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2004年高考考纲中,写作题要求学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今年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笔者分析,加上“其他体裁的文章”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也表明考纲留给了学生选择文体的更多的自由。因此在备考方面,笔者建议:考生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文体,而且要适当地了解其他文体的写作特点,不妨尝试一下其他不同文体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写章就是回答问题:写记叙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写议论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写说明是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回首30余年高考作文命题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之改革走向,不能看出201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所呈现出的地气文化及所绽放出的勃勃生机。一、依据考纲,立足文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1)考纲明确规定:"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常见体裁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其他类     
文体解读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以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的总体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里的“实用类”是指原考纲中的“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从“实用”和“常见”角度看,主要指说明文、书信、日记、演讲稿、访谈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广告启事、会议记录等文体。一般适用于不限体裁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以下介绍常见并易学的几种:  相似文献   

5.
一、依据章的体裁特点理清思路。阅读小说,可以依据小说的情节结构;阅读记叙,可以依据事件的发展过程;阅读散,可以依据“神”与“形”的联系;阅读议论,可以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阅读说明,可以依据说明事物的顺序来理清章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解读考纲·一、解读考纲2005年《考试大纲》对高考的写作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一提法,不仅比原来的更科学、更合理,而且对考生的要求也更高了。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题中不少“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的。有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应用文体,还有一些考生选择了辩论词、对话录、演说词、戏剧、诗歌、散文、寓言、小小说等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就有关线索的几问题--不同体裁章的线索方式,复线索和线索贯穿。线索与思路的区别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线索不仅存在于记叙之中,还存在于议论、说明、应用等章之中,但由于体不同,不同体裁的章有不同的线索,线索有单线复线之分,吸明线暗线,主线副线之分,线索贯穿常用语言标志来显示。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积极的探索着初中教学的最佳方法,收益颇丰。我以为,要想上好作文课,作文权力要下放。我用“不定、不论、不限、不拘”八字来谈我之拙见。也就是,作文体裁选择要不定;作文命题形式要不论;作文时间要求不限;作文批阅方法要不拘。 作文体裁选择要不定。就初中语文教材来看,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编的义务教材,作文体裁“三大块”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化。这无疑遵循了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认识规律,但这并不是警告为师者,对作文训练的先后要求“神圣不可侵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敢于打破常规,让学生过足“记叙瘾”,再“说明”或“议论”也未尝不可;或者,干脆放开手,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记叙”也好,“议论”也罢,让他  相似文献   

9.
记叙文教学中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抓住它就能较好地实现从记叙到议论的教学过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学生除了“继续培养记叙能力”外,要“着重培养议论能力”,要能“写一般议论文章,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如何把学生领入“议论”这个门呢?在初一、初二的时候就要在记叙文教学中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加强逻辑推理训练.  相似文献   

10.
展示心迹,综合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真情是中考作常见的类型。要写好这种类型的章,除了要有创新的立意、精良的选材之外,在作过程中一定要将多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要做到有机结合,必须选择最佳的结合点:1.在叙事的关键之处,用议论点破章主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有关信息显示,今年的语文高考中,多年来一直被高考作文所排斥的诗歌、戏剧将不再是禁区。过去的考试大纲要求能写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及常用的应用文,今年的考纲上指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不恤特点,失精——课堂教学第一大忌 课文有记叙的、说明的、议论的等体裁之别,有记叙(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之别。记叙文中,有记事、写人、写景状物之别;说明文中,有说明事物、说明事理之别;议论文中,有立论、驳论、既立又驳之别。还有文学体裁方面的各种差别及其特点。凡此等等,都表明课堂教学不能一般化,不能公式化,而必须顾及课文的差别及其特点,要有应变性,要随着课文体裁的不同而不同,随着课文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随着记叙的对象、说明的对象、论证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即使同一事物,由于观察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也  相似文献   

13.
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记录你学习中、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或感受。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任你选择,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任你选用,记叙、说明、议论、应用任你挑选,可以写你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可以写对自身的认识,可以抄别人的章、语段,也可以创作自己的章,只要你认真对待写日记这件事,只要你坚持天天写,你的思维能力、读写能力甚至品德修养定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阶段的学生要“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普通中学的高中学生能够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的文章,但对写比较复杂的议论文感到困难重重;而从社会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要求看,议论文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造成  相似文献   

15.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近日面市。与去年的考试大纲对比,今年没有原则性变化,局部略有调整。其中,语文写作体裁范围扩大,英语出现填空题,物理新增了多项选择题。在去年的考纲中,语文写作题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而新的考纲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考生选择文体更加自由。去年的语文大纲中规定,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说明的价值被严重低估;阅读内容只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几条干瘪的规程;教学方法与万紫千红的学作品教学相比更是黯然失色;说明写作更是软肋,不少学生虽能写出不错的记叙和议论,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说明教学已成为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培养议论能力的规定是否妥当? 《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关于议论文的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原则和要求,这主要见之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是:初中阶段,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初中阶段“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会使用标点符号,字写得正确整齐。”高中阶段“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并提出:“培养好的文风,懂得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这个规定,从文风到文体,从内容到形  相似文献   

19.
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降低高中写作教学难度和减轻学生负担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就是把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文改为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文。高一还删去“写记叙文要运用抒情”的要求。依据这个原则,高考作文已从过去的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并存演变为现在的两篇不同体裁的500字左右短文。我认为关于降低难度和减轻负担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作文教学不仅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还要有利于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如果语文教师在搜寻作文材料、作文命题、指导和评改方面的沉重负担未得到有效的减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几乎都是记叙,这对今后学好语是毫无疑义的。但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引导小学生提前学点议论,不仅有利于提早训练学会说理的逻辑思维,为上中学读写议论奠定基础,而且对当前小学生写作的平淡苍白的记叙,也能起到画龙点睛和“补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