术与人物两条线圆熟地融合在一起,洋溢着一种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